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论曹操

【作者】 苟先宇

【机构】 湖北省建始县业州镇石桥湾小学



【正文】      曹操此人想必大家早已众所周知了,我猜:在大家的眼中都一致认为曹操是一个奸诈狡猾之小人吧!大家对曹操有此看法,其应该“归功于”《三国演义》,罗贯中在著此书时一定是为了突出刘、关、张三人而把曹操给丑化了,致使曹操永远背上了个奸贼的骂名,今天,我们就来论曹操!
  先说说我是怎样认识曹操这个大人物吧!在我九岁生日那天,我收到了许许多多的礼物,但让我情有独钟的确实爸爸送我的一本书——《三国演义》,我翻开书就只看了简介便对“三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曹操,在当时我也认为曹操是个奸诈狡猾之小人。
  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三国演义》乃一本小说,三分真实七分虚假,还是正史更加可信。曹操在年轻的时候就被预言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个评价伴随了曹操一生,几乎成了他的“盖棺定论”,其实曹操本人对这个评价是十分赞同的,而且十分喜欢“奸雄”这个称号,曹操狡猾的性格其实在他儿时就定格了,曹操出生于一个宦官世家,虽说他的父辈是宦官,但是他的祖父在朝中的职位就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官员了,是宦官中的大官,十分有钱。曹操儿时虽说家境很好,但父母很少调教,因此就成了一个“问题少年”。他小时候总是游荡无度,他的叔叔看不下去了,别去曹嵩(曹操的父亲)那儿告状,因此曹操也不太喜欢叔叔,便想办法报复他。有一天,曹操看见叔叔来了,便装作中风,叔叔见状,又去告诉曹嵩,待曹嵩过来一看,曹操又若无其事地在花园中玩耍,曹嵩便再也不相信叔叔了,曹操变得更加放纵了。陈寿在《三国志》中曾写过一段话:“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曹操的性格为他之后成就一番大业奠定了基础。
  说曹操是个奸雄,“奸”体现在他的运筹帷幄,诡计多端,而“雄”则体现在他豁达大度有一起的一面。在吕布战败后曹操的老朋友陈宫落入自己手中,曹操不想杀陈宫只要他投降,既往不咎,因为现在的曹操为吕伯奢的死和那句“宁我负人,勿人负我”感到不对了,因为曹操的度就没杀陈宫但陈宫执意要赴刑场,曹操也没有办法,曹操问:“公台呀公台,你死了老母亲可怎么办呀!”陈宫说:“我听说孝治天下的人不会伤及他人的父母,曹公看着办吧!”曹操又问:“那你夫人和孩子呢?”陈宫说:“我听说仁治天下的人也不会伤及他人的家人,曹公看着办吧!”陈宫死后,曹操把陈宫的家人接到自己家中,对待陈宫的家人比对自己的家人还要好,还帮陈宫把女儿给嫁了,这无处不体现了曹操的大度与义气。
  曹操对“奸雄”与“能臣”的看法只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无所谓。就这简单的三个字,反应出了曹操一种将生死成败、进退荣辱置之度外的豁达大度,也是一种我行我素、笑面人生、笑傲江湖的英雄本色。还可以反映出曹操英雄本色的就是他的诗,比如他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拥有何等的气势,让人望而生畏!
  在许许多多写三国史的文献中对曹操的评价都不太高,大多都把曹操给丑化了,在我看来,他的“雄”远胜于“奸”他是一个有着宏图大志的人,我相信他是想做一个治世之能臣的。只因时代的不同,他不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只因时代的不同,他永远背上了这个“篡逆”的骂名。

  指导老师:苟祖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