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者】 李亚丽
【机构】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矿区机关小学
【正文】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都是贯穿于整个中学教学内容之中。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在教学中竭力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充分利用数学的观点理解和阐述教材;适时地,有机地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这不仅可激发学生内在的自我进取意识,而且可使学生重视自我修养,树立远大理想,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德育教育可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德育教育,在长期的教学中,不利学生的长远发展,教书必先育人,我们更应该重视德育教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行,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例如:一年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可以介绍人民币在日常生活的使用和生产建设中的作用;二年级教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要使学生知识已学过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不能满足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需要,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以及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经常用到;三年级教学“三步计算式题”时,可以介绍“小括号”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在运算顺序中的作用;四年级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可以介绍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应用;五年级教学“比例尺”时,可以介绍按“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以及按“比例尺”绘制图纸,在建筑、科研、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等等。通过教学简明扼要的介绍,要使学生把所学新知识同现实生活、今后的学习和国家的建设逐步联系起来,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可以借助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提供的材料,有计划、有目的的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现代信息社会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开阔眼界,产生学好新知识的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动力。
二、勾通联系,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数学教材中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紧密联系,这些都充满着唯物主任思想和辩证法,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例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在知识的纵向发展方面,可以通过教学知识的产生,揭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的关系,知道知识来源实践,服务于实际,渗透一些“实践第一”的观点。在知识的横向联系方面,可以围绕数学要领之间的联系,通过“大与小多与少,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的变化,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内容,渗透一些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观点。还可以通过一些应用题的改编练习,分数应用题的解答,应用题的一题多解,以及几何初步知识等内容,渗透一些辨证统一的观念。使学生在知识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中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示范导行,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的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学生的示范作用体现在课下教师要注意发现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对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认真刻苦,作业正确、整洁、思考问题机智灵活等方面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表扬,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总之,不论是师、生的示范还有教师的要求,教师都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生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
四、充分利用主题图,渗透德育教育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每个单元都设计了主题图。主题图中包含多个信息,由情境引发出一系列有联系的问题,形成“问题串”,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信息量,增长学生的智慧。由于主题图的信息在呈现形式上不仅有图画,还有文字。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认真地观察画面,然后在弄清图意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提出有关数学知识的一系列问题,引入对新知的学习,同时结合主题图向学生渗透保护环境、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文明礼仪等教育。如:在教《分类与比较》时,可由明明的话:“妈妈很辛苦,我还可以帮妈妈做些什么?”这一句话对孩子品德与情感教育的渗透。
总之,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要用一颗智慧的心,从数学学习的需要出发,把新课程理念融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探究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重视德育教育就能收到满意结果。只有这样教出的学生不光是学习成绩合格,还能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这样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更好的服务社会。
一、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行,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例如:一年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可以介绍人民币在日常生活的使用和生产建设中的作用;二年级教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要使学生知识已学过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不能满足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需要,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以及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经常用到;三年级教学“三步计算式题”时,可以介绍“小括号”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在运算顺序中的作用;四年级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可以介绍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应用;五年级教学“比例尺”时,可以介绍按“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以及按“比例尺”绘制图纸,在建筑、科研、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等等。通过教学简明扼要的介绍,要使学生把所学新知识同现实生活、今后的学习和国家的建设逐步联系起来,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可以借助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提供的材料,有计划、有目的的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现代信息社会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开阔眼界,产生学好新知识的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动力。
二、勾通联系,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数学教材中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紧密联系,这些都充满着唯物主任思想和辩证法,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例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在知识的纵向发展方面,可以通过教学知识的产生,揭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的关系,知道知识来源实践,服务于实际,渗透一些“实践第一”的观点。在知识的横向联系方面,可以围绕数学要领之间的联系,通过“大与小多与少,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的变化,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内容,渗透一些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观点。还可以通过一些应用题的改编练习,分数应用题的解答,应用题的一题多解,以及几何初步知识等内容,渗透一些辨证统一的观念。使学生在知识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中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示范导行,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的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学生的示范作用体现在课下教师要注意发现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对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认真刻苦,作业正确、整洁、思考问题机智灵活等方面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表扬,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总之,不论是师、生的示范还有教师的要求,教师都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生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
四、充分利用主题图,渗透德育教育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每个单元都设计了主题图。主题图中包含多个信息,由情境引发出一系列有联系的问题,形成“问题串”,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信息量,增长学生的智慧。由于主题图的信息在呈现形式上不仅有图画,还有文字。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认真地观察画面,然后在弄清图意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提出有关数学知识的一系列问题,引入对新知的学习,同时结合主题图向学生渗透保护环境、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文明礼仪等教育。如:在教《分类与比较》时,可由明明的话:“妈妈很辛苦,我还可以帮妈妈做些什么?”这一句话对孩子品德与情感教育的渗透。
总之,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要用一颗智慧的心,从数学学习的需要出发,把新课程理念融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探究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重视德育教育就能收到满意结果。只有这样教出的学生不光是学习成绩合格,还能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这样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更好的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