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作者】 李 波

【机构】 四川省宣汉县大成镇中心校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语言交流是人际交流的基本手段,一年级学生学习语言正是从口语表达开始的。我们要依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和教学资源,循序渐进地训练一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敢说、想说、会说。
【关键词】激发兴趣;课堂教学;把握契机;课外活动;口语表达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又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因此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就能为将来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交际决不能离了说话,这是与他人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学生将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也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而一年级学生词汇量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就影响了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那么,怎样指导一年级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使学生乐说,善说,真正做到“能说会道”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培养一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创设情景,营造口语表达氛围
  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只要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训练的首要目的就达到了。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利用一切有利时机,为学生创设情景,激发他们口语表达的兴趣。开学伊始,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还互不认识,我便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来做自我介绍,让大家了解自己。我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让学生练习说话,如:我叫什么?今年几岁?是在哪个幼儿园上学的?我喜欢什么?让学生连起来完整地说。学生为了展示自己,情绪高涨,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此时,我们允许有些孩子说得不好,只要他们敢说、乐说,就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表扬,毕竟这是第一节口语交际课,在此基础上逐步加以指导,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会逐步提高。
  二、借助教材,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材是教学工作的凭据,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要凭借教材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识字教学
  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口语表达能力,采用的最多的方法是扩词,造句。如:在教学“春”字时,我让学生组词并说一句话。一个学生说:“我喜欢春天。”我接着问:“什么样的春天呢?”学生们抢着回答:“美丽的”“五颜六色的”“百花齐放的”“万紫千红的”……然后鼓励孩子把这句话说完整。此外,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某个字的,也可以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记忆“春”时,孩子们想出了许多记字的方法,一个同学说:“我是用编字谜的方法记住‘春’字的:三人出来晒太阳。”他的回答赢得了全班同学的喝彩。
  2、看图说话  
  教材中形象生动的插图,能激发学生观察,想象和口语表达的兴趣。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在观察图画时,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仔细观察画面,然后连起来说说图意,把句子说通顺,把意思表达完整,逐步训练学生观察说话的能力。如:在教学《操场上》这课时,我先让学生按照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的顺序认真观察图画:同学们在操场上干什么?再让学生用“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你瞧,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把画面内容说完整。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感情朗读
  朗读也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方法。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加强朗读指导,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如果受到良好的口语训练,则平时说话的语调就会抑扬顿挫,并且带有丰富的感情,这样既能够吸引听众,又能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欲望。朗读的形式丰富多样,可采取领读,引读,个别读,齐读,赛读,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以达到学生有感情地进行口语表达的目的。老师的范读至关重要,我们要充分利用孩子爱模仿老师的言行这种心理做好朗读示范,达到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目的。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要求他们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发音清楚,声音洪亮,不唱读,然后逐步做到读流利,注意停顿,读出感情。
  4、积累好词佳句
  指导学生背诵好词好句、名篇佳作,丰富学生的语言,有利于表达和使用,让学生说话时有话可说,也能使语言表达更准确,而且风趣幽默。
  另外,恰到好处的续编故事,仿写儿歌等训练同样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开展活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在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中,教师也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丁培忠同志说:“发展学生的语言有着广阔的天地,不能把发展语言的工作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语文教学既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又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各种机会去发展学生的语言。”
  在课堂教学以外的各种渠道中,丰富多彩的生活无疑是学生口语交际的活水源泉。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就要贴近学生生活,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如:冬天下雪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堆雪人比赛,之后让学生进行活动后的总结等都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
  总之,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只要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其表达的欲望,把握契机,有效开展各种活动,并有步骤地进行指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为今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201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2]林淑真,《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吉林省期长春出版社出版的《考试周刊》,2014年43期。
  [3]侯洁,《浅议低年级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年01期。
  [4]徐颖,《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山西教育报刊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学》,2002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