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刍议学院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
【作者】 李肖萌
【机构】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警种学院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以新知识为基础,数字化以及信息化为指导的时代,所以,对于图书馆档案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的,尽管在此方面已经获得很大的成效,但是,随着新旧知识的不断更替,图书档案的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所以,只有不断的迎合社会的发展才可以使其管理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的关键所在。【关键词】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
【正文】
所谓的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就是利用数字化的手段对档案进行综合性的管理,这种数字化的管理模式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管理的自动化、服务的人性化。现如今是一个数字化的信息时代,网络、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都是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迅猛的渗透到社会当中,图书馆作为群众信息资源的重要来源地,其对于群众精神文化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图书馆档案的管理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再适应当代的发展了,因此,数字化技术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我将借鉴专家一些理论研究及兄弟院校数字化建设经验,有效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及自身几年来图书档案管理实践经验,对数字化图书档案管理建设展开探究。
一、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1.提高信息的利用率
长期以来图书馆的档案其存在的形式都是通过纸质的实物形式存在,这对于档案的保存、采集、利用都会带来一定的弊端,但是对图书馆档案进行数字化的管理,就可以将各种档案信息加工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将档案变成电子文献,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纸质档案信息中存在的管理成本高、查询困难、资源难共享等问题。
2.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对图书馆档案管理进行数字化建设,就能改变之前只能靠人力来对档案进行管理的状况,减少不必要的、繁琐的工作。对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可以通过各种的高科技对档案进行管理,例如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扫描技术等等,运用这些技术能更好的对图书馆的档案进行立卷、归档、存储、检索、利用,这样就能实现对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自动化,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3.实现了真正的资源共享
图书馆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服务群众,为群众提供相应的需求。对图书馆档案管理进行数字化建设,就能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传递,扩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范围,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实现了真正的资源共享。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这样就能促进信息资源的合理流动。所以,在进行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本地区、本校园或者是本系统,应该扩大服务的范围,为远程的用户也提供相应的服务。
二、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策略
1.完善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配套设施
要想真正的实现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就必须要软硬件一起抓,完善数字化建设的配套措施。在硬件方面,必须要建立相关的数字化设备体系,其中包括计算机、交换机、视频音频信息采集设备、扫描仪设备、服务器等,在建立起这些设别以后还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相应的跟踪和检测,在发现设备出现落后时立马对其进行升级。而在于软件方面就是需要对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中建立出一套相应的数字化管理系统,第一需要建立的就是就接收和采集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的目的就是保障档案的真实、可靠性,其中就包括接收各部门的移交的电子档案、电子目录、档案资料征集、工作管理等,在接收后再对其进行适当的管理。第二点需要建立的就是管理的储存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的目的就是保障档案的安全、完整性,其中包括档案资料的动态管理、数据安全和维护、办公自动化管理等。第三点需要建立的就是开发利用系统,这个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其中就包括档案的登记、调卷、加工、编排、检索、档案信息网站等。
2.档案管理要重塑原文资源库
原文资料包括了纸质资料、影像资料、声音资料等,其实最主要的资料,具备着一定的权威性,因此,在对图书馆档案管理进行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数字化的建设,还应该要加强对于原文资源库的重塑,图书馆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满足人们阅读、查阅资料等需求,所以,在进行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原文的资料和开放档案的用户目录数据所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保证图书馆档案资料的权威性,还能保障档案资料的准确、科学性,实现图书馆资源数据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
3.在进行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各部门之间的互相融合
就目前而言,我国也有着较多的图书馆在进行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还不够平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在档案的整理、科学分类、计算机存储、信息网络的发展这几个方面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要想解决这个差距就需要实现图书馆档案资源的共享,各部门之间做好互相的融合,最大程度的保证档案资料的准确、完整性。在建设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新媒体,例如,互联网、数字电视等,这样就能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完善的文化服务。
综上所述,在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下,对于图书馆档案管理是数字化建设已经是大势所趋了,但是要想真正做到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就需要将档案信息化付诸于实际的行动中,通过完善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配套设施、要重塑原文资源库、做好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融合,然后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彬. 关于公共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J].中外交流, 2014,58(2):10-12.
[2]张婷. 职业院校图书馆与高校档案馆数字化建设比较研究[J].职校教育, 2016,62(4):57-60.
所谓的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就是利用数字化的手段对档案进行综合性的管理,这种数字化的管理模式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管理的自动化、服务的人性化。现如今是一个数字化的信息时代,网络、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都是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迅猛的渗透到社会当中,图书馆作为群众信息资源的重要来源地,其对于群众精神文化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图书馆档案的管理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再适应当代的发展了,因此,数字化技术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我将借鉴专家一些理论研究及兄弟院校数字化建设经验,有效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及自身几年来图书档案管理实践经验,对数字化图书档案管理建设展开探究。
一、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1.提高信息的利用率
长期以来图书馆的档案其存在的形式都是通过纸质的实物形式存在,这对于档案的保存、采集、利用都会带来一定的弊端,但是对图书馆档案进行数字化的管理,就可以将各种档案信息加工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将档案变成电子文献,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纸质档案信息中存在的管理成本高、查询困难、资源难共享等问题。
2.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对图书馆档案管理进行数字化建设,就能改变之前只能靠人力来对档案进行管理的状况,减少不必要的、繁琐的工作。对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可以通过各种的高科技对档案进行管理,例如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扫描技术等等,运用这些技术能更好的对图书馆的档案进行立卷、归档、存储、检索、利用,这样就能实现对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自动化,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3.实现了真正的资源共享
图书馆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服务群众,为群众提供相应的需求。对图书馆档案管理进行数字化建设,就能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传递,扩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范围,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实现了真正的资源共享。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这样就能促进信息资源的合理流动。所以,在进行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本地区、本校园或者是本系统,应该扩大服务的范围,为远程的用户也提供相应的服务。
二、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策略
1.完善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配套设施
要想真正的实现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就必须要软硬件一起抓,完善数字化建设的配套措施。在硬件方面,必须要建立相关的数字化设备体系,其中包括计算机、交换机、视频音频信息采集设备、扫描仪设备、服务器等,在建立起这些设别以后还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相应的跟踪和检测,在发现设备出现落后时立马对其进行升级。而在于软件方面就是需要对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中建立出一套相应的数字化管理系统,第一需要建立的就是就接收和采集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的目的就是保障档案的真实、可靠性,其中就包括接收各部门的移交的电子档案、电子目录、档案资料征集、工作管理等,在接收后再对其进行适当的管理。第二点需要建立的就是管理的储存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的目的就是保障档案的安全、完整性,其中包括档案资料的动态管理、数据安全和维护、办公自动化管理等。第三点需要建立的就是开发利用系统,这个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其中就包括档案的登记、调卷、加工、编排、检索、档案信息网站等。
2.档案管理要重塑原文资源库
原文资料包括了纸质资料、影像资料、声音资料等,其实最主要的资料,具备着一定的权威性,因此,在对图书馆档案管理进行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数字化的建设,还应该要加强对于原文资源库的重塑,图书馆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满足人们阅读、查阅资料等需求,所以,在进行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原文的资料和开放档案的用户目录数据所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保证图书馆档案资料的权威性,还能保障档案资料的准确、科学性,实现图书馆资源数据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
3.在进行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各部门之间的互相融合
就目前而言,我国也有着较多的图书馆在进行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还不够平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在档案的整理、科学分类、计算机存储、信息网络的发展这几个方面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要想解决这个差距就需要实现图书馆档案资源的共享,各部门之间做好互相的融合,最大程度的保证档案资料的准确、完整性。在建设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新媒体,例如,互联网、数字电视等,这样就能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完善的文化服务。
综上所述,在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下,对于图书馆档案管理是数字化建设已经是大势所趋了,但是要想真正做到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就需要将档案信息化付诸于实际的行动中,通过完善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配套设施、要重塑原文资源库、做好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融合,然后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彬. 关于公共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J].中外交流, 2014,58(2):10-12.
[2]张婷. 职业院校图书馆与高校档案馆数字化建设比较研究[J].职校教育, 2016,62(4):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