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析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活动的有效设计

【作者】 李素英

【机构】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扎西小学



【正文】      精心设计课堂游戏活动,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英语课程》指出: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最真实。让语言学习在活动中得以输入和输出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游戏活动设计,效果颇为明显,从而培养了学生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游戏活动要以教学内容服务
  常见一些英语公开课上,活动一个接一个,却只是在围绕着几个词汇反复地操练,教学不能力求面面俱到,游戏过多,从而忽略了主要教学内容的讲授和训练,喧宾夺主,公开课上成了游戏娱乐课。实际上,游戏活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进行设计;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游戏的安排 并非是随意的,必须为教学服务。游戏的运用就在于它的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就是在适当的时候运用适当的游戏,再有趣的游戏也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片面追求游戏带来的氛围只给听课者造成和热闹的假象,游戏一结束学生还是什么都不懂,从而造成了低效课堂和无效课堂,因而得不尝失。专家指出,不要总想着把所有的好东西都拿到课堂上,从而没时间去关注学生。少点活动,则让课堂气氛宽松、和谐,有灵活的语境。清晰、简明、活泼的课堂,会让学生觉得上课时间短,教师有足够时间把注意力转移到关心学生,、指导差生发音不到位,长句子不会说的问题上。
  二、游戏活动要使语言交流更 有目的
  游戏活动中,要有一个未知因素,我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要有一个真实情景,使语言交流更有目的性。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思维密切相关。作为学习的一个过程,机械性操练尽管少不了,单在教师的潜意识里,应该有机械操练与实践性操练,准交际与交际的概念区别,注重信息差对组织教学活动的实施所起的作用。如在教学“Is tthis your T-shirt ? Yes, It is .\ No, It isn’ t ” 时,我指着一名学生的衣服问:“Is this your T-shirt ?”学生答“ Yes ,It is”。又指着自己的衣服问:“ Is this your T-shirt ? ”学生答“ No ,It isn’t .”这种明知故问的语言操练就没有意义。如果让一名学生提着其他两名学生脱下的衣服在班上进行失物招领(该生并不知道是谁的)问:“ Is this your T-shirt ”?S1:No, It isn’T.s2: No, It isn’t .? ... Sn: Yes , It? is 。这样语言产生了信息差,语言交流就有了目的。又如练习词汇 “ curtain , trashbin , mirror , closet , air-conditional ”。我先画好一间空房间,准备以上单词的小图片,要求用这些图片贴在空房间上,让学生们亲自设计自己的房间,并用英语句子描述:T here is a ..... .The is near the ...? .There are ...? .The ... Are under the ...? .结果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联想,设计出了各种不同款式的房间物品摆设。这样让学生动一动、玩一玩,把语言知识用于活动中,形成了一定的语言技能。
  三、游戏活动要激发所有学生的参与意识
  只有在活动中亲身经历和体验,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实和有效的。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活动只适合一部分水平较高的学生,而大部分学生则成为观众,这会造成以下不良后果:1.一些学生没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活动成为部分学生的“专利”,导致活动乃至教学的效果也只是局部的。2..没有机会参加活动的学生会对今后的活动失去兴趣,容易成为活动的观众或旁观者。如设计“What is it doing ? It’s fiying / walking /... ”的游戏活动,其方式是你做我猜。活动方式是:教师事先把一些表示动物及其动作的单词写在卡片上,然而请两位学生到讲台前,面向全班学生并前后站立,前面的学生手持卡片向全班呈现单词;台下的学生认读单词后一期做动作,并齐声问:What ’s this ? What is it doing ? 后面的学生根据全班同学所模仿的动作和提问,猜测卡片上的单词。虽然在讲台上竞猜的学生是有限的,但其余学生也有明确的任务:认读单词,,,并用问句提问讲台上的学生,与讲台上竞猜的学生一起互动和交流,让 每个学生觉得“活动需要我”和“我需要活动”。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巩固了所学单词和句型。然而,教师组织同桌之间开展活动,这就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直接进行活动体验,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以激发,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预设的教学目标也得以实现。
  但是在八九十人的大班教学的条件下,学生活动时课堂秩序就是很难控制;一次,在教学句型“ What ’s your favouriet fruit ? I like ... ”时,我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纸,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做一次调查活动。任务下达后,有的学生离开座位寻找合作伙伴,有的趁机在教室里来回走动,有的学生不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活动;也有的坐着讲小话。该活动的教学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我们要仔细考虑活动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针对这些情况制定对策。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引导和调整,以保证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
  四、游戏活动要有人性化的评价
  经过教学实践,在活动课堂中使用人性化的评价,给予趣味性的奖励,进行有效性的称赞和激励性的分享能抓住孩子的心。教学中简单的“Good ”,“Wonderful ”的评价手段已不能满足学生了。趣味性的奖励,能把评价结果直观化和形象化。如在学习动物话题时,针对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可用各种卡通动物贴贴画作奖励,还可以和学生击掌或拥抱。这样使教学更直观,更有趣味性和更具亲和力。有效性的称赞是树立自信心的有效途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如何让孩子在英语课堂中体验成功,拥有一份自信,很大的因素在于教师如何在评价中运用鼓励与称赞的艺术,进行有效的称赞,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我们应把握不同的称赞尺度。一次游戏竞赛活动中,各组组员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我用小红旗贴贴画注明胜负,然后称赞获胜的小组super / great ,并用手势加以夸奖,并给了热烈的拥抱,获胜的小组就发出了一阵欢呼声。此时,再给失败的小组也作出适当的评价,让所有的孩子从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总之,游戏活动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低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不仅使学生学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