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如何调动初中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作者】 吾尔丽喀·阿布都热西提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一中学

【摘要】语文教学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知识要靠长期积累,语文能力要靠长期训练。学生自己必须有一种主动意识,积极地观察世界,感情生活,探求真理。
【关键词】兴趣;自信;态度;主动性
【正文】
  要想使语文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根据本人的实践和思考,将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归纳如下:
  一、 学习未动,兴趣先行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之所以把兴趣放在首位,也是因为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兴趣能够调度人的更多的精力在某一方面。如果你把兴趣调整到学习上,那你就比别人多了许多精力,胜算也就大一些。经常向一个学习很好的人学习,1年来,最大的发现也莫过于:她对任何一个科目都充满了兴 趣。这种兴趣,使它比别人多了一份求知欲。这种求知欲,使他不会放过每一个从她身边划过的知识。这也使她有了别人都难以做到的对于学习的一种狠劲,所以她能过做出许多别人做不出的难题,也使她可以把自己的基本功培养得十分强大。这足以体现兴趣的力量之大了。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只有采取积极的手段,激发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长期以来,与培养学生美感相关的朗读也被忽视,学生不能直接、完整地感受课文,以至最具灵性美感的语文学习变得枯燥无味。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特有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动之以情,授之以趣。朗读能够感染学生的思绪,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走进语文的天地,走得进,方能悟得多,才能思得透。当然,这需要研究教师怎么读,学生以什么方式读。如《背影》、《醉翁亭记》等,如果大家都读出美感来,学生的兴趣难道不会大大地提高吗?
  二、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爱迪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在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自信是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部分之一。有时候学习成绩不好,人们往往归结于自己的不够努力,或者不够聪明,往往忽视心理上对学习成绩的巨大影响。可以说:心理上的调整是要重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努力与否)的。在学习中,心里安静,就能够踏下心来认真学习,做题;心理积极就能够不断地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促进自己的前进;同样的,心里信任自己,总并不盲目地认为自己是对的,就能够不胡乱猜忌自己已经做出来的答案。这点看似很小,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考试的时候,你会省下时间去检查那些自己确信正确的题目,一是考试以后你心里会变的有根。其实自信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自信心不是无端地建立起来的,而是自己要有过硬的本领扎实的基础。其实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对题。它所起到的作用是将你已有的能力极大的发挥出来。他在你学习的过程中处处有所体现,所以它的作用的确是很大的。你如果要创造自信,关键的就是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强者的地位。如果你有强的科目,那你就可以找一个在这方面不如你的,对他说:“我决定要帮你学某某科的,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给他讲题,给他找题做。这是创造自信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也可以做一点别人多忽视的题,使成绩有很快的上升,也能够增强自信。自信是最大限度发挥自己能力的前提条件。如果你有自信,你就可以说自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成功者。
  三、态度决定一切
  米卢说过:“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足球,同样适用于学习。学习中的态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动、进取和奋斗。拥有一个主动的态度十分重要,可以说:“天才,就是主动性的爆发。”遇到了每一件事绝不 退缩,积极地去做,这就是一种主动的态度。主动可以使你比别人多许多做事的时间,可以比别人多做许多需要做的事情。你得到的练习就会很多,也更容易受到老师的关注。进取可以让你不停地向上,防止人变得堕落。向上看,至少能够不往下走。这里不再多说。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兴趣。态度是实力的前提,有良好的态度才能得到自信、过硬等一系列的东西。态度和兴趣同等重要。
  四、发挥学生主动性,向课堂要质量
  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使学生由不学转为愿学,由愿学转为乐学。只有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才能促进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推动他们自觉地努力探索。教师应不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培养他们勤于思考、勇于质疑的好习惯,给学生一个自由平等的空间。对于他们提出的任何问题,都应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表扬他们勤于思考的可贵精神,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没有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的勇气。学生往往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五、拓宽学生视野,开展大量语文活动
  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正在日益发展,他们已不满足教材中有限的知识,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心,想进一步了解不熟知的一些现象。这种好奇心也是学生主动观察,反复思考的强大动力,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保持新颖和变化,如补充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精心设疑等来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生求新猎奇的心理,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另外,初中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组织课外活动,如作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书法比赛、编课本剧、诗文朗诵、外出采风等形式,给每一个学生都创造表现的机会,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和气氛,让学生心无旁忌,自由热情地把自己的才华都展现出来,在展现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教师在点评学生的表现时,多表扬,少批评,逐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配合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在新形势下,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
  参考文献:
  [1]《把握阅读教学的支撑点》刘金龙语文教学与研究(武汉) 2007.2
  [2]《广西教育》2004年14期  《略谈农村中学生的养成教育》周松
  [3]《浅谈农村初中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