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培养学生写字兴趣的策略探究
【作者】 刘晶晶
【机构】 新疆伊宁县第二小学
【摘要】写字教学是低段语文识字教学最繁重时期的重头戏。而兴趣又是学生保持学习热情的最重要动力。因此,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就应成为我们识字教学的重要任务。【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写字教学 兴趣;培养
【正文】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持续学习的情感支撑,是学生“我要写”的动力内驱。我们知道,写字看似一件简单的事,但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不仅需要他们掌握横、竖、点、撇、钩、提等基本笔画,还要掌握汉字的偏旁部首和结构造型,以及相互间的大小比例。这无疑给小学生学习带来了不小压力。如果我们在教学时不能给予他们学习快乐,只是一味地叫他们机械重复,势必将扼杀他们写字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写字是件痛苦的事,那我们写字教学是失败的。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甚至将小学生就阻碍在学科奠基之门之外。所以,作为语文学习的入门处,我们必须在激趣上下功夫,让他们感受到写字是件轻松而快乐的事。
一、注重写前激趣
写字教学常与识字教学结伴出现的,识字与写字虽是两个环节,但二者关系紧密,识字的过程也包含了如何写的教学(除非独立的写字课)。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让学生读清了字音就要求学生下笔书写,要在讲解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的过程之前就要激发学生写字兴趣,让他们带浓厚兴趣观察字形,形成初步“如何写”的写字兴趣。为此,我们采取不同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写字欲望。方法有运用名人效应,利用小学生善于模仿名人的心理,收集古今书法大师少年时代练字的传说故事,讲给学生听,激发他们乐于写字的情感;还可根据小学生“好表扬”、“好竞争”的特点,采取展览习字本的方式,来表扬写字效果好的学生,激励有进步的学生,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写字兴趣,在全班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乐于书写的良好竞争氛围。
二、注重兴趣维持
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学习者在进行学习活动时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学习的需要。但是这种体验一旦缺乏或不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打折。学生在长期的写字过程中,不可能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兴趣也会时高时低,甚至全无。所以,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应该是件长期的教学任务,其目的就是要维持并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写字兴趣。而且还要创新策略,采取生动讲解,直观演示和练评结合等措施,让学生在整个习字过程都能感受到写字乐趣。
(一)生动讲解。传统写字教学样式单一,就是讲结构、讲偏旁和写字注意事项。这样一板一眼的套路,根本就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写字快乐。而在今天,我们就不能再走老路,需要想方设法,让写字教学也生动。实践中,我们可通过打比方、编顺口溜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记住字的特点。如临帖写“鲁”字时,对于主笔“横”的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人走在钢丝上,伸长手臂,可以起到平衡作用,因此“横”要写得长一点,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产生浓厚的写字兴趣,便于把握“鲁”字的特点,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写字乐趣,帮助记忆。
(二)直观呈现。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全面落实,写字教学也得到了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全力支持,不仅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书写姿式和书写方法,还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可参照的“书写范本”,对怎样起笔、怎样收笔,怎样写,哪里轻、哪里重等都一目了然,生动直观地展示了书写过程。这不仅可使学生对写字重点感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运笔过程中的轻重,快慢等书写技法。另外,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教师可以利用课件进行汉字拆拼练习,把汉字分成部件,学生自由拼摆,比一比谁拼摆得最匀称、最美观。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准笔画或部件所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匀称。可以说,多媒体的出现,让写字教学有了更多生机,当然传统的投影、挂图、汉字模型在写字教学中也是有作用的,我们也可根据实际所需酌情运用。
(三)练评结合。评价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重要平台,是学生写字动力的后勤供给。实践中,我们要把写字练习和及时的激励评价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我进步”“我快乐”。我们知道,写字练习是一种脑与手协调进行的操作活动,在这一操作过程中,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需要有较高的耐性。小学生年龄小,心理素质不稳定,如果长时间练写,精神就会疲劳,注意力会分散,练习就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中,采用练评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体力、精神得到调节,消除疲劳感,以有利于完成写字任务。同时教师也可以及时得到反馈信息,矫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行为,促使学生把字越写越好,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写字动力也就越来越足了。
三、多措强化兴趣
写字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功,这项功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要像其他能力形成一样,必须有一个长期的反复训练过程。而勤练是写好字的保证,同时也是强化兴趣的有效途径。只有引导学生通过勤练,才能使学生逐步把字写端正、美观、整洁,才能使学生逐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使学生对自己的练字信心与日俱增。为做到强化学生的练字兴趣,我们可安排“每日一练”活动,规定每天下午两节课后进行10分钟的练字时间。每周开展一次班内小组评比活动,选出好的作品张贴在班内写字栏中;每月开展一次年级写字评比活动,推选出最佳作品张贴在年级壁报栏中。各个阶段练字活动得到有效组织并持久开展,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写字环境,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保持积极的写字兴趣搭建了平台,提供了保障。
总之,培养学生写字兴趣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特别是我们低段语文识字教学最繁重时期,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写字兴趣激发,才能让他们有动力、有信心去战胜习字过程的学习困难,这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无疑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能给学生整个学习乃至今后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甄灵玲,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年。
[2]田玉娟,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字兴趣[J].新课程(上),2015年。
[3]卢焕丽,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字兴趣[J].学周刊,2012年。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持续学习的情感支撑,是学生“我要写”的动力内驱。我们知道,写字看似一件简单的事,但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不仅需要他们掌握横、竖、点、撇、钩、提等基本笔画,还要掌握汉字的偏旁部首和结构造型,以及相互间的大小比例。这无疑给小学生学习带来了不小压力。如果我们在教学时不能给予他们学习快乐,只是一味地叫他们机械重复,势必将扼杀他们写字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写字是件痛苦的事,那我们写字教学是失败的。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甚至将小学生就阻碍在学科奠基之门之外。所以,作为语文学习的入门处,我们必须在激趣上下功夫,让他们感受到写字是件轻松而快乐的事。
一、注重写前激趣
写字教学常与识字教学结伴出现的,识字与写字虽是两个环节,但二者关系紧密,识字的过程也包含了如何写的教学(除非独立的写字课)。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让学生读清了字音就要求学生下笔书写,要在讲解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的过程之前就要激发学生写字兴趣,让他们带浓厚兴趣观察字形,形成初步“如何写”的写字兴趣。为此,我们采取不同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写字欲望。方法有运用名人效应,利用小学生善于模仿名人的心理,收集古今书法大师少年时代练字的传说故事,讲给学生听,激发他们乐于写字的情感;还可根据小学生“好表扬”、“好竞争”的特点,采取展览习字本的方式,来表扬写字效果好的学生,激励有进步的学生,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写字兴趣,在全班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乐于书写的良好竞争氛围。
二、注重兴趣维持
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学习者在进行学习活动时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学习的需要。但是这种体验一旦缺乏或不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打折。学生在长期的写字过程中,不可能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兴趣也会时高时低,甚至全无。所以,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应该是件长期的教学任务,其目的就是要维持并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写字兴趣。而且还要创新策略,采取生动讲解,直观演示和练评结合等措施,让学生在整个习字过程都能感受到写字乐趣。
(一)生动讲解。传统写字教学样式单一,就是讲结构、讲偏旁和写字注意事项。这样一板一眼的套路,根本就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写字快乐。而在今天,我们就不能再走老路,需要想方设法,让写字教学也生动。实践中,我们可通过打比方、编顺口溜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记住字的特点。如临帖写“鲁”字时,对于主笔“横”的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人走在钢丝上,伸长手臂,可以起到平衡作用,因此“横”要写得长一点,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产生浓厚的写字兴趣,便于把握“鲁”字的特点,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写字乐趣,帮助记忆。
(二)直观呈现。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全面落实,写字教学也得到了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全力支持,不仅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书写姿式和书写方法,还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可参照的“书写范本”,对怎样起笔、怎样收笔,怎样写,哪里轻、哪里重等都一目了然,生动直观地展示了书写过程。这不仅可使学生对写字重点感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运笔过程中的轻重,快慢等书写技法。另外,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教师可以利用课件进行汉字拆拼练习,把汉字分成部件,学生自由拼摆,比一比谁拼摆得最匀称、最美观。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准笔画或部件所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匀称。可以说,多媒体的出现,让写字教学有了更多生机,当然传统的投影、挂图、汉字模型在写字教学中也是有作用的,我们也可根据实际所需酌情运用。
(三)练评结合。评价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重要平台,是学生写字动力的后勤供给。实践中,我们要把写字练习和及时的激励评价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我进步”“我快乐”。我们知道,写字练习是一种脑与手协调进行的操作活动,在这一操作过程中,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需要有较高的耐性。小学生年龄小,心理素质不稳定,如果长时间练写,精神就会疲劳,注意力会分散,练习就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中,采用练评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体力、精神得到调节,消除疲劳感,以有利于完成写字任务。同时教师也可以及时得到反馈信息,矫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行为,促使学生把字越写越好,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写字动力也就越来越足了。
三、多措强化兴趣
写字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功,这项功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要像其他能力形成一样,必须有一个长期的反复训练过程。而勤练是写好字的保证,同时也是强化兴趣的有效途径。只有引导学生通过勤练,才能使学生逐步把字写端正、美观、整洁,才能使学生逐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使学生对自己的练字信心与日俱增。为做到强化学生的练字兴趣,我们可安排“每日一练”活动,规定每天下午两节课后进行10分钟的练字时间。每周开展一次班内小组评比活动,选出好的作品张贴在班内写字栏中;每月开展一次年级写字评比活动,推选出最佳作品张贴在年级壁报栏中。各个阶段练字活动得到有效组织并持久开展,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写字环境,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保持积极的写字兴趣搭建了平台,提供了保障。
总之,培养学生写字兴趣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特别是我们低段语文识字教学最繁重时期,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写字兴趣激发,才能让他们有动力、有信心去战胜习字过程的学习困难,这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无疑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能给学生整个学习乃至今后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甄灵玲,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年。
[2]田玉娟,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字兴趣[J].新课程(上),2015年。
[3]卢焕丽,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字兴趣[J].学周刊,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