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有效反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作者】 全 娟
【机构】 新疆阿克苏市第九中学
【摘要】反馈是师生互动的良好方式,新课标要求“以馈定教”,践行这种理念,就需要我们及时获取学生学习反馈信息。通过反馈,我们就可明了下步努力方向,确定下步攻克重点,以便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反馈;实践运用
【正文】
教学是师生互动对话的过程,作为主导的教师必然要根据学生交流信息的反馈情况调控下步谈资和走向,以使交流沿着预设顺利进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这就是“以馈定教”理念。一个从新课改中获得的实践经验,它要求教师要及时获取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有的放矢,避免教师作无效运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语文教学,谈谈有效反馈在实际工作的运用。
一、从学生学习情绪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情绪是学生心灵的窗口,是学生学习效果在情感上的反应。学生是否专心听讲、是否弄懂、是否过于太难,是否对这种学习方式感兴趣,都有些外部现表现,教师如果能及时从学生神态、表情、动作中察眼观色,就能迅速获得学生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确定下步努力方向。就五年级语文来说,倘若学生学习《捅马蜂窝》一课时兴趣盎然,学习《鹬蚌相争》时情绪激昂;学习《十里长街总理》时悲伤以致落泪;学习《最佳的路径》则不时流露出新奇的目光,这便反映了这些课学生的精神专注投入,与课文的情感融为一体。那一般来说,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较高。反之,学生神态目然,该活跃不活跃,该沉思不沉思,该笑不笑,该难过不见得难过,那即便教师的课讲得如何精彩生动,也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情绪的外在表现,从中获取反馈信息,决定哪些地方该重讲、哪些地方该详讲,哪些地方该采取特殊教学方式等,这些都要根据学生反应来确定。一句话,以馈定教。
二、从学生质疑答问中获取反馈信息,因势利导相机点拨
学起于思源于疑。引发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良好方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答问是诊断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质疑效果,是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交流的常用方式,更是教师落实“以馈定教”理念的主要途径。传统教学中,教师上课是按预设一步一步进行的,怎样进行,达到什么目标都是事先确定好了的,只需依照预定程序按时进行就OK了,至于学生答问怎样是无法阻挡教学“前进步伐”的。我们知道,高效课堂是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完美结合,特别是学生答问中的种种信息,往往是重要甚至关键的教学资源,却常常被无暇顾及或认为无必要顾及了。一节课下来,只考虑这节课的教学计划完成与否,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收益有多少。这些现象在语文教学中确实并不少见,这是造成语文科教学高耗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强调从学生朗读答问质疑中获取反馈信息,因势利导,适时点拔,尤为重要。如学习《饲养员赵大叔》一文,学生阅读课文后能指出“赵大叔喂牲口真有意思”是文中的总起句,教师就可因势利导,加以点拔,指导学生理解“真有意思”是指“特别有趣”。在分析其喂牲口的情况时,始终抓住“赵大叔喂牲口特别有情趣”,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水到渠成。
三、从学生巩固练习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查漏补缺攻弱
巩固练习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良好平台,也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在巩固练习是中,教师教学的疏漏、学生知识的欠缺、学生个体间差异、技能强弱都在练习反馈中得到体现,如果教师能从中“慧眼相识”,获取信息并利用这一信息制定正确的教学措施,就能查漏补缺攻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巩固练习过程中,教师的巡视引导是十分重要的,帮助学生找出漏、缺、弱,以便及时补救。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尽管也注意经常布置一定的课堂练习,但他们所要得到的反馈信息还往往要待到一两天后批改作业时才解获得反馈信息,这显然不利于及时调控课堂,也对学生知识巩固是不利的。因反馈信息来得迟,攻缺补弱就不能及时,教师的课堂教学自然会被动多了。我们不是经常可以从学生作业中看到“重做”的批语吗?但老师可曾想到“重做”二字不但反映学生做了“无用功”,而教师本身也付出了不少无效劳动呢!所以,我认为,巩固练习时,教师一定要做到经常巡视,认真了解情况,善于发现问题,借以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及时攻缺补弱;对个别差生加强辅导;对存有共通性的问题集中加以评点,那么,学生抄写中的错字、造句中的病句、作文中的离题等问题不是可以得到及时的纠正吗?教师在一些学生作业本上加上的特别显眼的“重做”二字不是也可以逐步“卸免”了吗?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在值得在此问题上多花心思,多作巡视,相机辅导。
四、从学生意见征询中获取反馈信息,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学生对教学的评估是教师工作的一面镜子,教师可从这面镜子中了解到自己教学方式方法在学生中的反应,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这些信息,不仅为教师下步教学指明了方向,也对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有很大帮助。学生对教学的评估,教师可从与学生交谈或意见征询中获得。不过,教师要创设轻松愉悦的交流环境,与学生轻松而随和的对话交谈。只有这样,教师才会获得真正的有价值的信息。当你了解到学生觉得这节课特别有趣,学得既轻松又愉快,不知不觉就到下课时间了的信息时。那么,这节课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便应该说已基本达到协调一致,教学的效果自然会是好的。
其实,但大凡成功的教师,都有强烈的获取反馈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并能从中筛取有效信息加以利用,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今天,我们已把这一经验上升为“以馈定教”理念,希望我的推广能引起你的重视,助你教学反思与运用。
参考文献:
[1]黄健媚,互动反馈技术的使用与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J].新教育,2015年。
[2]李春香,运用互动反馈技术 创新语文课堂教学[J].中小学电教,2012年。
[3]苏涛,初探互动反馈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
教学是师生互动对话的过程,作为主导的教师必然要根据学生交流信息的反馈情况调控下步谈资和走向,以使交流沿着预设顺利进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这就是“以馈定教”理念。一个从新课改中获得的实践经验,它要求教师要及时获取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有的放矢,避免教师作无效运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语文教学,谈谈有效反馈在实际工作的运用。
一、从学生学习情绪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情绪是学生心灵的窗口,是学生学习效果在情感上的反应。学生是否专心听讲、是否弄懂、是否过于太难,是否对这种学习方式感兴趣,都有些外部现表现,教师如果能及时从学生神态、表情、动作中察眼观色,就能迅速获得学生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确定下步努力方向。就五年级语文来说,倘若学生学习《捅马蜂窝》一课时兴趣盎然,学习《鹬蚌相争》时情绪激昂;学习《十里长街总理》时悲伤以致落泪;学习《最佳的路径》则不时流露出新奇的目光,这便反映了这些课学生的精神专注投入,与课文的情感融为一体。那一般来说,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较高。反之,学生神态目然,该活跃不活跃,该沉思不沉思,该笑不笑,该难过不见得难过,那即便教师的课讲得如何精彩生动,也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情绪的外在表现,从中获取反馈信息,决定哪些地方该重讲、哪些地方该详讲,哪些地方该采取特殊教学方式等,这些都要根据学生反应来确定。一句话,以馈定教。
二、从学生质疑答问中获取反馈信息,因势利导相机点拨
学起于思源于疑。引发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良好方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答问是诊断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质疑效果,是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交流的常用方式,更是教师落实“以馈定教”理念的主要途径。传统教学中,教师上课是按预设一步一步进行的,怎样进行,达到什么目标都是事先确定好了的,只需依照预定程序按时进行就OK了,至于学生答问怎样是无法阻挡教学“前进步伐”的。我们知道,高效课堂是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完美结合,特别是学生答问中的种种信息,往往是重要甚至关键的教学资源,却常常被无暇顾及或认为无必要顾及了。一节课下来,只考虑这节课的教学计划完成与否,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收益有多少。这些现象在语文教学中确实并不少见,这是造成语文科教学高耗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强调从学生朗读答问质疑中获取反馈信息,因势利导,适时点拔,尤为重要。如学习《饲养员赵大叔》一文,学生阅读课文后能指出“赵大叔喂牲口真有意思”是文中的总起句,教师就可因势利导,加以点拔,指导学生理解“真有意思”是指“特别有趣”。在分析其喂牲口的情况时,始终抓住“赵大叔喂牲口特别有情趣”,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水到渠成。
三、从学生巩固练习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查漏补缺攻弱
巩固练习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良好平台,也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在巩固练习是中,教师教学的疏漏、学生知识的欠缺、学生个体间差异、技能强弱都在练习反馈中得到体现,如果教师能从中“慧眼相识”,获取信息并利用这一信息制定正确的教学措施,就能查漏补缺攻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巩固练习过程中,教师的巡视引导是十分重要的,帮助学生找出漏、缺、弱,以便及时补救。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尽管也注意经常布置一定的课堂练习,但他们所要得到的反馈信息还往往要待到一两天后批改作业时才解获得反馈信息,这显然不利于及时调控课堂,也对学生知识巩固是不利的。因反馈信息来得迟,攻缺补弱就不能及时,教师的课堂教学自然会被动多了。我们不是经常可以从学生作业中看到“重做”的批语吗?但老师可曾想到“重做”二字不但反映学生做了“无用功”,而教师本身也付出了不少无效劳动呢!所以,我认为,巩固练习时,教师一定要做到经常巡视,认真了解情况,善于发现问题,借以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及时攻缺补弱;对个别差生加强辅导;对存有共通性的问题集中加以评点,那么,学生抄写中的错字、造句中的病句、作文中的离题等问题不是可以得到及时的纠正吗?教师在一些学生作业本上加上的特别显眼的“重做”二字不是也可以逐步“卸免”了吗?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在值得在此问题上多花心思,多作巡视,相机辅导。
四、从学生意见征询中获取反馈信息,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学生对教学的评估是教师工作的一面镜子,教师可从这面镜子中了解到自己教学方式方法在学生中的反应,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这些信息,不仅为教师下步教学指明了方向,也对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有很大帮助。学生对教学的评估,教师可从与学生交谈或意见征询中获得。不过,教师要创设轻松愉悦的交流环境,与学生轻松而随和的对话交谈。只有这样,教师才会获得真正的有价值的信息。当你了解到学生觉得这节课特别有趣,学得既轻松又愉快,不知不觉就到下课时间了的信息时。那么,这节课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便应该说已基本达到协调一致,教学的效果自然会是好的。
其实,但大凡成功的教师,都有强烈的获取反馈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并能从中筛取有效信息加以利用,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今天,我们已把这一经验上升为“以馈定教”理念,希望我的推广能引起你的重视,助你教学反思与运用。
参考文献:
[1]黄健媚,互动反馈技术的使用与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J].新教育,2015年。
[2]李春香,运用互动反馈技术 创新语文课堂教学[J].中小学电教,2012年。
[3]苏涛,初探互动反馈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