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策略
【作者】 黄锦郧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
【摘要】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见一斑,但是在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着“重知识、轻方法;重讲授、轻动手;重结论、轻过程;重机械训练、轻实质体验”的问题。长此以往,实验教学将会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提高物理实验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每一位物理教育工作者务必要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方法
【正文】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必修和选修模块中,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对物理实验的进一步要求。《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资源。”如何落实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与过去的观念有关,要促进实验教学的发展,转变教学观念是关键。只有学校领导树立全新的观念,才能在课程设置、经费投入、师资调配和其他相关方面充分考虑到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才能优化实验资源,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最大效能。只有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才能明确实验教学的新目的和新要求。新课标中的实验教学也是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中的技能,过去理解主要是操作技能,其实心智技能更重要。历史上的有名的实验之所以有名,都是因为设计巧妙,而不是因为操作者的手艺多么熟练。只有让学生知道素质教育的内涵,才能使他们从追求短期学生成绩的片面认识中转变过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改变传统教育模式。
要真正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真正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创设新的实验教育情境,要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中心。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对高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物理常见实验方法做了具体的说明。如何通过高中物理教学使学生掌握技能、熟悉方法是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可以有三种方法:一是文本的研读学习,二是模仿体验,三是创新使用。改进和新增课堂演示实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实验条件、课时安排等,种种原因的限制,很多的演示实验并没有真正的开展,使得演示没有达到教材预期的效果。
三、改进物理实验教学方式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过程,也是学生物理思维的训练过程。教师应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方式,以用于不同的实验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达成各种实验教学目标,使物理实验更适合学生的学习,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和体验。改进的教学方式主要有:
1.“实验——训练”方式
“实验——训练”教学方式,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应让学生明白实验“做什么”和“怎样做”,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和理解。同时,学生实验操作过程的合理、规范、协调、熟练程度,要通过学生不断地反馈调节才能得心应手。教师的示范点拨,要精到、简明、娴熟。
2.“实验一归纳”方式
“实验——归纳”教学方式,往往用于学生物理概念的形成阶段。教师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像科学家那样地思维,自己构想实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在实验中测量数据,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处理信息,在信息中寻找和发现规律。从物理现象的观察和物理实验的研究分析中归纳出结论,是高中学生学习科学归纳思维方法的有效途径。
3.“实验——探究”方式
“实验——探究”教学方式,用于学生学习和探索物理规律。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参与“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和可靠的物理事实,通过推理和想像来提出问题,并形成假设或提出某种猜测,然后设计实验探究方案,选择仪器、设备、工具来搜集证据,并通过分析数据来验证假设或修正假设,最后形成实验探究结果。实践表明,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将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4.“实验——应用”方式
“实验——应用”教学方式,通常用于学生物理概念、规律的复习和应用,并不局限于实验室。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学生很有兴趣,但已超越物理学科学习的具体情境。设想以实际的问题为载体、以学生的实验探究为特征,引导学生把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真实的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发展和创新学生分组实验
1、教材实验的探索性改革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探究体验,从尊重物理实验、全面开发学生创造力为出发点,采取学生分组探究的模式进行尝试,做到没有观众,人人动手参与。实践证明,这种“全员参与”的方式是成功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课堂外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人的创造性往往又潜伏在个性差异之中。教师应依照教育规律和学生个性差异,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精选适当的课外实验,使学生获得许多开放的,生动的,创造性的生活情境体验,从而提高其科学素养。1)探究改进原实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课本中的实验提出改进方案。2)科技小制作、小发明通过体验小制作、小发明在时间上、设计上、操作上的高要求和制作成功的喜悦感,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其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和实验创新的能力。3)组织应用性小实验。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无不渗透着物理知识,将实验内容与生产生活相联系,既可以使学生避免脱离实际的纯理论学习的枯燥乏味,又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接轨,从而丰富了学习内容。
只要切实地抓好制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几个方法,通过广大物理教师、教育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实验教学的现状将得以改变。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必修和选修模块中,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对物理实验的进一步要求。《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资源。”如何落实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与过去的观念有关,要促进实验教学的发展,转变教学观念是关键。只有学校领导树立全新的观念,才能在课程设置、经费投入、师资调配和其他相关方面充分考虑到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才能优化实验资源,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最大效能。只有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才能明确实验教学的新目的和新要求。新课标中的实验教学也是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中的技能,过去理解主要是操作技能,其实心智技能更重要。历史上的有名的实验之所以有名,都是因为设计巧妙,而不是因为操作者的手艺多么熟练。只有让学生知道素质教育的内涵,才能使他们从追求短期学生成绩的片面认识中转变过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改变传统教育模式。
要真正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真正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创设新的实验教育情境,要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中心。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对高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物理常见实验方法做了具体的说明。如何通过高中物理教学使学生掌握技能、熟悉方法是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可以有三种方法:一是文本的研读学习,二是模仿体验,三是创新使用。改进和新增课堂演示实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实验条件、课时安排等,种种原因的限制,很多的演示实验并没有真正的开展,使得演示没有达到教材预期的效果。
三、改进物理实验教学方式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过程,也是学生物理思维的训练过程。教师应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方式,以用于不同的实验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达成各种实验教学目标,使物理实验更适合学生的学习,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和体验。改进的教学方式主要有:
1.“实验——训练”方式
“实验——训练”教学方式,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应让学生明白实验“做什么”和“怎样做”,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和理解。同时,学生实验操作过程的合理、规范、协调、熟练程度,要通过学生不断地反馈调节才能得心应手。教师的示范点拨,要精到、简明、娴熟。
2.“实验一归纳”方式
“实验——归纳”教学方式,往往用于学生物理概念的形成阶段。教师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像科学家那样地思维,自己构想实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在实验中测量数据,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处理信息,在信息中寻找和发现规律。从物理现象的观察和物理实验的研究分析中归纳出结论,是高中学生学习科学归纳思维方法的有效途径。
3.“实验——探究”方式
“实验——探究”教学方式,用于学生学习和探索物理规律。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参与“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和可靠的物理事实,通过推理和想像来提出问题,并形成假设或提出某种猜测,然后设计实验探究方案,选择仪器、设备、工具来搜集证据,并通过分析数据来验证假设或修正假设,最后形成实验探究结果。实践表明,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将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4.“实验——应用”方式
“实验——应用”教学方式,通常用于学生物理概念、规律的复习和应用,并不局限于实验室。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学生很有兴趣,但已超越物理学科学习的具体情境。设想以实际的问题为载体、以学生的实验探究为特征,引导学生把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真实的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发展和创新学生分组实验
1、教材实验的探索性改革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探究体验,从尊重物理实验、全面开发学生创造力为出发点,采取学生分组探究的模式进行尝试,做到没有观众,人人动手参与。实践证明,这种“全员参与”的方式是成功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课堂外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人的创造性往往又潜伏在个性差异之中。教师应依照教育规律和学生个性差异,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精选适当的课外实验,使学生获得许多开放的,生动的,创造性的生活情境体验,从而提高其科学素养。1)探究改进原实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课本中的实验提出改进方案。2)科技小制作、小发明通过体验小制作、小发明在时间上、设计上、操作上的高要求和制作成功的喜悦感,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其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和实验创新的能力。3)组织应用性小实验。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无不渗透着物理知识,将实验内容与生产生活相联系,既可以使学生避免脱离实际的纯理论学习的枯燥乏味,又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接轨,从而丰富了学习内容。
只要切实地抓好制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几个方法,通过广大物理教师、教育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实验教学的现状将得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