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发展性评价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 黄淑芳

【机构】 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治平中心小学

【摘要】发展性课程评价制度是指在课程评价的目的、主体、内容、过程以及结果的解释与运用等方面以发展的理念和方式来展开的课程评价制度。其显著的特征是: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发展与变化的过程。注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注重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课堂
【正文】
  在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的重心发生了转移,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日渐上升为最重要的教育目标。然而,当前的课堂教学评价还普遍沿袭着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陈规旧习。这种评价不仅已经丧失了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向与激励的功能,甚者还异化为教育改革的严重障碍与阻力。因此,重建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已刻不容缓。发展性学生评价,其显著的特征是: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发展与变化的过程。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察,强调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同时,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概括起来讲: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下面谈谈我是如何在教学教育工作中运用发展性评价的。
  一、课堂教学发展性学生评价方法形式多样化
  我把发展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起末,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功能,突出评价的发展功能,赏识每一个孩子,赏识孩子的每一天。本着“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每堂课的教学中,注重人文关怀,创设“尊重、理解、关爱、赏识、激励、愉悦”的新型课堂气氛,营造民主和谐、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不仅激励教育着孩子们,让赏识伴随着孩子成长,而且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转变角色,促进了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1.赏识——让课堂充满活力
  6、7岁的儿童走进学校,他们多像那稚嫩的幼芽,需要老师的关爱、呵护和引导。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语言应该充满激励、充满关怀、充满赏识。“良言一句三冬暖”,老师们走下讲台,转变角色,与同学们更近、更亲,充满激励和关怀的语言犹如催人奋进的号角,鼓舞人心;又如春风化雨,温暖人心。老师充满激情和真情的语言赏识评价,将帮助学生建立起比金子更宝贵的自信。我们主要采用了“即时评价”、“延时评价”、“包容性评价”等赏识性评价方法。
  (1)当学生表现优秀时,迅速中肯地“即时评价”。
  “即时评价”是及时地将学生正确的信息、探索的成果反馈给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例如,让其他同学用掌声夸奖他;或是告诉他:你真行、你真棒、你真会动脑筋、你的进步很大;或是对他点头赞许——用激励性的语言、行动迅速地充分肯定成绩和进步。
  (2)当学生表现欠佳时,充满期待地“延时评价”。
  “延时评价”可以缓解师生之间的矛盾,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学生有时间,有余地调整状态,扩展思路,实现再思考、再创造。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准确时,老师会说:请你接着往下说好吗?请你再想想,把事情说得更清楚一些好吗?——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相互启发,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3)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妥善机智地“包容性评价”。
  “包容性评价”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保持探索的兴趣。它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真正的尊重,既尊重学生的理解,也尊重学生的不理解。在我们的课堂上,当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时,老师们不但不会批评他、责备他,反而还会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安慰他,肯定他爱动脑筋,鼓励他再思考,甚至鼓动全班小朋友学习他那种敢想敢说、不动就问的精神,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
  “即时评价”、“延时评价”、“包容性评价”的灵活运用,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意见,与学生平等对话,赏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每一个闪光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随时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鼓励和尊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增强,学生思维的触角才会多角度地伸展,潜能得以充分发展。
  2.奖励——让课堂充满生机
  在教学中,我们把竞争和奖励机制引入课堂,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1)真诚的言语鼓励。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当学生发言很精彩时,我回充分肯定,如:很好、很棒、不错、会动脑筋、真精彩等;还可以鼓动学生向他祝贺,如:掌声送给他,让全班同学向他鼓掌祝贺;或全班同学对他竖起大拇指说:棒、棒、棒、你真棒!或是自己夸赞自己:棒、棒、棒,我最棒!真诚的言语鼓励还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赞美多于批评,包容多于责罚,宽恕多于怪罪,我们就能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课堂上,我经常说:××的小耳朵真灵,听得可认真了;××能管住自己的小手,老师喜欢他;××小组最有精神,老师要给他们加一面小红旗;××真有礼貌,同学发言时,他不打断别人的谈话;××的声音真宏亮——老师温馨的话语像春风拂过孩子们的脸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行为,看似在表扬表现好的孩子,实则在为其他孩子做行为导向,树立学习的榜样。有一句话说得好:靠近清泉,心灵就会湿润。此举既赞扬了那些课堂习惯好的孩子,激发了他们的成就感,使他们获得了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又深深地激起了那些学习后进的孩子模仿的愿望,使他们获得了自主学习、自我促进的情绪体验。
  (2)多彩的视觉刺激。
  我还在课堂上采用了评比的办法,如:在黑板上评红旗,画笑脸娃娃,在黑板上画上花篮,再贴上五颜六色的花,或画上孩子们喜爱的水果、动物图案,甚至用孩子们喜爱的动物、卡通娃娃给自己的小组命名等。
  (3)精巧的实物奖励。
  当孩子取得成功或进步是,我会送给孩子们亲手剪的红花、苹果、枫叶、卡通图案,甚至生字卡片等,让孩子们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奖励孩子们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能让孩子们欣喜若狂,增强孩子们的成功感。
  (4)温馨的体态暗示。
  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体态语言进行暗示,创设和谐温馨的勾通情景。如对表现好的孩子竖起大拇指无声的示意;孩子回答完问题后,与之握握手、摸摸他的头、对他进行肯定或安慰。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赏识评价、体态赏识评价无处不在;教师对学生个体的赏识评价、集体的赏识评价无处不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无处不在;实物赏识与精神鼓励无时不在;短期的即时评价和中长期的延时评价无处不在。充分地发挥评价的教育激励作用,灵活地利用多种方式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向既定的学习目标前进,又促使教师走下讲台转变角色,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中基本形成了师生交流互动的生动场面。
  二、建立“成长档案袋”评价方法,展现个性化,营造和谐发展空间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结果,这个“一锤定音”式的评价得分便成为对学生分类排档,甚至选拔淘汰的依据。在一定意义上讲,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因此,我们并不否定终结性评价,但却更重视形成性评价,使评价参与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去。学校积极倡导成长档案袋评价,我积极响应,为每位学生建立了反映其成长足迹的档案袋,捕促学生每一点滴的成功和进步。这种评价方式既能关注学生知识技能,又能兼顾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展。孩子成长的足迹淹没在时间的岁月里,教师必须把一粒粒珍珠似的成长足迹串连起来,构成一幅美丽成长画卷,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是最佳载体。
  《学生成长记录》内容可以分三大板块:即反映个人自然情况及成长环境的“成长起点”;反映在学会做人、学会健身、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生存,诸方面发展“成长足迹”,包括“月份评价”、“专题评价”以及老师、同学、家长给学生的寄语,还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为突出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学生自行要求的“希望评价”;反映在各方面发展进步的“成长果实”,包括荣誉兰、最佳作业、最佳搜集等。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设计内容,有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如下:
  A、我的相册(在这里存放学生参加丰富教学活动的各类活动照片)
  B、我的军功章(这里面装着学生所获的各种奖励以及记载学生取得的一些不进步。)
  C、心灵手巧的我(这里面装着学生在丰富教学活动中的创新作品。)
  D、我的收藏夹(这里面装着学生收集的各种资料和调查问卷。)
  E、我最自豪的一件事(记录学生近一段时间内在学习、活动中最自豪的一件事,)激励学生的自信心。)
  F、对面的同学看过来(记录着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评价。)
  G、小小的我(结合同学们的评价,学生本人对自己在智力,创造力和执著精神方面进行的正确评价和反思。)
  每隔一段时间老师都让学生对自己的材料袋进行整理,然后全班开一节成长袋展示会。把全班同学的成长袋全都收上来放在桌面上,每一个同学手里拿一个小奖章,认为谁的成长袋哪个栏目整理的好,就在那个栏目上盖上图案,表示鼓励。
  三、建立成长记录台,营造催人奋进学习环境
  学校为学生建立了展示其成长足迹的评价记录台,捕捉学生每一点滴的成功和进步。评价记录台丰富多彩、五花八门。各班充分利用黑板报、墙报,记录并展示学生成长的足迹。各班教室的布置各有特色,可谓个性飞扬。如有展示学生行为表现的“成长记录台”、“班级小明星”、“成长树”、“雏鹰展翅”、“星星榜”,有展示学生特长的“我之最”、“荣誉台”、“最美的作业”、“诗配画”,有展示学生识字、阅读的“识字、阅读擂台赛”,有展示学生习作的“小荷苑”、“初显身手”,还有展示学生资料收集的“知识窗”……教室简直成了儿童展示作品的天地。每一个孩子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引以为豪的作品。化无形评价为有形,成绩看得见,进步看得见。这些评价注重过程性,充分发挥了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学生成长记录的方式,还有各班办的“专辑”。如各种习作集,有学生在国际“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写的“妈妈的爱”,有春天里写的“可爱的小树”,有国庆节收集的图片加文字说明“我们爱祖国”……许多学生给自己的习作进行了装饰,充分展示了学生个性,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靠近清泉,心灵就会滋润;靠近评价,生命就会舞蹈。”我惊喜地发现,课堂教学发展性学生评价评价改变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关系,提高了评价结果的质量,给每个学生以闪光的机会,使学生在坦诚、关爱、相互尊重的评价氛围中,乐于接受评价,乐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由此获得快乐、自信、成功,并在这种快乐、自信、成功中茁壮成长!课堂教学发展性学生评价让我们的课堂绽放出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