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与学习主体的探索

【作者】 侯丽君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哈拉苏农场学校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电脑课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目标、讲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我们正在积极探索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教学方法与学习主体
【正文】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
  一、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在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努力探索,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借鉴其它学科的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尝试、总结。
  1、形象教学法: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形象化,使学生能够简单的理解其步骤、方法,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如何“复制、粘贴”时,学生容易把它的步骤混淆,前后顺序分不清,我就利用身边的资源来做例子:上课时,我让学生选定要复制的内容,我先用复印机把相关内容先复印(即复制),再把复印的纸贴在需要的位置上。最后把复杂的步骤形象化,使学生对这一方法有了一个形象化的记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整体感知,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成果展示法: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的需要而开设的新课程,对于农村的小学生而言,信息技术是新鲜而又陌生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比如我在上画图时,发现某些学生的潜质较好,画画的想象力很丰富,于是我就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画自己想画的东西。然后,再把他们的作品一一通过教师控制软件展示出来,并从不同的方面分别给予肯定和赞扬。
  3、教师演示法: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工具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适当采用演示法是不可少的,所以每节计算机课我都会给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而对于农村孩子,平时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少,这一方法就更加重要了。教师通过演示所学内容的操作过程,让学生了解操作的步骤和方法。
  二、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应根据所自己本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合理的安排课堂时间。
  1、讲解新知识
  这一环节中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对于教师的讲应该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并注意导言的趣味性、调动性。在讲的过程中,要突出重点,要把具体的操作步骤板书。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备课的力度,仔细研究教材,才能保证把课讲得游韧有余、恰到好外。
  2、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这一环节应为25分钟左右。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教师讲得再好,学生学得再精,如果动手能力差,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通过练习则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更加深了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吸收。在练习的过程中,应以基础性、实用性、趣味性为前提。
  3、课堂总结
  剩余5分钟左右的时间,由教师和学生以谈话方式进行,学生先进行小结,谈谈自己在这一节课上的收获和发现,教师再加以总结,使一节课在轻松愉快中结束。
  这样的时间安排,不仅体现的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而且也适合信息技术这样以操作为主的课,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1、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新的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教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理念对改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在书法中有飞白,那是意境;在绘画中有虚有实,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在教学中也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老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己主动获得知识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让能者为师。在学习过程中,总有个别同学学得很快,所在我在面对学生的众多问题时,总是鼓励学会了的同学当小老师,许可他们在课堂上来回走动,让他们去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由于他们是同龄人,语言沟通好,所以教的快乐,学得轻松,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信息技术就是要鼓励学生创新,要做到与众不同,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正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切记千万别要求统一,在评价时也要灵活多样,注重能力方面的评价。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除了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一定还要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尤其在英特网发展迅速的今天,更加要注意进行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教育。要教育学生计算机是学习对象,也是学习工具,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种高档的游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