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作者】 巴桑次仁

【机构】 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闵行中学

【摘要】新课改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已成为广大教师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进行剖析,从构建合理合作小组、教师角色、问题精心设计、建立实效评价方案等方面阐述合作学习策略,实现有效合作。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策略
【正文】
  近年来,郭思乐教授创立的“生本教育”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行动到思维彻底地动起来,最后真正实现了课堂的高效。“自主型高效课堂”、“合作型高效课堂”和“探究型高效课堂”等等探究课题已成为今日的焦点。其实,审视生本教育的教学模式,我们不难发现,这里面隐含着一个关键词——合作,这种合作是一种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我们称之为“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即把全班学生按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由学生自由组合或由教师安排组织成若干小组,共同研究和探讨教师设计的问题或是学生自己遇到的问题,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点拨或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的对话、交流、倾听、讨论、体验、分享、评价、激励等合作互动过程,实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有力地挑战了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与语言运用能力,这也是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非常需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实现了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一、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几种现象
  《新课标》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合作学习的主体——小组合作探究,它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已逐渐被广泛运用。很多学校也正在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但是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从理论到实践都缺乏足够的认识,造成操作不当等问题,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有“形”无“实”,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都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下面我对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几种现象进行透视:
  1、教师角色错位,缺乏合作的精神;
  2、合作只是形式,是顺利教学的“跳板”;
  3、参与度不均衡,是少数优生展现的“舞台”;
  4、问题设计欠妥,合作只是课堂“装饰品”。
  综观以上几种合作学习中的不良现象都是因为教师只注意了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分组围聚在一起学习,却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实质——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二、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策略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但是,根据我国目前初中教育教学现状,受客观条件限制,各校大多以大班化形式授课(45~60人)这给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带来困难。如何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我在实践教学中摸索出以下策略。
  (一)科学、合理、有效的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1、合理搭配
  2、明确分工
  3、调整角色
  4、确定座位
  (二)教师转变角色意识,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1、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是通过教师的角色变化来实现的。教师的角度定位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合作成效。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要行为表现在倾听、交流、协作、分享,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因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同时扮演了权威、顾问、同伴三种角色。教师应针对班级、小组的具体情况,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作出交往策略的指导与评价,充分展示各种问题的形成过程与解决过程。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及时作出指导和调节,促成高效的合作互动过程。在合作学习中师生地位是平等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轻松感”“解放感”,才能有利于课堂中集思广益,为实现成功合作学习创造条件。
  2、把数学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
  回顾已经取得显著教改成绩的名校的课堂时间分配,教师讲授和用于组织教学的时间原则上控制在20分钟以内,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不少于25分钟。学生在这25分钟时间里主要进行观察、试验、猜想与交流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教师的20分钟主要是组织教学、启发、引导、解惑、评价。小组合作学习要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再分组学习讨论,在组内交流看法,形成组内的统一意见,然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再次形成统一意见,最终形成正确的认识。在小组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设置游戏竞赛,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合作与竞争。也可以通过合作实验、测量、估值,在做中学。还可以通过合作小组调查实践,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同时要求每组写出分析报告或小论文。
  3、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就是要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较多的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的,教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应有意通过情景、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们提出更多的问题,教师不应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应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最终目的。
  (三)精心设计合作环节、问题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教师要合理选择契机,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把那些具有探究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课堂合作学习活动内容的设计可归结为四点:①教师设计合作内容,确定合作目标;②指导各合作小组开展活动;③学生小组汇报与反馈;④师生点评、评价、归纳。因此开展课堂合作教学活动时还应注意以下两方面问题。
  (四)建立实效评价方案,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
  “评价是一盏灯,能点亮学生学习前进的方向。”教师要采取正面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小组活动。从评价内容看,既要评价学生个体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又要评价学习小组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从评价方式看,有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合作学习的评价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要重视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中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前者的评价要更注重小组集体,因为合作讲究是依靠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帮、互补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所以要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合作是一种品质,需要教师耐心地培养和长期地训练;合作学习是一种形式,需要教师优质地组织和高效的实施,才能使真正的合作落到实处,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课堂合作教学的实践,大大增强了班集体的内聚力,学生之间较为团结,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习困难也减少了;在平等、宽松、和谐的民主合作气氛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经历成功的体验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在交流合作过程中,既可看到自己的长处,也发现自己的学习潜力,从而更加努力,更有信心投入学习。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立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将来步入社会与人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王坦《论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3]刘莉《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3)
  [4]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中学数学教育》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