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让数学课丰富多彩

【作者】 朱旭养

【机构】 湖南省汝城县马桥镇马桥学校

【摘要】数学是一种抽象思维,不象语文那么形象具体、生动。一直以来,有不少人在谈到数学时给它的形容词是:枯燥、琐碎。其实,数学并不是枯燥、琐碎的。只要你赋予它生命力,它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那么让学生爱上数学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心愿,也是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祈盼。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元引导;多彩课堂
【正文】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课堂中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求,创新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环境,让课堂变的更精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新课标,我在课改实践中力争将新的理念、思想、方法付诸课堂,使学生爱上数学,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丰富多彩??
  一、让数学更贴近生活,数学知识离不开实际生活
  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数学教学不能光凭书本,要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因此,我在教学中,给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他们感到亲切、易懂、自然。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收集数学,于是我给他们布置的一道特殊作业,我让他们去收集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年、月、日”知识的了解,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同学们各抒己见。这时我因势利导,让他们打开书看书上的日历,通过看书你还了解了哪些“年、月、日”的知识?你能比较系统的把这些知识归类吗?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把所了解的知识讲给同桌听一听。在这种愉悦和谐的氛围下学生的思想开始无拘无束,有了自主思考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灵感、创新思维,使课堂成为了他们快乐学习的乐园。由于题材来源于实践生活,所以他们讨论的积极性特别强,解题的兴致特别高,记忆特别深刻。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也高了。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数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就会越来越大。 
  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悬念激发求知的欲望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要“弄懂”、“学会”数学知识技能的欲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在教学解应用题时,我首先出示4支铅笔和一些零钱,这些教具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孩子们急着想知道老师手中的铅笔跟钱有什么联系。这时,我出示了这节课的例题中的条件“小李买了4支铅笔,付给营业员2元3角钱,找回3角钱。”接着让两个学生扮演买主与卖主之间的买卖过程。学生们的热情高涨了,我趁热打铁出示了问题“一支笔多少钱?”不等我开口,下面的孩子们早已拿起笔在练习本上计算了。课堂气氛很热烈,学生们完全掉进了我事先为他们设计好的“陷阱”。在这种氛围里,孩子们丝毫没有感觉到这是在学枯燥的数学,倒更像是一个游戏,不知不觉中便踊跃的参与其中,教学目的不言而明的达到了。 
  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刺激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学习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是传播知识,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坚持从小培养他们联系实际,细心审题的习惯。例如:数学各个类型题中,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特别是应用题叙述出现变化时,学生解题的正确率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认真审题,未能理解题意。出现差错的可能性较大,但是作为教师如果我们从平时抓起,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新课程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应当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走一走,尝试一下独立探索的快感。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我们面面俱到。那样只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让他们觉得厌烦。我会适当地留给学生自学的空间,引导他们用学会的方法去自主学习,探究新的知识。比如,课本的思考题,我把它当作是一个台阶,让学生自己去攀登,当他们需要帮助时再给予指引。看到自己通过努力得到的成果,学生心中会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成了他们学习的动力,促使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五、让数学游戏丰富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趣味性是游戏的生命,一切游戏都以玩得有趣的形式出现。数学游戏也不例外。因此游戏的形式必须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使学生玩得高兴,兴致高昂,学习情绪和热情不知不觉也会空前提高。如“摘红花”的游戏,把红花贴在算式的得数上面,如果学生计算正确,老师将这朵红花奖励给他,这便给游戏增加了趣味。游戏开始,学生就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抢着答题。 
  游戏的结果可以使胜利者喜悦,参与者高兴。如送信游戏,“邮递员”将“信”送完后,教师给他们评出最佳“邮递员”,让学生尝试成功的欢乐,不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激起他们更加积极向上的学习欲望。马卡连柯说:“游戏没有积极的活动,永远是不好的游戏”。儿童只有在游戏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才能体会到游戏的欢乐,从中吸收游戏中的有益因素。天性,对儿童有极大的吸引力。认识到游戏在低年级教学中的优势,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地穿插一些活泼而“开窍”的游戏,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也可取得较圆满的教学效果。
  总之,数学并非只是一连串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它也可以是一块肥沃的土地,一片蔚蓝的天空。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数学,枯燥、琐碎的数学在教师的巧妙设计中同样可以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我们期待更多的老师为儿童设计出更多更好更新鲜的数学课堂,让丰富的数学课堂永远充满这孩子们的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