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高中物理概念教学

【作者】 姜德清

【机构】 云南省昭通市实验中学



【正文】      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及过程本质属性的准确反映,它不仅是物理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物理概念是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获得感性认识,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把物理现象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建立的。
  影响物理概念学习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教师因素,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教师为了赶进度,保证学生的做题数量,往往对物理概念采用最简单的“记住—回忆”的方法进行教与学。再有就是教师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备课做题上,却往往忽略了“备学生”这一环节,对学生的知识状况、接受能力缺乏了解,容易高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往往自己觉得概念很简单,学生一学就会,不会再花时间去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导致学生在最初就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概念,更无法与别的概念建立相互联系,构建知识体系。影响学生概念学习的因素还有学生本身,高中知识与初中知识相比,对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要求都有一个很大的跨越。高中的物理概念有些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有些则要求学生从已有的物理概念或已建立的物理模型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建立起来。虽然高中生已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推理能力,但是由于他们的物理知识有限,物理思维方法不足,个别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又形成了被动接受的习惯,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差,又加之在学习概念时习惯于机械记忆,盲目练习,导致了对概念的掌握过于片面肤浅,影响到以后进一步的学习。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概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概念的引入:
  概念的引入方法有实验法、类比法和逻辑推理法等。
  例如:弹力的概念是在弹簧的形变、弯曲的直尺或者生活中更多的弹性形变的实例中,让学生去观察总结得到的;再如电势能的概念是类比重力势能得到,磁感应强度的概念是类比电场强度得到,学生借助对原有被类比概念的理解,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无疑降低了新概念的理解难度;又例如功的概念是借助于原有的旧知识通过新旧知识的逻辑关系引入的。
  总之,物理概念的引入方法有很多,要想成功的引入一个物理概念,就要引导我们的学生注意观察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而且要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去观察,不要只是出于好奇和看热闹;更不要只是停留在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上,要注意观察特征之间的联系;还要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抽象和概括,在观察的基础上,把物理现象的共同属性抽象出来,把不同现象的本质属性连接起来,从而得到一个新的物理概念。
  概念的学习:
  物理概念的学习要完整,包括物理意义、定义、概念的种类(矢量、标量、状态量、过程量、特性量等等)、单位、与其他相关的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等。物理概念的学习应该从物理意义开始,例如速度的物理意义是描述运动的快慢,在此基础上,把它定义为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的时间的比值,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的位移才能体现出它的物理意义;表达式是用数学语言去描述概念,因为每个物理量往往会和其它量建立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又会写出不同的表达式,这时就要弄清哪个是定义式,哪个是决定式;物理量的定义式既给出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给出了单位之间的关系,要分清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运算时要求统一单位;物理概念要明确它是标量还是矢量,才能根据相应的法则进行运算;最后还要让学生清楚这个物理表达式的适用范围等等。
  概念的巩固:
  学生往往以为自己能复述定义就算理解物理概念了,事实远非如此。因此,在建立概念后应及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通过在新的问题情境中使用概念,让学生在运用概念中发现对概念理解的偏差。物理概念的学习具有阶段性,不同的阶段对概念认识和理解的深度广度都不同,因此在概念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循序渐进,逐步深化这一概念。所以,强调一次讲深讲透的做法是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随着学习的进展,逐步扩大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具体事例相结合,在具体与抽象的反复结合的过程中,使之对有关概念的物理意义不断加深理解。同时,不同阶段的学习,又必须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才能最终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例如:初中在学习力的概念时,只学习“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而它的定量计算我们高一才进行学习。随着高中物理学习的深入,学生们逐步学习各种场力、弹力、摩擦力等,更进一步理解了力的概念、相互性等特点及它的效果。因此,学生要牢固掌握概念,必须要在运用知识逐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理解。
  物理概念是学生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构建知识体系的基本元素,凝结着很高的智力价值,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能力的好材料。在物理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形成物理概念,还可以领会蕴藏其中的物理方法,体验科学精神。教师要真正地把握教材,认真备课,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进行概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成为概念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概念的建构过程中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物理概念,发展物理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