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也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张国瑞
【机构】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怀周学校
【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有效途径。一直以来,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成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正文】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阅读,可以说,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阅读可以美化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语感,积累词汇和语言材料,从而更好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那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
一、确定有效的阅读教学目标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目标应通过课堂阅读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一句话,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衡量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
在确定每节课的阅读教学目标前,老师应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全面的认识,以确保目标实施的有效性。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分解,阅读能力大致可归为以下十个方面:⑴ 认读分析能力。对词、句、段的认读理解,准确做出判断;理解句、段之间的关系,能分析层次、结构、思路。⑵ 整体把握能力。整体理解全文,领会情感倾向,理解寓意,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基本写法、表达技巧、人物特点等。⑶ 提炼概括能力。对文段、篇的要点、写法、思路、人物等进行提炼概括。 ⑷ 阐释解说能力。能根据题目要求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说明、解说、阐释,对图表、细节、文段(篇)含义以及答题理由等进行阐释。 ⑸ 文体辨识能力。辨识文体和表达方式,文学作品的描写方法,艺术手法等。 ⑹ 语言品味能力。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包括对词、句、段、篇的品析揣摩,在具体语境中品析体会表达作用。包括各种表达手法和写作技巧的辨析、理解、分析、鉴赏,如正面侧面、对比烘托、伏笔照应、悬念等。⑺ 感受评价能力。如表达阅读感受,评价情感倾向,评价文中人物,提出看法建议等。⑻ 探究质疑能力。探究文中难点,提出自己疑问,设计思考题目等。⑼ 联想迁移能力。由文中内容联想到相关的内容,运用自己掌握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或语文的积累拓展、补充、解释文章的有关内容或空缺。 ⑽ 综合理解能力。即综合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能力,运用发散聚敛,求同求异思维(不要做知识的解说),能对同一文章的各部分或不同文体(相同题材文本)作比较的阅读。
二、营造阅读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初中生是十三四的孩子,他们的理解能力还很欠缺,但拥有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语文教师如果能打开学生的生活宝藏,强化生活体验,就可以把学生引入到课文创设的情境中去,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
三、加强对学生的有效阅读指导
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即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否让全体学生学习有成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否有充分的时空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否收到理解内容,领会含义,体会情感,产生共鸣的效果?师生之间的对话能否充分展示学生言意转换的思考过程?教学过程能否促使学生内化、积累、转换文本言语,老师的评价能否给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技能养成指出方向?等等,这些问题都应是老师充分考虑到的。
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用感动激发感动,用感悟唤醒感悟,用思考启迪思考。那些经典的文字就那样静静的沉睡,它的丰富与厚重等待我们去发现。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实时且有效的指导。以免学生的阅读流于形式,泛泛而读,成为无效或低效的阅读。
四、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积累的习惯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阅读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不断重复、不断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指导学生学会制订阅读计划,指导学生长期不断收集课内外词汇。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制订《阅读积累卡片》,计划一周要读什么书籍和文章,读多少,能掌握和理解多少等等,并在周末、月末进行自我检查。在阅读的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对好的句子、段落进行摘抄,做好读书笔记,避免“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的效果。此外,实践中,我们还定期开展优秀读书卡评比活动,评选出“阅读之星”,将阅读成绩纳入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之中,以鼓励学生,保证阅读的效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是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哪怕是一张报纸,一本杂志,过去的、现在的,都应让学生读读,让学生在不自不觉中积累知识。
五、要使学生培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徐特立曾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鼓励学生多写读书笔记,助读、助记,留下读书心得,哪怕是片言只语也好,在写读书笔记时,有两点是值得教师注意的:(一)、注意检查实质是一种督促,以使学生坚持一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二)、注意学生阅读的独立的阅读感受。学生是独立的个性,所以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另外,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感受是很脆弱的,我们不能当头一棒打死,应注意引导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
总之,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阅读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效率,而且还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红霞.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读写算,2012(3).
[2]张艳敏.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J].中华少年,2012(2).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阅读,可以说,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阅读可以美化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语感,积累词汇和语言材料,从而更好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那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
一、确定有效的阅读教学目标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目标应通过课堂阅读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一句话,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衡量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
在确定每节课的阅读教学目标前,老师应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全面的认识,以确保目标实施的有效性。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分解,阅读能力大致可归为以下十个方面:⑴ 认读分析能力。对词、句、段的认读理解,准确做出判断;理解句、段之间的关系,能分析层次、结构、思路。⑵ 整体把握能力。整体理解全文,领会情感倾向,理解寓意,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基本写法、表达技巧、人物特点等。⑶ 提炼概括能力。对文段、篇的要点、写法、思路、人物等进行提炼概括。 ⑷ 阐释解说能力。能根据题目要求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说明、解说、阐释,对图表、细节、文段(篇)含义以及答题理由等进行阐释。 ⑸ 文体辨识能力。辨识文体和表达方式,文学作品的描写方法,艺术手法等。 ⑹ 语言品味能力。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包括对词、句、段、篇的品析揣摩,在具体语境中品析体会表达作用。包括各种表达手法和写作技巧的辨析、理解、分析、鉴赏,如正面侧面、对比烘托、伏笔照应、悬念等。⑺ 感受评价能力。如表达阅读感受,评价情感倾向,评价文中人物,提出看法建议等。⑻ 探究质疑能力。探究文中难点,提出自己疑问,设计思考题目等。⑼ 联想迁移能力。由文中内容联想到相关的内容,运用自己掌握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或语文的积累拓展、补充、解释文章的有关内容或空缺。 ⑽ 综合理解能力。即综合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能力,运用发散聚敛,求同求异思维(不要做知识的解说),能对同一文章的各部分或不同文体(相同题材文本)作比较的阅读。
二、营造阅读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初中生是十三四的孩子,他们的理解能力还很欠缺,但拥有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语文教师如果能打开学生的生活宝藏,强化生活体验,就可以把学生引入到课文创设的情境中去,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
三、加强对学生的有效阅读指导
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即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否让全体学生学习有成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否有充分的时空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否收到理解内容,领会含义,体会情感,产生共鸣的效果?师生之间的对话能否充分展示学生言意转换的思考过程?教学过程能否促使学生内化、积累、转换文本言语,老师的评价能否给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技能养成指出方向?等等,这些问题都应是老师充分考虑到的。
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用感动激发感动,用感悟唤醒感悟,用思考启迪思考。那些经典的文字就那样静静的沉睡,它的丰富与厚重等待我们去发现。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实时且有效的指导。以免学生的阅读流于形式,泛泛而读,成为无效或低效的阅读。
四、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积累的习惯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阅读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不断重复、不断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指导学生学会制订阅读计划,指导学生长期不断收集课内外词汇。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制订《阅读积累卡片》,计划一周要读什么书籍和文章,读多少,能掌握和理解多少等等,并在周末、月末进行自我检查。在阅读的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对好的句子、段落进行摘抄,做好读书笔记,避免“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的效果。此外,实践中,我们还定期开展优秀读书卡评比活动,评选出“阅读之星”,将阅读成绩纳入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之中,以鼓励学生,保证阅读的效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是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哪怕是一张报纸,一本杂志,过去的、现在的,都应让学生读读,让学生在不自不觉中积累知识。
五、要使学生培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徐特立曾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鼓励学生多写读书笔记,助读、助记,留下读书心得,哪怕是片言只语也好,在写读书笔记时,有两点是值得教师注意的:(一)、注意检查实质是一种督促,以使学生坚持一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二)、注意学生阅读的独立的阅读感受。学生是独立的个性,所以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另外,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感受是很脆弱的,我们不能当头一棒打死,应注意引导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
总之,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阅读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效率,而且还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红霞.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读写算,2012(3).
[2]张艳敏.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J].中华少年,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