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略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悬念”的设置
【作者】 邓雪梅
【机构】 新疆精河县大河沿子镇第一小学
【正文】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新问题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的过程。
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喜好,丰富想象力,吸引注重力,增强记忆力,开拓思维空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常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艺术感。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一谈实际教学中悬念的设置方法。
一、巧设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可激“疑”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巧设疑。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对新问题产生了“疑”,心里产生了悬念。这种设疑制成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喜好。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以后就知道了,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又如,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我说:“今天我和同学们来个口算比赛”。接着逐个出示:582+299、543+297、786-397等口算题。结果每道题都是我又对又快。这样学生产生了疑问,迫切想知道这种计算方法,从而造成了知识上的悬念,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情趣。
二、精提问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新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学中适当地选择、布置、提出好的新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重力,唤起好胜心和创造力,是创设悬念的有效方法。如,在教学“圆”时,我提出如下新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假如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我又问:“假如车轮是椭圆形的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新问题产生悬念,而且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得也很牢固。
三、妙制错
教学时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和对之间的交叉冲突和悬念,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致错原因,克服思维定势。如我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出示了一道轻易出错的题:27-27÷3。学生在演草本上计算后,大多数同学的计算步骤如下:①27-27÷3=0÷3=0。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强信息:“27-27”,削弱了计算顺序这一信息,造成了计算的差错。而只有个别同学的计算步骤是:②27-27÷3=27-9=18。出现这两种情况,乃在我的意料之中。我顺水推舟,把这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问,这两种计算哪种正确?顿时,同学们纷纷争论:有的说第一种解答正确;有的说第二种解答正确。我见学生的情绪高涨,对新问题的答案有着非常浓厚的喜好,于是说:“到底哪种解答方法正确呢?我们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后,就知道答案了。接着,我板书“四则混合运算”,讲授新课,效果很好。实践证实,有目的地设计一些轻易做错的题目,造成“悬念”,有助于提高学习喜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创难点
创难点可在某堂课或某单元知识前抛出,使学生看到所学知识最高点,经常保持一种学习的未完成感。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示两组题:①1.6÷0.25,15÷0.06;②10÷6,70.7÷33。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求知和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重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难”制成“悬念”,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求变通
求变通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新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把握此类数学新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也使学生对学习始终感到“新”、“奇”,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学习百分数应用题后,出示下列变式练习:①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是梨树的几分之几?②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梨树是苹果树的几倍?③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是梨树的百分之几?④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梨树是苹果树的百分之几?⑤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比梨树少几分之几?⑥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比梨树少百分之几?这样的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新问题的探索之中,而且这种求变通,将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学生思维潜力的发挥起到一个创设情景的功能。
六、留尾声
留尾声指在每节课或每段知识结束时,设法在学生心理上留点“余味”,为后继课涂上点“神秘色彩”,激励他们进一步探索和解决新问题。例,新授小数除以整数,除总结好本课内容外,还可提出:“21.45÷15,小数除以整数,假如把15缩小100倍呢?
21.45÷15→21.45÷0.15,小数除以小数,又怎样计算呢?”
这样留尾声既总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埋下了伏笔,促使学生去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主动建立新知结构。
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喜好,丰富想象力,吸引注重力,增强记忆力,开拓思维空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常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艺术感。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一谈实际教学中悬念的设置方法。
一、巧设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可激“疑”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巧设疑。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对新问题产生了“疑”,心里产生了悬念。这种设疑制成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喜好。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以后就知道了,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又如,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我说:“今天我和同学们来个口算比赛”。接着逐个出示:582+299、543+297、786-397等口算题。结果每道题都是我又对又快。这样学生产生了疑问,迫切想知道这种计算方法,从而造成了知识上的悬念,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情趣。
二、精提问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新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学中适当地选择、布置、提出好的新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重力,唤起好胜心和创造力,是创设悬念的有效方法。如,在教学“圆”时,我提出如下新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假如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我又问:“假如车轮是椭圆形的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新问题产生悬念,而且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得也很牢固。
三、妙制错
教学时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和对之间的交叉冲突和悬念,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致错原因,克服思维定势。如我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出示了一道轻易出错的题:27-27÷3。学生在演草本上计算后,大多数同学的计算步骤如下:①27-27÷3=0÷3=0。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强信息:“27-27”,削弱了计算顺序这一信息,造成了计算的差错。而只有个别同学的计算步骤是:②27-27÷3=27-9=18。出现这两种情况,乃在我的意料之中。我顺水推舟,把这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问,这两种计算哪种正确?顿时,同学们纷纷争论:有的说第一种解答正确;有的说第二种解答正确。我见学生的情绪高涨,对新问题的答案有着非常浓厚的喜好,于是说:“到底哪种解答方法正确呢?我们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后,就知道答案了。接着,我板书“四则混合运算”,讲授新课,效果很好。实践证实,有目的地设计一些轻易做错的题目,造成“悬念”,有助于提高学习喜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创难点
创难点可在某堂课或某单元知识前抛出,使学生看到所学知识最高点,经常保持一种学习的未完成感。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示两组题:①1.6÷0.25,15÷0.06;②10÷6,70.7÷33。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求知和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重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难”制成“悬念”,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求变通
求变通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新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把握此类数学新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也使学生对学习始终感到“新”、“奇”,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学习百分数应用题后,出示下列变式练习:①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是梨树的几分之几?②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梨树是苹果树的几倍?③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是梨树的百分之几?④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梨树是苹果树的百分之几?⑤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比梨树少几分之几?⑥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比梨树少百分之几?这样的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新问题的探索之中,而且这种求变通,将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学生思维潜力的发挥起到一个创设情景的功能。
六、留尾声
留尾声指在每节课或每段知识结束时,设法在学生心理上留点“余味”,为后继课涂上点“神秘色彩”,激励他们进一步探索和解决新问题。例,新授小数除以整数,除总结好本课内容外,还可提出:“21.45÷15,小数除以整数,假如把15缩小100倍呢?
21.45÷15→21.45÷0.15,小数除以小数,又怎样计算呢?”
这样留尾声既总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埋下了伏笔,促使学生去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主动建立新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