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分层设计的思考
【作者】 吐尔逊巴衣·阿德尔白克
【机构】 新疆伊犁州昭苏县喀尔坎特学校
【摘要】在课堂巩固练习中,我们要坚决反对“一刀切”的作业要求,实施分层设计,分类作业,以满足不同学力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我们应科学分组、科学设计、科学评价。【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分层设计
【正文】
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促使学生消化知识、内化为技能的重要平台,更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明确努力方向的有效手段。这些作用早已为我们教师共识和重视,一些有经验的教师都特别注重这一环节的创新设计。但随着年级增高,学生因个体差异等因素出现了“最近发展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明显有了层次差别。为了激发数学学习兴趣,让各个学力层次学生都能获得数学成就感,我们要坚决反对“一刀切”的作业要求,实施分层设计,分类作业,以满足不同学力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那怎样进行分层设计、分类作业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我浅层次的思考。
一、科学分组是实施分层作业的前提
跟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学情分析基础上一样,实施分层作业也必须进行科学分组,根据“硬件”情况进行设计。学生进行分组的方法很多,常用的就是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进行。为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特点,从学情实际出发,以学生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因素为依据,将学生大致分为A、B、C三层:A层学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主动性高,成绩优异;B层学生基础相对较好,学习兴趣相对较浓,成绩中等;C层学生基础较差,对数学学习毫无兴趣,成绩较差。不过,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但我是在此基础上,又采取“组员临时搭配,动态分层”的方法,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学习兴趣和进步情况进行临时组合,临时搭配,实行动态分层。这是因为学习要受多种因素影响,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发生巨大变化,甚至第一天和第二天情况也会有所不同的缘故罢了。所以,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不仅是智力发展方面,也对心理发展和其他的素质都要有个全面掌握,才能进行有效分组,科学施教。
二、科学设计是实施分层作业的关键
教学是有计划的活动,巩固练习中要实施分层作业,也必须进行预先科学设计。
(一)既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又要适当拔高要求。由于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手段各异,作业形式也应不一样的。在分层作业设计中,首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因为巩固练习环节是为学生消化知识,锻炼能力服务的。同时,我们又要考虑到数学是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服务的,所以,我们应适当拔高要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跳一跳”中摘到数学“桃子”,获得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培养。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们不能拘于教材习题(一只闹钟的分针长15厘米,这根分针转动一周,针尖所走的路是多少厘米?)要求,可以结合教学主题来开展分层作业,如把题中的“一周”改为“2小时”来让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练习,这样就把原来一道题变成了两道题,虽然只只进行了简单改变,但对学生思维要求提高了,学生必须知道分针走1小时为1周,2小时就是周长的2倍来解答。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了实践能力。
(二)既要强调课堂延续,又要注重课外拓展。巩固练习环节虽时处课堂教学完结阶段,但又是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引趣阶段,所以,我们要抓好这一承上启下的教育时段,充分发挥其作用,做到课堂教学内容延续、深入,又要向课外进行拓展延伸,激发学生更大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外广阔的学习空间中学数学,做数学。如在教学“圆柱形体积”时,我作为如下拓展性练习,设计了:①一个圆柱的高增加1厘米,则侧面积增加了6.28平方厘米。若该圆柱的高是10厘米,则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②把一个高是8厘米的圆柱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80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③将一个底面半径为0.6米的油桶推到19.44米远的墙角,油桶至少会滚动多少周?这样设计,可以说既突出了“点”,又要体现了“面”,加速了教学重点内容、重点知识的消化吸收,又作了适当延伸和拓展,兼顾了以前学习内容,使学生既巩固了旧知,又掌握新知。
(三)既要新颖有趣,又要贴近生活。数学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抽象概括。教师在进行分层设计时,要考虑到中等及以下学生的学习感受,他们因缺乏数学成功感兴趣不浓,对数学存有畏惧心。所以,我们在设计时要力求新颖有趣,做到贴近生活、形式多样,尽量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感觉到数学的趣味丛生和简单实用,从而增强数学学习信心,提高数学学习热情。如“求最小公倍数”时,我这样设计题目:我们班上张三同学的奶奶拎了一篮子鸡蛋去卖,有个人问她有多少个蛋时,她说:这一篮鸡蛋2个2个地数多1个;3个3个地数还是多1个;4个4个地数也是多1个;5个5个地数仍然多1个。聪明的小朋友,你们帮我算算奶奶最少有多少个鸡蛋。这样,就把一道求最小公倍数的题就变成生活问题了,学生在讨论出结果后,就会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巨大魅力,从而爱上数学,产生数学兴趣。之后,我又适当拓展,把题目改成了“这一篮鸡蛋,3个3个地数少2个,4个4个地数少3个,5个5个地数少4个,你们再算一算这一篮鸡蛋最少有多少个”的问题。
三、科学评价是实施分层作业的保障
评价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练习获得有效性的的重要保证。通过评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所带来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信心浓度。教师不能因为解决了难度大的题目就表扬优等生而忽略难度较小的后进生,做到平等对待,都应赏识激励。当然,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给予表扬鼓励评价,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步消除自卑心理;对中等程度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向上。如果要对小组评价,应优差搭配,采用小组合作竞争激励机制,把所有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看作整体来评价,通过组间竞争,促进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翁光明,教学生成的方法论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4.10。
[2]陆磐良,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体系[J].教育参考,2015.3。
[3]康贻华,着眼差异性,教学巧分层——小数分层教学探微[J].中小学电教,2013.5。
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促使学生消化知识、内化为技能的重要平台,更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明确努力方向的有效手段。这些作用早已为我们教师共识和重视,一些有经验的教师都特别注重这一环节的创新设计。但随着年级增高,学生因个体差异等因素出现了“最近发展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明显有了层次差别。为了激发数学学习兴趣,让各个学力层次学生都能获得数学成就感,我们要坚决反对“一刀切”的作业要求,实施分层设计,分类作业,以满足不同学力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那怎样进行分层设计、分类作业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我浅层次的思考。
一、科学分组是实施分层作业的前提
跟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学情分析基础上一样,实施分层作业也必须进行科学分组,根据“硬件”情况进行设计。学生进行分组的方法很多,常用的就是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进行。为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特点,从学情实际出发,以学生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因素为依据,将学生大致分为A、B、C三层:A层学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主动性高,成绩优异;B层学生基础相对较好,学习兴趣相对较浓,成绩中等;C层学生基础较差,对数学学习毫无兴趣,成绩较差。不过,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但我是在此基础上,又采取“组员临时搭配,动态分层”的方法,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学习兴趣和进步情况进行临时组合,临时搭配,实行动态分层。这是因为学习要受多种因素影响,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发生巨大变化,甚至第一天和第二天情况也会有所不同的缘故罢了。所以,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不仅是智力发展方面,也对心理发展和其他的素质都要有个全面掌握,才能进行有效分组,科学施教。
二、科学设计是实施分层作业的关键
教学是有计划的活动,巩固练习中要实施分层作业,也必须进行预先科学设计。
(一)既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又要适当拔高要求。由于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手段各异,作业形式也应不一样的。在分层作业设计中,首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因为巩固练习环节是为学生消化知识,锻炼能力服务的。同时,我们又要考虑到数学是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服务的,所以,我们应适当拔高要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跳一跳”中摘到数学“桃子”,获得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培养。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们不能拘于教材习题(一只闹钟的分针长15厘米,这根分针转动一周,针尖所走的路是多少厘米?)要求,可以结合教学主题来开展分层作业,如把题中的“一周”改为“2小时”来让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练习,这样就把原来一道题变成了两道题,虽然只只进行了简单改变,但对学生思维要求提高了,学生必须知道分针走1小时为1周,2小时就是周长的2倍来解答。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了实践能力。
(二)既要强调课堂延续,又要注重课外拓展。巩固练习环节虽时处课堂教学完结阶段,但又是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引趣阶段,所以,我们要抓好这一承上启下的教育时段,充分发挥其作用,做到课堂教学内容延续、深入,又要向课外进行拓展延伸,激发学生更大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外广阔的学习空间中学数学,做数学。如在教学“圆柱形体积”时,我作为如下拓展性练习,设计了:①一个圆柱的高增加1厘米,则侧面积增加了6.28平方厘米。若该圆柱的高是10厘米,则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②把一个高是8厘米的圆柱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80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③将一个底面半径为0.6米的油桶推到19.44米远的墙角,油桶至少会滚动多少周?这样设计,可以说既突出了“点”,又要体现了“面”,加速了教学重点内容、重点知识的消化吸收,又作了适当延伸和拓展,兼顾了以前学习内容,使学生既巩固了旧知,又掌握新知。
(三)既要新颖有趣,又要贴近生活。数学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抽象概括。教师在进行分层设计时,要考虑到中等及以下学生的学习感受,他们因缺乏数学成功感兴趣不浓,对数学存有畏惧心。所以,我们在设计时要力求新颖有趣,做到贴近生活、形式多样,尽量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感觉到数学的趣味丛生和简单实用,从而增强数学学习信心,提高数学学习热情。如“求最小公倍数”时,我这样设计题目:我们班上张三同学的奶奶拎了一篮子鸡蛋去卖,有个人问她有多少个蛋时,她说:这一篮鸡蛋2个2个地数多1个;3个3个地数还是多1个;4个4个地数也是多1个;5个5个地数仍然多1个。聪明的小朋友,你们帮我算算奶奶最少有多少个鸡蛋。这样,就把一道求最小公倍数的题就变成生活问题了,学生在讨论出结果后,就会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巨大魅力,从而爱上数学,产生数学兴趣。之后,我又适当拓展,把题目改成了“这一篮鸡蛋,3个3个地数少2个,4个4个地数少3个,5个5个地数少4个,你们再算一算这一篮鸡蛋最少有多少个”的问题。
三、科学评价是实施分层作业的保障
评价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练习获得有效性的的重要保证。通过评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所带来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信心浓度。教师不能因为解决了难度大的题目就表扬优等生而忽略难度较小的后进生,做到平等对待,都应赏识激励。当然,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给予表扬鼓励评价,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步消除自卑心理;对中等程度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向上。如果要对小组评价,应优差搭配,采用小组合作竞争激励机制,把所有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看作整体来评价,通过组间竞争,促进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翁光明,教学生成的方法论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4.10。
[2]陆磐良,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体系[J].教育参考,2015.3。
[3]康贻华,着眼差异性,教学巧分层——小数分层教学探微[J].中小学电教,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