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

【作者】 熊贵华

【机构】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

【摘要】地图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高中地理新课程中附有大量的插图,有示意图、素描图、景观图、统计图、曲线图等。面对这些种类繁多的地图,作为教者,你想过没有在地理教学中应怎样充分发挥这些地图的作用?又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读图、析图、描图、绘图?怎样将地图变成学生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样培养学生查阅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如何在地理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读图能力;培养
【正文】
  正确认识地图、阅读地图、分析图表和绘制图表,能够做到图像信息与文字信息转换自如,是学习地理的良好习惯和有效方法。从历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可以看到地理图表题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让学生熟练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包含的内容很多,它不仅有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形态、地理名称、数据、景观等等,而让学生去认识这些东西,就必须使他们掌握有关地图的基本知识,如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认地面高低起伏的知识等。正确牢固的掌握这些知识,对每一个学生的读图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对地图基本知识的教学应该强化,并贯彻到以后的教学中,并且应该讲得更加详细,而不仅仅的是简单的一代而过,因为它是读图的前提条件。其中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认地面高低起伏这个知识点,学生较难理解。主要是因为我们生活中所见的地表形态都是立体的,而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地表的起伏都是通过平面内的等高线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把立体空间转化为平面,牵涉到作图、透视等方面的知识,我认为这些知识应该适当做一些简单补充,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理解。同时在讲解过程中应该多拿实际地形跟地图做比较,或者用塑料泡沫做一些地形的模型,让学生自己对着模型作出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
  二、记忆地图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的轮廓、形状,看看是否有明显好记的特征,再根据观察出的形状特征把图形记住。这样能帮学生轻松地判读出有关图形,从而为进一步解答有关问题奠定良好基础。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总结地图的记忆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五种:
  1、巧用地图,比较记忆
  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比较才能突出不同地理事象的共性和个性。在地理学习中,巧用地图,进行比较记忆,形象直观,效果明显。对照地图,观察南美洲三种地形的分布,并且来与北美洲地形比较:西部都是高大的山系,东部都为低矮的平原和高原(山地),这两洲相似的地形特征跃然图上。而北美洲高原(山地)、平原基本南北纵列分布,南美洲高原、平原基本呈纬向平行相间分布的不同地形表现也会深深地刻在脑海之中。
  2、借助地图,联想记忆     
  地理知识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相关联系,地理联想是理解、识记的途径与回忆线索。联想的方式途径很多。例如:从图中看到印度乞拉朋齐的位置面临西南季风多地形雨,而联想到我国火烧寮多地形雨的位置特点;面对北美洲地形图了解其“两边高、中间低,山地高原主要集中在中部”;看到热带雨林的常绿高大植物和猿猴、犀牛、鳄鱼等景观,可以联想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看到大西洋洋流图而联想到太平洋洋流系统等等。借助地图,通过联想,不仅掌握了新学的地理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巩固原来学过的知识,使之记忆得更加牢固。
  3、图文转换,理解记忆
  抽象复杂的地理关系,单靠综合性的语言文字记忆是困难的,借助各种图表来理解和记忆就比较容易了。课本中对“无霜期”的描述是:“从头一年秋季的初霜到第二年春季终霜,这一段时期称为霜期。除掉霜期,一年中其他的时期就是无霜期”。假若设计以下图表来理解记忆,就容易多了。
  4、多图综合,规律记忆
  在地理学习的读图过程中,会得到很多识记材料,通过这些材料,自己善于整理成一定规律以加强记忆效果,是十分必要的。从《世界洋流图》中,学习了太平洋、大西洋、南印度洋的洋流系统,把这三大洋洋流综合,可归纳为:三大洋(北印度洋除外)的中低纬洋流都有一个完整的环流系统,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流动,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再辅以简图,记忆就更牢固了。 
  三、让学生学会分析地图    
  首先要弄清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读图的根本。只有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图中抽象的距离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只有对图上方向的正确认识,才能保证用图的正确性;只有对图例和注记的正确理解,才能保证所读的地理事物名称的正确,也能帮助学生在地图上迅速找到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读图的顺利和正确。其次要明确任务,引导读图,一幅地图中所蕴含的地理信息是十分丰富的,因此,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感知所需要的信息。
  四、培养绘图能力,提高用图水平
  绘图是读图过程中动手操作的环节,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引导学生绘制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是目前地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绘图包括彩描黑白地图的点、线、面,绘制各种分布略图、示意图、剖面图、统计图等等。自己动手绘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学生在看、画、听的过程中,思想集中,提高了绘图能力,记忆效果好,知识巩固率高。
  五、引导学生利用地图积极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地图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它表达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在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阅读地图前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所提要求应从简单到复杂,引导学生思考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也为学生树立起信心。如在讲“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时,首先要明确最终的地表形态主要由两种作用(侵蚀和沉积)形成,然后课件演示几组图片,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判断图片景观由哪种作用形成。这样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深入思维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应贯穿在平常的教学中,把图和文字紧密结合起来,尽量把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知识落实到有关图上,使图上内容与文字描述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主动用图。教师对图态度、用图技巧会对学生用图习惯和对地图兴趣产生影响,这就需要教师首先用好地图,然后才能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和兴趣。
  总之,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是很大的,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运用地图来说明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读图析图绘图用图的习惯。这对减轻学生负担、落实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读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