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语文学困生的现状原因及转化措施

【作者】 李子青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涛源镇中心小学



【正文】     所谓“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是指那些在品质、知识、能力、方法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和学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或者在会考、学业检测中达不到学校的质量要求,但是智力趋于正常的,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简单地说,也就是智力正常但学习状况异常。完成学习任务有困难的学生。对“学困生”的界定上必须认识以下几点。①学困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双“差生”。②“学困生”不是残疾学生。③“学困生”不是弱智学生。
  一、学困生的现状
  ①学困生的话题是世界教育领域探讨已久的话题。国外更多倾向于学困生的生理。精神缺陷而导致的学习困难的研究,而对于没有生理缺陷,智力正常却学习成绩差的学困生记述较少。国内论述的两者皆有。关于智力正常而学习成绩差的学困生探讨话题,大多是去挖掘学困生产生的内在因素,从学生自身。内在去寻找。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因素。另外是谈论如何转化学困生。而对于学困生产生的外在因素之学校教育,以及如何预防的研究却很少。②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然而在教育实际中,我们却痛心的发现,有些晚矣!一个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何其难矣!在自己的多年的语文实践中发现,这些学困生实际上大多数是一些比较聪明的孩子,但是约束力极差,语文基础知识支离破碎。当老师与他们交流,耐心帮助的时候,他们内心也无数次的下决心:好好学习语文,不辜负老师的希望。但是转瞬即逝,每当新知识与他们少得可怜的基础知识发生碰撞的时候,就立刻败下阵来。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不良个性心理,犹如一颗毒瘤扎在学困生的心里,反复发作,吞噬那原本渴望学好语文的美好心灵。任凭我们教师怎样去帮助他们改正,耐心教导,都是事倍功半。与之相比,如果我们挖掘根源,找出教育存在的严重缺陷。积极预防学困生的形成,岂不更好。③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我们说学生的成绩差异,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学生身上,而不是放在学生与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上。这种差异大多是由学校和家庭环境条件造成的,也就是说是人为的,而不是天生的。学困生的形成与学校教育有怎样的关系呢?本文从语文学科角度去调查,分析小学阶段学困生形成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二、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相关的理论研究表明,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总体分为内因和外因,所谓的内因是学生本人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表现出智力方面的差异,比如对语文知识的接受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强弱等;同时内因还表现在学生个人情感上、意志上、态度上、兴趣上和学习方法上的各种差异而外因指来自学生外部的原因,一般是周围的环境影响,包括学习氛围、家庭氛围、家长、教师和学生的相处所带来的影响比如由于家庭的变故或者受到学习氛围的影响,成绩跌落,这是由于外部因素引起的,但由于没得到及时的援助,知识链断层,导致丧失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而个人意志力不坚强,灰心丧气,从此转化为语文学困生。
  三、实施有效的语文学困生生转化措施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替学困生“把脉”,找出“病因”,“对症下药”,让学困生“药到病轻”,直至“药到病除”。那么怎样才能让这些学困生克服困难,信心百倍地学习语文呢?我是采取以下转化措施:
  (一)情感措施
  积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语文学习氛围。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及时肯定和表扬学困生,满足他们的内心需求,可以产生其要求进步的动力。在每节英语课上,只要学困生听写能写出一个单词,课文会读,能回答出老师的一个简单的问题,我都会从不吝啬地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并举起大拇指或拍拍他们的肩膀肯定他们的进步,也许这就是赏识的魅力吧,慢慢地他们开始一点一点地进步,尽管进步是在悄悄地进行着,效果也是反复的,但有一点是无疑的,他们的确进步了,我班的林某某同学从原来一个不做作业,上课不听的学生,开始慢慢去做作业了,要提高这些学困生,需要经过一段艰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会困难重重,但我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进步的,只要我们不放弃他们,别吝啬我们的爱,让我们的爱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让我们的爱去感化他们学习的心,让我们的爱去帮助他们成长,帮助他们进步。
  (二)课堂教学措施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不只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更应该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获得自己是学习主人的体验,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1、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我们必须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课堂达到五个“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特别是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具有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主动投入,整节课是对全班学生都有效的,而不是只是对少部分或一部分学生有效的。
  2、采用目标分层教学。因为学生的水平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掌握同一知识的能力总是有一定的差别,教学中如果用同种教学方法或向学生提出同一要求,将会出现“尖子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采用目标分层教学来弥补学生的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用适当的灵活教学方法,使其“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达到其心理上的“最近发展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喜悦。
  总之,有效地改善小学语文学困生学习面貌是一项长期地艰巨的工作,在此过程中,一部分学困生学习情绪不稳定,还可能出现反复现象,这就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用深厚的爱去感化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去引导他们,语文学困生的范围定将大大缩小,小学的语文教学质量也定会大幅度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