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作者】 魏永奎
【机构】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
【正文】 提问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是激活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顺利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教师问题提得好,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呢?
一、抓住目标,提出问题
老师在设计问题过程中,应先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理清作者思路,把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并跳出作者思路的小圈子,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审视课文,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基础上来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诸如要提哪些问题,达到什么的教学效果等都要有通盘考虑。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之前,教师要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其中徐志摩独具特色的意象欣赏就是其中的一个教学目标。于是提出问题:以前学过的诗句中,有写到柳树这个意象吗?它代表什么寓意?学生想到已学诗句,“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惜别怀远的意思。理解“金柳”这一意象就顺理成章了,提出能诱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个生动的比喻蕴含着什么意思?这一问就“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上,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那河畔的金柳,让他回想起往日偎依柳树下读书的情景。这位“夕阳中的新娘”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让学生看到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以及“新婚而别”的凄美情景,体会到徐志摩此情此景作别“新娘”的心情。设计这些问题让学生解答就能达到欣赏意象这个教学目标。
二、设置台阶,梯度上升
比如对于文章的主旨一般很难一下子就分析明确,这个时候就需要设置一些小问题讲主旨这一大问题具体化,细小化,便不会让学生感到无法下爪。在分析《雨巷》这首现代诗歌的主旨时候,我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作者描述了一个怎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为什么要突出描绘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作者是否仅仅为了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而表现他的情感?这三个问题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前两个问题为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做铺垫,最后一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这样提问给了学生充分而逐层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充分了解本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巧抓原文重点字句启发引导
一般的文章都要些很特殊的句子及字词如总领句、情感句、中心句、过渡句以及文眼、诗眼等,若能关注它们并能很巧妙的设置问题,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讲《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分析文章主人公别里科夫的性格时我就引用原文“他也真怪”来提问:作者为什么说“他也真怪”?找出怪的事情,看能表现他怎样怪的性格特点?学生兴趣很高,找了很多怪事,对别里科夫的性格总结的很全面。再比如《祥林嫂》一文中,分析祥林嫂的死因时,我就巧妙的运用了原文的一句话“还不是穷死的呀”来设置问题:祥林嫂真的是穷死的吗?学生就围绕这个问题深入的展开讨论和思考,祥林嫂的正真死因也渐渐的明晰。
三、大胆假设,具体论证
有时分析文章要尽可能的拓展思维,大胆假设,然后细心验证其存在合理与否。比如在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时,我这样提问:在刘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吗?学生对这一假设问题很感兴趣,一部分有理有据的认为能,原因是焦仲卿是一个重情有义的男子,最后都可以为爱而死,难道不能为爱而活吗?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不能,原因是面对母亲对儿媳的挑剔,他只能长跪告母,当母“棰床大便怒”他只能“府吏默无声,举言谓新妇”,在封建家长制下他对母亲的反抗和对幸福婚姻的追求力量很薄弱,只能是潜意识的,这样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四、抓住关键,启发思维
启发性的提问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因此,课堂提问,要抓住内容的节骨眼,将要把握的关键的内容设计成问题,注意设计问题的角度,力求新颖,使问题提得巧,启发性强,引人深思。提问切忌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分析祥林嫂的人物性格时,鉴赏人物形象是关键,如果直接提问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一下难以概括,或无从下手,打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如果教师设计问题时,能抓住祥林嫂四个典型的动作来提问:祥林嫂的“一逃”(逃婆婆逼嫁),“一撞”(不愿改嫁),“一捐”(怕死后两夫争执),“一问”(有无灵魂、地狱),说明她是对封建礼教的态度?这样设疑,既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又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纵上所述,教师在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思维。为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教材、教法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问题;采用恰当的提问方法,抓住契机,巧妙发问,使提问真正问到疑点、文章的节骨眼;同时为学生提供解答问题的支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艺术的评价。形成有自己课堂特色和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抓住目标,提出问题
老师在设计问题过程中,应先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理清作者思路,把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并跳出作者思路的小圈子,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审视课文,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基础上来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诸如要提哪些问题,达到什么的教学效果等都要有通盘考虑。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之前,教师要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其中徐志摩独具特色的意象欣赏就是其中的一个教学目标。于是提出问题:以前学过的诗句中,有写到柳树这个意象吗?它代表什么寓意?学生想到已学诗句,“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惜别怀远的意思。理解“金柳”这一意象就顺理成章了,提出能诱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个生动的比喻蕴含着什么意思?这一问就“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上,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那河畔的金柳,让他回想起往日偎依柳树下读书的情景。这位“夕阳中的新娘”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让学生看到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以及“新婚而别”的凄美情景,体会到徐志摩此情此景作别“新娘”的心情。设计这些问题让学生解答就能达到欣赏意象这个教学目标。
二、设置台阶,梯度上升
比如对于文章的主旨一般很难一下子就分析明确,这个时候就需要设置一些小问题讲主旨这一大问题具体化,细小化,便不会让学生感到无法下爪。在分析《雨巷》这首现代诗歌的主旨时候,我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作者描述了一个怎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为什么要突出描绘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作者是否仅仅为了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而表现他的情感?这三个问题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前两个问题为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做铺垫,最后一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这样提问给了学生充分而逐层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充分了解本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巧抓原文重点字句启发引导
一般的文章都要些很特殊的句子及字词如总领句、情感句、中心句、过渡句以及文眼、诗眼等,若能关注它们并能很巧妙的设置问题,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讲《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分析文章主人公别里科夫的性格时我就引用原文“他也真怪”来提问:作者为什么说“他也真怪”?找出怪的事情,看能表现他怎样怪的性格特点?学生兴趣很高,找了很多怪事,对别里科夫的性格总结的很全面。再比如《祥林嫂》一文中,分析祥林嫂的死因时,我就巧妙的运用了原文的一句话“还不是穷死的呀”来设置问题:祥林嫂真的是穷死的吗?学生就围绕这个问题深入的展开讨论和思考,祥林嫂的正真死因也渐渐的明晰。
三、大胆假设,具体论证
有时分析文章要尽可能的拓展思维,大胆假设,然后细心验证其存在合理与否。比如在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时,我这样提问:在刘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吗?学生对这一假设问题很感兴趣,一部分有理有据的认为能,原因是焦仲卿是一个重情有义的男子,最后都可以为爱而死,难道不能为爱而活吗?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不能,原因是面对母亲对儿媳的挑剔,他只能长跪告母,当母“棰床大便怒”他只能“府吏默无声,举言谓新妇”,在封建家长制下他对母亲的反抗和对幸福婚姻的追求力量很薄弱,只能是潜意识的,这样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四、抓住关键,启发思维
启发性的提问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因此,课堂提问,要抓住内容的节骨眼,将要把握的关键的内容设计成问题,注意设计问题的角度,力求新颖,使问题提得巧,启发性强,引人深思。提问切忌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分析祥林嫂的人物性格时,鉴赏人物形象是关键,如果直接提问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一下难以概括,或无从下手,打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如果教师设计问题时,能抓住祥林嫂四个典型的动作来提问:祥林嫂的“一逃”(逃婆婆逼嫁),“一撞”(不愿改嫁),“一捐”(怕死后两夫争执),“一问”(有无灵魂、地狱),说明她是对封建礼教的态度?这样设疑,既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又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纵上所述,教师在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思维。为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教材、教法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问题;采用恰当的提问方法,抓住契机,巧妙发问,使提问真正问到疑点、文章的节骨眼;同时为学生提供解答问题的支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艺术的评价。形成有自己课堂特色和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