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摭谈《品德与社会》教学

【作者】 王培爱

【机构】 山东省莱西市院上镇朱东小学

【摘要】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新课程,如何把握新教材,促进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展,是每一位担任这门课的教师所面临的问题。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
【正文】
  在近年来的德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课题组研究编写的《德育》系列实验读本在德育回归生活上进行了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自然办生活、国家民族生活六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内容的选择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即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提出问题小一点,回答问题实一点,使学生感到亲切一点。2002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持的德育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上要求,即“我们在品德教育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是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我们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新课程标准设计了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等四个生活维度,提出了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六大生活主题,充分体现了生活德育的理念。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德育本质是育德,即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若缺乏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学生的道德认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不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道德品质无法养成。所以,生活实践是促进学生由知到行转化的根本,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根本方法。
  一、《品德与社会》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操作要点
  1、以儿童原有生活经验为生长点。儿童是社会中的一分子,他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些道德认识。所以,德育应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教材创造性地运用课程标准“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理念,从儿童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来生成教育主题话题和范例。所以,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
  首先,课前让学生留心身边的事,或让学生做一些调查,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所讲的正是自己经常遇到的,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课堂教学得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教师在上课前要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充分的了解。只有对学生
  清醒的认识,才会更好地把握教材,因势利导,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
  2、以实践活动为依托。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展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实践体现着道德的本质,反映着德育的基本规律。德育不同于智育,智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兼培养能力,它主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德育中到此并没有完结,它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仅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过程是上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这就如同体育与智育不同的道理一样,体育如果只在课堂上讲授体育知识和理论,不让学生到体育声上去实际锻炼,怎能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同理,德育如果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或轻视德育实践活动,怎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品德与社会》课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活动组织学习,在做中学,不断改造自己的经验。比如:模拟记者采访、讲故事、小小辩论会、诗朗诵、唱歌等。
  3、以回归生活为最终目的。学生的品德素质只有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学生在面临的生活情境中,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潜在的品性变为显性的德行,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来认识和评定其品德发展水平。同时,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认识个体品德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品德与社会》不应该局限于课内,应该延伸到课外,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比如《父母的疼爱》一课教完后,鼓励学生在父母生日的时候给父母一个惊喜,还可让学生在家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二、《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处理好教师所处的角色。
  现代意义上的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伙伴,学习过程的主持人,学习成果的欣赏者。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自学、自励的积极性,我逐渐扩大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以及学生易于把握的教材,辅导学生学习课文、领会要点、上台讲课,而自己作为欣赏者,则由前台转到了幕后。这种师生角色的互换,打破了传统课堂中教师为中心的格局,真正把学生推向主体的地位,而且这多种多样的课堂参与学习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空间,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主体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在课堂教学中也给了学生最大的思相空间,充分激活发散思维,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在思维和动手制作的过程中,相互协作交流、相互欣赏、取长补短。最后让他们在焕然—新的教室里畅谈感受,体验自主改造环境的快乐,感悟教室的良好环境对自我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整个课堂环境宽松、气氛活跃,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学生的主体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很好。
  2、拓展教学内容,注重课程资源开发。
  教材中留有很多空白,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临时调整教学内容,这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不说话的朋友》—文,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公共设施抱—种无所谓的态度。于是,上课时借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形式,别具一格的导入一下把全班学生吸引住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接着我出示了两道辨析题:口别人破坏公共实施和我没关系。口我交的学费中有—部分就是用来修理我损坏的公共设施的。并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我则成为场外“旁观者”。很快学习气氛高涨同学们立即各抒已见,争论异常激烈,一有没说实话的同学立即就遭到其他同学的“检举”,“检举”者讲道理,被“检举”者心悦诚服。我又适时补充两个问题:(1)为什么要爱护公共设施? (2)应该怎样保护公共设施?在教师适时的引导下,同学们经过讨论都明白了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
  3、健全评价机智。
  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要促使学生进一步地学习和提高。而教学评价要注意过程化和多样化。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在评价时,千万不要忽略了儿童,其实他们也是评价的主体,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儿童进行自评、互评等方式,甚至让家长也参与进来,一起评价。
  参考文献: 
  [1]孙民;品德与社会课应关注学生参与[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4年12期
  [2]韩立勋;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双语学习;200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