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关怀、肯定与期望——也谈后进生转化
【作者】 梁 煜
【机构】 广西北流市高级中学
【正文】 每个孩子都是老师们手中的正在琢磨的艺术品,做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常常会遇一种你觉得难以雕刻的“朽木”——后进生。面对“朽木不可雕也”,算是最高超的大师也会有头疼的时候。在面对这种问题学生的时候,老师们也各有各法,五花八门,想方设法去转化、教育,这也是教育工作的乐趣与价值,做为一个班主任,我也想谈谈我的工作感受。
比如:我在做一个因为长期玩手机游戏,上网游戏而导致成绩退步明显的学生的思想工作的时候,不小心说到找家长来校,学生当时就发毛了,与老师当场顶撞起来,还说出了许多过激的话,说什么以后都不要见到他们了……当时我就傻眼了,自己也感到很生气,觉得学生没有礼貌,不尊重自己,做老师都没有尊严了。不过我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为什么说到家长就发怒了呢?我先是对他给予安抚,等他冷静下来后再慢慢套他的口风,原来他家长都是在外面打工的,平时基本没有时间回来看他,更不用说在学习上指导了,自己一个人在家留守,爷爷奶奶基本没有办法管到他,家长为了方便与他联系给他买了一个智能手机,不过他却用来上网玩游戏,成绩退步了也不能清醒,沉浸于游戏的世界中不能自拔,将成绩退步归罪于爹妈不管、不关心、不爱他,从而对自己父母心生怨恨。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个学生是没有自制能力,精神空虚,迷茫,不负责任的态度,因而我马上放了一个父母亲外出打工艰辛的视频,看看视频里面打工者的奔波劳碌;接着我要他冷静下来,想想他父母在外打工作的样子,想想春运时候排除买车票回家的艰难,再想想平时对他嘘寒问暖的情节,等等。让他认识到:原来父母这么关心爱扩护他,只不过是表达方式不同而以,最后他自己也平静下来并露出了羞愧的神色。我又趁热打铁,叫他说说自己的目前的状态,是他父母所期望的样子吗?他这样下去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将来面对自己父母时候又如何自处?我还对他的行为表示了理解与同情,不过我表示更希望的是见到一个积极乐观向上,健康阳光的小男孩,等等。说了这些话后,我将他“赶回了”教室,让他好好想想,想好了再来与我说说。过了几天后,他自己跑来与我说:“老师我一定不玩游戏了,我要做优秀的自己,希望老师给我一点时间让我赶上去!”我看着他眼中的期望,我肯定了他的做法,与他约法三章。在之后,这个学生成绩虽然没有一飞冲天,但起码每次上课我看到他看黑板的热切,我就知道成绩上升是迟早的事。
从这件事里,我就知道,有时候转化后进生,也是要讲究时机与方式方法的。 “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工作时要有意创设机会,尊重人格,对事不对人,循循善诱,并给予肯定和鼓励,把他们引入正确的方向上,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引起心灵共鸣,再加以诚恳的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后进生都是敏感的,打开心结的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跟他交锋数番,处处占尽优势的老师可能常常折戟而归,这就需要教师大量的时间与耐心了。这个时候老师更不能放弃,或许再坚持一阵就会有恰当的契机。例如,当后进生产生了逆反心理,教师应当首先正确认识学生的逆反心理,找出实质性原因,再采取针对性方法,防止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在过程中倾注爱心,融洽师生关系,教师也要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对症下药。
在实际的后进生转化工作中,不妨多考虑一些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但是在某些不同的环境下,针对不同的学生,偶尔采用一些“另类”的教育策略,有时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觉得这几种方法值得去试一试:
(1)学会倾听,其实就是表面冷眼旁观,实则暗渡陈仓,谋定而动。宽容地看待错误,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学生,使学生在犯错误后不必惶恐,而是用心认识错误,检点自己的行为,学生会在检点中对问题进行深思,品行也将在无声中提升。
(2)偶欠做一回“资本家”,“压榨”一下学生。给后进生以重担,用人不疑,明确表示出教师对他的信任。后进生在接受重任、完成任务、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一定会增强自信心,同时也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老师要在旁边适时地“锦上添花”,加以肯定他。??
(3)轻描淡写,举重若轻。后进生会常常犯错,做为班主任或者老师或许不必太过执着,看淡过失,注重实效地引导。有的谈心,可能会温暖他们的心,但也可能会加重了思想包袱,甚至产生“顶撞”现象。因而在与人交谈时,做到因人施言、因时施言、因地施言,注意说话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谈话结束要适时,事后要认真总结。?
(4)手法要“百花齐放”,实现多点开花。??凭一己之力去转化后进生,吃力,低效。应该多管齐下,整合班级教学资源,班级教学资源的延伸——家校共同管理,形成对后进生的教育合力,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学校和家庭有力配合,教师更要用行动影响学生,与家长及时沟通、掌握学生心理和学习动态,共同教育,才能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转化后进生必定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是转化后进生的价值是与培养优秀生一样的前途远大。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经有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在我们面前有一块掺着碎石的劣质土壤,它既不会叫人高兴,也没有希望提供起码的收成,可是来了一批地质工作者,经过一番勘探,结果在地下深处发现了宝藏。——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予关怀体贴,理解尊重,报以殷切的期望,学生必定会改变。正如齐秦唱的歌一样:“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 这个后进生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成为参天的大树!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3版
[2]杨颖秀著《教育法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年7月
[3]张德伟著《当代教育新理念》,北京出版社 2005年1月
[4]钟日详.《教师转化后进生的9大技巧》.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5]程法龙.《教有妙招:中小学教师育人技巧150例》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
比如:我在做一个因为长期玩手机游戏,上网游戏而导致成绩退步明显的学生的思想工作的时候,不小心说到找家长来校,学生当时就发毛了,与老师当场顶撞起来,还说出了许多过激的话,说什么以后都不要见到他们了……当时我就傻眼了,自己也感到很生气,觉得学生没有礼貌,不尊重自己,做老师都没有尊严了。不过我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为什么说到家长就发怒了呢?我先是对他给予安抚,等他冷静下来后再慢慢套他的口风,原来他家长都是在外面打工的,平时基本没有时间回来看他,更不用说在学习上指导了,自己一个人在家留守,爷爷奶奶基本没有办法管到他,家长为了方便与他联系给他买了一个智能手机,不过他却用来上网玩游戏,成绩退步了也不能清醒,沉浸于游戏的世界中不能自拔,将成绩退步归罪于爹妈不管、不关心、不爱他,从而对自己父母心生怨恨。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个学生是没有自制能力,精神空虚,迷茫,不负责任的态度,因而我马上放了一个父母亲外出打工艰辛的视频,看看视频里面打工者的奔波劳碌;接着我要他冷静下来,想想他父母在外打工作的样子,想想春运时候排除买车票回家的艰难,再想想平时对他嘘寒问暖的情节,等等。让他认识到:原来父母这么关心爱扩护他,只不过是表达方式不同而以,最后他自己也平静下来并露出了羞愧的神色。我又趁热打铁,叫他说说自己的目前的状态,是他父母所期望的样子吗?他这样下去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将来面对自己父母时候又如何自处?我还对他的行为表示了理解与同情,不过我表示更希望的是见到一个积极乐观向上,健康阳光的小男孩,等等。说了这些话后,我将他“赶回了”教室,让他好好想想,想好了再来与我说说。过了几天后,他自己跑来与我说:“老师我一定不玩游戏了,我要做优秀的自己,希望老师给我一点时间让我赶上去!”我看着他眼中的期望,我肯定了他的做法,与他约法三章。在之后,这个学生成绩虽然没有一飞冲天,但起码每次上课我看到他看黑板的热切,我就知道成绩上升是迟早的事。
从这件事里,我就知道,有时候转化后进生,也是要讲究时机与方式方法的。 “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工作时要有意创设机会,尊重人格,对事不对人,循循善诱,并给予肯定和鼓励,把他们引入正确的方向上,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引起心灵共鸣,再加以诚恳的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后进生都是敏感的,打开心结的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跟他交锋数番,处处占尽优势的老师可能常常折戟而归,这就需要教师大量的时间与耐心了。这个时候老师更不能放弃,或许再坚持一阵就会有恰当的契机。例如,当后进生产生了逆反心理,教师应当首先正确认识学生的逆反心理,找出实质性原因,再采取针对性方法,防止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在过程中倾注爱心,融洽师生关系,教师也要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对症下药。
在实际的后进生转化工作中,不妨多考虑一些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但是在某些不同的环境下,针对不同的学生,偶尔采用一些“另类”的教育策略,有时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觉得这几种方法值得去试一试:
(1)学会倾听,其实就是表面冷眼旁观,实则暗渡陈仓,谋定而动。宽容地看待错误,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学生,使学生在犯错误后不必惶恐,而是用心认识错误,检点自己的行为,学生会在检点中对问题进行深思,品行也将在无声中提升。
(2)偶欠做一回“资本家”,“压榨”一下学生。给后进生以重担,用人不疑,明确表示出教师对他的信任。后进生在接受重任、完成任务、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一定会增强自信心,同时也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老师要在旁边适时地“锦上添花”,加以肯定他。??
(3)轻描淡写,举重若轻。后进生会常常犯错,做为班主任或者老师或许不必太过执着,看淡过失,注重实效地引导。有的谈心,可能会温暖他们的心,但也可能会加重了思想包袱,甚至产生“顶撞”现象。因而在与人交谈时,做到因人施言、因时施言、因地施言,注意说话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谈话结束要适时,事后要认真总结。?
(4)手法要“百花齐放”,实现多点开花。??凭一己之力去转化后进生,吃力,低效。应该多管齐下,整合班级教学资源,班级教学资源的延伸——家校共同管理,形成对后进生的教育合力,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学校和家庭有力配合,教师更要用行动影响学生,与家长及时沟通、掌握学生心理和学习动态,共同教育,才能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转化后进生必定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是转化后进生的价值是与培养优秀生一样的前途远大。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经有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在我们面前有一块掺着碎石的劣质土壤,它既不会叫人高兴,也没有希望提供起码的收成,可是来了一批地质工作者,经过一番勘探,结果在地下深处发现了宝藏。——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予关怀体贴,理解尊重,报以殷切的期望,学生必定会改变。正如齐秦唱的歌一样:“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 这个后进生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成为参天的大树!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3版
[2]杨颖秀著《教育法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年7月
[3]张德伟著《当代教育新理念》,北京出版社 2005年1月
[4]钟日详.《教师转化后进生的9大技巧》.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5]程法龙.《教有妙招:中小学教师育人技巧150例》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