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从审美的视角反思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作者】 刘贵霞

【机构】 新疆巴州库尔勒市第十三中学



【正文】      语文审美能力一方面来自于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来自学生对事物的积极看法与主动认知,另一方面来自学生对语文词汇与表达方式多样化的理解与掌握,是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语言能力的一次综合性实践。因此,从审美的视角来反思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需要从学生的基本价值取向与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两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情境设计与创新,培养学生语文文化思维与认知能力,才能真正做好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是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也是审美教育的关键。
  一、提升学生的基础语文能力,转变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理念
  1)转变小学语文教学理念,落实学生导向性与语文素质教育理念
  老师应该转变小学语文教学理念,尤其是应该落实学生导向性与语文素质教育的现代语文教学理念,坚持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与基本语文实践素质为小学语文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积极学习现代语文素质教育的方法与教学思想,并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选择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活力。
  2)关注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认知价值观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重点是帮助学生积累更加广泛的语文词汇、表现方法、语言表达技巧等,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语言把控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同时老师还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认知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语文浪漫主义情怀,优化学生汉语语言环境下的价值取向与基本道德荣誉观,实现语文教学与德育教学之间的融合与统一。比如老师应该重点关注学生对日常汉语交流过程中的敬词与礼貌词汇的运用与实践,让学生主动规避方言性词汇,主动运用标准词汇进行语句组织与语言表达,以提高学生的基础语文实践能力。
  二、以审美来定义小学语文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来
  1)以审美为教学出发点,积极营造优美、丰富、多样的语文教学情境
  老师在进行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时,应该坚持以审美为教学出发点,转变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灌输式语文风格以及枯燥的语文教学情境。老师应该利用自身对文本、语境、语言逻辑等方面的认知与理解,积极营造优美、丰富、多样的语文教学情境,将语文教学情境与语言组织、表达结合起来,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灵动而有活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比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老师可以主动运用优美的语言对西沙群岛进行描述,重点放在阳光、沙滩、海水、飞鸟等相互融为一体的美丽画面上,以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想象与感受。
  2)引导学生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能力,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
  老师在还需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来,尤其是应该帮助学生以审美为视角,运用学生自身对语文环境的理解、语言词汇的认知与把控、语言意向与价值观的取舍等方面综合技,更加全面、细致、有效地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来,保障学生可以在教学情境中有所思考、有所获得、有所表述、有所拓展,使得语文教学与学生审美情趣之间地有效对接与融合。比如老师在进行《珍珠鸟》的教学时,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饲养过的小动物来进行讲述与分享,另一方面可以开展以我和小动物有个约会或者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为主题的语文演讲活动,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来,更加灵活地运用与巩固自身的语文实践能力。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多样化发展
  老师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多样化发展。比如,在《黄果树瀑布》一文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视频资源进行黄果树瀑布的画面感展示,以提升学生理解画面、描述图片的综合能力。又比如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比赛,激发学生对民族精神、博爱与怜悯等主旨思想的理解与认知,来提升学生的审美领悟能力。
  4)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调整语文教学形式与教学重点
  老师还需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重点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学习难点与疑惑,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需求,有侧重、有选择、有目标地进行差异化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安排,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参与到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实现语文素质教学与语文审美教学的差异化、个性化,让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大方向一致,小方向灵活的教学优势与教学创新。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老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实际与学习能力,以审美教育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发展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认知与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看得见美、能欣赏美、能传播美,实现语文教学向语文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转换,提升学生的语言基本素养与人文认知能力,实现小学语文教育向多样性、实践化、工具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