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如何设计好练习课

【作者】 姜红燕

【机构】 新疆伊宁县第二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练习课是新授课的延伸,是使学生强化新知识,形成解题技能,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加深对知识的掌握运用的重要环节,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故而在设计练习课时,我们首先要关注教材,知道教材中所涉及的练习是为哪一个知识点服务的,是哪一个知识点的延伸,而设计怎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由易到难一步步掌握和运用知识点。
【关键词】练习课;教材;学生
【正文】
  小学数学练习课是新授课的延伸,是使学生强化新知识,形成解题技能,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加深对知识的掌握运用的重要环节,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们往往习惯于一道道完成教科书或练习册上的练习题,以达到机械性强化学生对新知的掌握。久而久之,学生提不起上练习课的兴趣,丧失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设计好有实效的练习课也成了教师较为头疼的事,现联系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些我的想法。
  一、关注教材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来说,不管你利用五花八门的课件,还是不断变化的题目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故而在设计练习课时,我们首先要关注教材,知道教材中所涉及的练习是为哪一个知识点服务的,是哪一个知识点的延伸,而设计怎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由易到难一步步掌握和运用知识点。
  关注教材,也不是必须要使用教材上的练习题,而是应了解教材安排这些练习题的目的性来合理利用教材。如果在新授课时,学生已对练习中的一些习题的解题方法掌握得较为熟练,那么在练习课上教师就可以只重复练习一道此种类型的习题,而将主要的时间放在学生难理解或未接触过的题型上。而整合练习题,也是在理解了教材设计的目的与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不是盲目的整合。例如:计算类的练习,总是由几道基本练习到应用生活的习题,最后是“找规律”的发展练习。教师在设计这一类练习课时,就可以根据新授课的情况,先设计一些铺垫题。这些铺垫题可以是新知的巩固,也可以是上节课例题的变式。我在设计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的练习课时,因需要用到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于是在课始就设计了一个元角分的进率练习:   
  1元=(  )角  1角=(  )分
  1元=(  )分 
  50角=(  )元  70分=(  )角
  2元5角=(  )角
  为下面的练习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然后再安排综合性练习题,拓展知识的应用范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理解。我在《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的练习课中,就充分利用了教课书中的习题2和习题7,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最后是发展性的练习题,主要是在巩固新知,应用新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新知与其他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如:我在《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的练习课最后,就加入了一道“猜一猜”的习题:一个篮球()9元,买这个篮球付了一张50元,找回的钱比5元少,猜一猜篮球多少元?
  二、关注学生
  练习课与新授课不同,要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设计练习课前,一定要研究本班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哪些知识点学生掌握的好,哪些知识点还较薄弱,练习可以就在那些知识点上加大力度。
  一堂好的练习课,在设计时不仅要注重练习题的有效性,还要关注能不能引起学生的练习兴趣,所以在设计练习题时趣味性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我们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巧妙设计练习题。如:一二年级可以设计游戏型练习题:对口令、拍手儿歌、开火车等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互动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悟;三四年级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比赛式的练习题。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解题的速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五六年级则可以通过改编、巧编练习题等进行题型的组合设计有挑战性的闯关游戏,学生在一次次的闯关过程中,体会一题多解,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自主解题能力。
  在设计练习题时,我们还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在小组合作解决练习题时,每个人的任务分配的要求不同达到的程度也应不同。真正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有不同的发展。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自己获得了不同的收获。
  总之,设计一堂有实效性练习课需要教师精心的准备,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做到既声情并茂,又学以致用。只有教师们用心去对待,练习课也一样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