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谈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作者】 达 杰
【机构】 青海杂多县第二民族完全小学
【摘要】在人与人的沟通中,倾听是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会倾听等于学会专注、学全交流、学会思考。小学教学中需注重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数学老师,需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在课堂上下功夫,使学生想听;养成倾听好习惯,使学生会听。【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倾听能力;培养
【正文】
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其枯燥性不言而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极其简单,只知照本宣科,“填鸭式”地灌输,不管接受学生自身能不能接受,又毫无趣味性可言,这给学生听课造成了严重影响。而在课堂上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最常规的方式就是通过耳朵去听,只有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才有可能参与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来,才能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才能让课堂气氛活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在课堂上下功夫,使学生想听
首先,创设情境。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通过在课上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来引入新知,充分利用制作色彩鲜艳、富有趣味的课件和教具,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将所要学的知识寓于游戏之中。其次是利用好教材。教学中努力运用数学教材图文,其中有许多卡通人物,这些卡通人物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对象,这些资源,让他们和这些卡通人物一起学习,跟这些卡通人物进行合作,进行比赛。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的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是他们乐于倾听的课堂。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等因素,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容易疲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引入游戏,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一个简简单单游戏,就像一支兴奋剂,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关注,它不仅能有效地防止学生疲劳和产生厌倦情绪,而且也可使学生感到游戏中也有数学知识,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就在生活中,新授的知识也能在游戏活动中得以消化,得以巩固。
二、巧妙设计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人无法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特别是年龄尚小的小学生,他们还处在好玩的年纪,喜欢稀奇古怪的事情,一不留神就会被其他事情给吸引,注意力比较分散,这给小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加上数学本身就比较枯燥难懂,更是让小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去听课。而要想提高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的效率,就必须要通过提高小学生课堂集中精力的时间,吸引他们的关注焦点,得到他们的倾听。因此,作为小学生数学课的教师应通过巧妙地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将学习从无趣变得有趣生动,从而吸引住小学生的精力,让他们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课。具体方法可以通过开发有趣的数学资源,将小学生都喜欢玩的有趣的游戏设计到数学课堂中去,也可以将故事情景、多媒体等新兴教学方式运用到日常的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比大小”为例,准备九个大小完全相同同时标有从I~9详细数字的乒乓球以及箱子,其主要是为了研究出分母分数大小的对比和分子是I的分数大小的对比。首先摸分子,对比分母是9两个分数的大小,其次是摸分母,对比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可以设计问题如,“学生想要抽到几”等类似的问题,通过营造具体的问题语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倾听
在以往的小学课堂中,总是会听到有很多教师时不时地强调学生认真听讲,可是实际情况并不如教师所期许的那样,很多小学生由于惧怕心理会暂时性地听从教师的教导,可是这样时间并不能坚持多久,因为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又会将这些告诫抛之脑后,自娱自乐去了。因此,可以好好利用小学生心智不成熟的这个特点,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积极的引导。很多小学生会喜欢别人夸奖自己,以此来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可是,其他学生只喜欢听自己说,别人说的并不会在意,所以,在别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并不会认真倾听,觉得跟自己没有关系,即使在听的学生也可能只是心不在焉地想着其他的事情,这样也将严重影响到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小学生一个具体的、细化的问题,告诉他们应如何从听别的同学的回答中来发现问题,如何在听的过程中寻找到知识的关键点。由于小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所以要在课堂中时不时地强调听课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培养小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四、鼓励学生积极培养倾听的习惯
一个好的学习方式一旦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它就能成为生活中的一个习惯,以后做起来就像每天早上起来洗脸刷牙那么自然。所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并保持这个习惯,让它能延续下去,不仅是在课堂上听课有用,哪怕是进入社会工作,倾听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人际交往的方式。如此跟小学生讲明,虽然现在他们不一定能完全理解,相信以后会理解的。而培养小学生倾听的习惯主要的方式是通过语言魅力对表现好的小学生做出口头的表扬,让小学生知道自己是对的。课后也可进一步与学生进行继续的沟通与表扬,营造一个良好的倾听氛围,并分享因有效倾听而带来的学习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其具体的做法可以这样,如教师可自降身份,以一个同龄人的态度去跟小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用不同的表情做出反应,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如果教师能长期坚持,学生肯定能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学生的评价除了教师评价,还要有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等。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和倾听习惯,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也有利于正确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和与人合作。学会倾听,使数学课堂教学更生动有效。
参考文献:
[1]洪玉凤.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有效倾听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学研究,2013(12):88.
[2]潘冬梅.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让学生有效倾听[J].小学教学参考,2013(09):50.
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其枯燥性不言而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极其简单,只知照本宣科,“填鸭式”地灌输,不管接受学生自身能不能接受,又毫无趣味性可言,这给学生听课造成了严重影响。而在课堂上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最常规的方式就是通过耳朵去听,只有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才有可能参与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来,才能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才能让课堂气氛活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在课堂上下功夫,使学生想听
首先,创设情境。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通过在课上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来引入新知,充分利用制作色彩鲜艳、富有趣味的课件和教具,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将所要学的知识寓于游戏之中。其次是利用好教材。教学中努力运用数学教材图文,其中有许多卡通人物,这些卡通人物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对象,这些资源,让他们和这些卡通人物一起学习,跟这些卡通人物进行合作,进行比赛。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的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是他们乐于倾听的课堂。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等因素,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容易疲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引入游戏,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一个简简单单游戏,就像一支兴奋剂,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关注,它不仅能有效地防止学生疲劳和产生厌倦情绪,而且也可使学生感到游戏中也有数学知识,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就在生活中,新授的知识也能在游戏活动中得以消化,得以巩固。
二、巧妙设计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人无法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特别是年龄尚小的小学生,他们还处在好玩的年纪,喜欢稀奇古怪的事情,一不留神就会被其他事情给吸引,注意力比较分散,这给小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加上数学本身就比较枯燥难懂,更是让小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去听课。而要想提高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的效率,就必须要通过提高小学生课堂集中精力的时间,吸引他们的关注焦点,得到他们的倾听。因此,作为小学生数学课的教师应通过巧妙地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将学习从无趣变得有趣生动,从而吸引住小学生的精力,让他们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课。具体方法可以通过开发有趣的数学资源,将小学生都喜欢玩的有趣的游戏设计到数学课堂中去,也可以将故事情景、多媒体等新兴教学方式运用到日常的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比大小”为例,准备九个大小完全相同同时标有从I~9详细数字的乒乓球以及箱子,其主要是为了研究出分母分数大小的对比和分子是I的分数大小的对比。首先摸分子,对比分母是9两个分数的大小,其次是摸分母,对比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可以设计问题如,“学生想要抽到几”等类似的问题,通过营造具体的问题语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倾听
在以往的小学课堂中,总是会听到有很多教师时不时地强调学生认真听讲,可是实际情况并不如教师所期许的那样,很多小学生由于惧怕心理会暂时性地听从教师的教导,可是这样时间并不能坚持多久,因为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又会将这些告诫抛之脑后,自娱自乐去了。因此,可以好好利用小学生心智不成熟的这个特点,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积极的引导。很多小学生会喜欢别人夸奖自己,以此来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可是,其他学生只喜欢听自己说,别人说的并不会在意,所以,在别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并不会认真倾听,觉得跟自己没有关系,即使在听的学生也可能只是心不在焉地想着其他的事情,这样也将严重影响到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小学生一个具体的、细化的问题,告诉他们应如何从听别的同学的回答中来发现问题,如何在听的过程中寻找到知识的关键点。由于小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所以要在课堂中时不时地强调听课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培养小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四、鼓励学生积极培养倾听的习惯
一个好的学习方式一旦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它就能成为生活中的一个习惯,以后做起来就像每天早上起来洗脸刷牙那么自然。所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并保持这个习惯,让它能延续下去,不仅是在课堂上听课有用,哪怕是进入社会工作,倾听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人际交往的方式。如此跟小学生讲明,虽然现在他们不一定能完全理解,相信以后会理解的。而培养小学生倾听的习惯主要的方式是通过语言魅力对表现好的小学生做出口头的表扬,让小学生知道自己是对的。课后也可进一步与学生进行继续的沟通与表扬,营造一个良好的倾听氛围,并分享因有效倾听而带来的学习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其具体的做法可以这样,如教师可自降身份,以一个同龄人的态度去跟小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用不同的表情做出反应,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如果教师能长期坚持,学生肯定能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学生的评价除了教师评价,还要有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等。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和倾听习惯,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也有利于正确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和与人合作。学会倾听,使数学课堂教学更生动有效。
参考文献:
[1]洪玉凤.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有效倾听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学研究,2013(12):88.
[2]潘冬梅.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让学生有效倾听[J].小学教学参考,2013(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