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作者】 廖代英
【机构】 四川省宣汉县三河学校
【摘要】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体系。作为合作学习最主要的一种方法的小组合作学习,从诞生起就被国内外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广泛地研究和运用。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关键词】合作学习;语文教学;策略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上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实际运用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并能运用与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检验内化过程的方式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以及它的奠基作用决定了这种素养的培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而目前的语文教学大部分以单一的接受学习为主,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为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一、在小学生群体中树立合作观念
新一轮教育技术与模式改革工作过程中,很多科目都在整体进程的带动下取得了自身的独具特色的进展,基于小学语文科目在小学生认知能力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它就更应该在这个大趋势的背景之下积极进行自身在教学模式以及师生关系方面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教师们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落后藩篱,敢于在小学生语文学习进程中引入合作学习模式。当代小学生年龄段的人口群体中,独生子女人数占据绝大比例,在实施“单独二孩人口政策”之前,这一点更是无可非议。所以,在塑造小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工作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善于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地向广大学生灌输合作意识,要将教师的以口语为载体的讲授活动与教师个体的身体力行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进程中的所有环节,注重与塑造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广泛深入合作式文化氛围,通过鼓励与适当程度的夸奖,培养学生获取充分的自信心,并以此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进取心。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另外还可以考虑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性格、脾气等方面的差异。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之所以强调异质分组,这是因为同质分组已被实践证明是弊多利少,它容易养成学生盲目自信或过度自卑的心理。而异质分组的最大好处就在于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既知己又知人,才能发挥出团队学习的最大成效。
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好、中、困学生以1∶2∶1的比例搭配。4人小组采取相邻前后桌对坐,6人小组采取马蹄形排座。在实际教学中,一般采用4人小组,这样容易实现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体独立学习的变换。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人的意愿只能作为参考。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小组不是纯粹的交友小组或娱乐小组,而是一个协同共事的团队,就像到了社会上,我们不能选择单位里的同事,难以选择与谁做邻居一样;我们要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是要关心那些交往能力弱、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愿意接近他们,争取共同进步。合作学习小组组建后,小组成员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可分为领导者、记录者、操作者和汇报者等。这样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角色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并获得不同方面的发展。小组成员的分工要定期轮换,以便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三、合作学习的具体措施
1.营造和谐,平等,自主的氛围.
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先做到与同学们融为一体,要有亲和力,这样才能使同学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敢说敢做,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奇特主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可以用平和的语言或者轻松的音乐做导入,鼓励同学们的积极性。
2.采取多种多样的合作形式.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的合作形式,给学生以新鲜感,使他们乐于参加其中,有高热情的投入才会换来高效率的结果。具体做法教师可以采用分段朗读,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
3.扮演好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重点就是如何扮演好旁观者,鼓励者和答疑者这三个角色。在学生积极发现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旁观者的角色,只是在一旁静静的听和看,不要参与其中。在学生对自己的答案半信半疑时,教师要扮演好鼓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相信自己,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学生对于某一个问题有疑问而学习活动因此而暂停时,教师要扮演好答疑者这一角色,为学生提供思路,引导其顺利进行,直至得出答案。
4.监督学生完善课后整理工作
俗话说“编筐挝篓,全在收口”,在完成合作学习之后,有效的整理好活动过程中的问题,结论和过程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监督学生养成一个善于总结和整理的好习惯,这有利于对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和今后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和不断推进,给新教育改革背景之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阻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实践中实施这一方法的意义,不断寻求完善这一教学方法的新策略,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为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广大小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收益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燕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2012.
[2]郑涛.浅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飞(素质教育版),2013 (10).
[3]柴东杰.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2 (z1).
《语文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上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实际运用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并能运用与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检验内化过程的方式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以及它的奠基作用决定了这种素养的培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而目前的语文教学大部分以单一的接受学习为主,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为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一、在小学生群体中树立合作观念
新一轮教育技术与模式改革工作过程中,很多科目都在整体进程的带动下取得了自身的独具特色的进展,基于小学语文科目在小学生认知能力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它就更应该在这个大趋势的背景之下积极进行自身在教学模式以及师生关系方面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教师们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落后藩篱,敢于在小学生语文学习进程中引入合作学习模式。当代小学生年龄段的人口群体中,独生子女人数占据绝大比例,在实施“单独二孩人口政策”之前,这一点更是无可非议。所以,在塑造小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工作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善于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地向广大学生灌输合作意识,要将教师的以口语为载体的讲授活动与教师个体的身体力行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进程中的所有环节,注重与塑造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广泛深入合作式文化氛围,通过鼓励与适当程度的夸奖,培养学生获取充分的自信心,并以此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进取心。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另外还可以考虑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性格、脾气等方面的差异。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之所以强调异质分组,这是因为同质分组已被实践证明是弊多利少,它容易养成学生盲目自信或过度自卑的心理。而异质分组的最大好处就在于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既知己又知人,才能发挥出团队学习的最大成效。
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好、中、困学生以1∶2∶1的比例搭配。4人小组采取相邻前后桌对坐,6人小组采取马蹄形排座。在实际教学中,一般采用4人小组,这样容易实现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体独立学习的变换。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人的意愿只能作为参考。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小组不是纯粹的交友小组或娱乐小组,而是一个协同共事的团队,就像到了社会上,我们不能选择单位里的同事,难以选择与谁做邻居一样;我们要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是要关心那些交往能力弱、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愿意接近他们,争取共同进步。合作学习小组组建后,小组成员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可分为领导者、记录者、操作者和汇报者等。这样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角色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并获得不同方面的发展。小组成员的分工要定期轮换,以便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三、合作学习的具体措施
1.营造和谐,平等,自主的氛围.
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先做到与同学们融为一体,要有亲和力,这样才能使同学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敢说敢做,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奇特主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可以用平和的语言或者轻松的音乐做导入,鼓励同学们的积极性。
2.采取多种多样的合作形式.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的合作形式,给学生以新鲜感,使他们乐于参加其中,有高热情的投入才会换来高效率的结果。具体做法教师可以采用分段朗读,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
3.扮演好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重点就是如何扮演好旁观者,鼓励者和答疑者这三个角色。在学生积极发现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旁观者的角色,只是在一旁静静的听和看,不要参与其中。在学生对自己的答案半信半疑时,教师要扮演好鼓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相信自己,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学生对于某一个问题有疑问而学习活动因此而暂停时,教师要扮演好答疑者这一角色,为学生提供思路,引导其顺利进行,直至得出答案。
4.监督学生完善课后整理工作
俗话说“编筐挝篓,全在收口”,在完成合作学习之后,有效的整理好活动过程中的问题,结论和过程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监督学生养成一个善于总结和整理的好习惯,这有利于对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和今后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和不断推进,给新教育改革背景之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阻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实践中实施这一方法的意义,不断寻求完善这一教学方法的新策略,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为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广大小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收益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燕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2012.
[2]郑涛.浅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飞(素质教育版),2013 (10).
[3]柴东杰.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2 (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