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运用字理教学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作者】 周怀敏

【机构】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沙尾小学



【正文】      在新课改轰轰烈烈进行了十多年后,在我们农村课堂教学中,大部分的识字课依然是机械教学,死记硬背,或毫不讲“理”,胡说乱记,学生觉得乏味厌倦,老师有心无力,大多的时间就是布置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抄写生字,以达到记住生字的目的。这样的识字方法,并不能达到预期的识字效果,也提高不了识字效率。虽然我也常常思考如何教给孩子正确、快速、高效的识字方法,但苦于文字学基础比较薄弱,收效甚微。自从2010年有幸参加学校字理教学课题研究,方知小小汉字竟有如此之奥妙,如能巧妙运用汉字字理识字,将会事半功倍。
  一、挖掘汉字文化,激发识字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求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是教学的重要任务。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每一个汉字,都有一张表情奇特的面孔,一段源远流长的故事。每一个汉字都用它那生动的结构,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动听而有趣的故事。识字教学中,如能适当应用字理,既能丰富教学的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如教“鸟”这个字。我先出示一张头上有彩色翎毛的小鸟的图片,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出示鸟的象形字,使学生了解到“鸟”字是根据鸟的形状演变而来的。最后出示楷体“鸟”字,并对其进行分析(翎毛、鸟头、眼睛、身子、尾巴、爪),在理解了字义的基础上强化了字形。学完“鸟”字,我把“鸟”的一点擦去,问:“如果鸟没有了眼睛会怎样?”“什么也看不见。”“对,眼前就会乌黑一片。‘鸟’字去掉点就是‘乌黑’的‘乌’字。”“乌鸦全身羽毛乌黑,连眼睛也看不出来了,所以‘乌鸦’的‘乌’字与‘乌黑’的‘乌’是同一个字。”这样既学习了“鸟”,又认识了“乌”,并形义结合地区分了“鸟”与“乌”这两个易混淆的形近字。
  二、渗透字理知识,培养识字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根据汉字特点渗透字理知识,能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加快识字步伐,领略到汉字内在的意蕴。
  如我在教学“腹”一字时说:“这‘腹’字呀是形声字,‘腹’字表音,‘月’字表义,想想这里的‘月’字表示什么意思呢?”因为这个字的本意与现在孩子们脑海中理解的“月亮”的“月”意思没有任何联系,因此学生一般都猜不到,当他们的答案一次又一次被老师否定时,学生的求知兴趣空前高涨,不用老师说要认真听,他们的小耳朵都竖得直直的,当老师说这个“月”在古时候是表示肉的意思时,他们都睁大了眼睛,一幅不可思义的样子,都觉得汉字实在太神奇了!我并不止于此,接着再请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哪些汉字也是“月”字旁的,想想为什么这些字中有“月”字旁呢?学生们发言极其踊跃,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总结出做单个字时“月”与“肉”的字形有区分的,但是作为偏旁时二者的区分就很小了。月在作偏旁时,多是“月肉旁”。通常情况下在“月”作偏旁时,当“月”在左、或在下就表示“肉”,如肝、臂;当“月”在右就仍表示“月”,如“明”。这时我顺势引导:是啊,古人造字可不是随心所欲的,只要你用心观察,多多去想,你会发现里边藏着许多学问呢!
  三、探究字理规律,提高识字能力
  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指出:“要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首先就必须提高其识字的能力,要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包括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 
  汉字有功能奇特的部件,可以通过归类批量识字。在教学中抓住字与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学会一大串字,在教学认识同一类偏旁的生字,如“早、星、晨、春、阳、晚”时,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发现它们的共同点,知道这些字都是与太阳“日”有关,揭示构字的规律,举一反三,在学习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又如:账、资、货、贷……这些字都有一个相同的部首,而“贝”字给是指贝壳,而古人曾用贝壳做钱币,因此用“贝”作部件时,其义多是财物的意思,教学时就可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字是贝字旁。让学生多举例,熟能生巧,长期坚持这样训练,学生的识字能力就会一天天提高。
  识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指导和练习,为学生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将枯燥乏味的汉字学活,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字理识字,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