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让微课给语文教学助力

【作者】 张为科

【机构】 山东省莱西市院上镇南辛庄小学

【摘要】生活中我们发微博、聊微信、看微电影……“微”时代已经来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也顺应时代的发展,引入了属于我们的“微课程”。而在语文教学方面,微课程的出现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开拓了新的视野,?它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充满魔力、活力和动力的窗户,让所有老师看到了一个新颖的教学世界和教学境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阅读教学情境、拓展课外阅读、渗透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等途径,恰当的运用微课辅助阅读教学,可以使阅读教学的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阅读教学;途径;方法
【正文】
  当前,我们生活在一个“微”时代,我们聊微信、发微博、看微电影、读微小说、录微视频……我们的课堂也顺应时代的发展,呈现出我们的微课程。其中,微课以其教学时间短、资源容量小、使用方便、主题突出、内容具体、教学内容少等特点受到了不同学段学生的欢迎,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一线教师去制作、研究微课,并在各种课型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提高教学效率。微课在不同的课型中若能运用恰当,就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微课辅助教学,也可以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绽放出别样光彩。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表现出迫切的求知欲,主动地去学习。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还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有着非常强烈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微课手段将课本的抽象知识变得形象,利于小学生去注意去理解。鲜明的色彩,直观的形象,立体的动画,将小学生的兴趣引起,小学生在绘声绘色的微课展示中,通过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身临其境。课本知识变得鲜活,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享受学习乐趣的过程,从而变得爱学习语文了。
  二、利用微课,培养写作兴趣
  生活是创作文学作品的源泉,写作因生活而充满生机和活力。而学生在作文课上最感苦恼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成的文章往往言之无物,空洞且毫无真情实感可言,使作文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和色彩,其根本原因是学生脱离了生活,闭门造车,感受不到社会进步的强劲声音,感受不到时代发展的新鲜气息。而运用微课教学则利用它的直观性和真实感,很好地将学生与社会生活联系到一起,弥补了学生的“生活空白”,从而激发起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写作的欲望。如在指导学生写作“感恩”的话题作文时,可以在写作之前播放一段视频,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母亲下班归来,不顾劳累,一边给儿子讲故事一边洗脚,洗好之后,母亲安抚好儿子,提了一桶水走进奶奶的房间,说道:“妈,烫烫脚啊,对您的腿有好处。”这一幕正好被儿子看到,当妈妈回到儿子房间的时候,突然发现儿子不在,这时儿子正用他稚嫩的小手摇摇晃晃地端着一盆水,向妈妈走来:“妈妈,我也要给你洗脚。”一句话,说得母亲热泪盈眶。在这样母慈子孝的感动的氛围中,使他们如身临其境,心听其声,唤起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内心感受。于是,课堂上学生跃跃欲试,只听得“唰唰唰”的创作心声。
  三、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强,所以课本中出现的重点、难点不好掌握。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进行教学,来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向目标方向思考,以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将知识消化的目的,真正地让课堂教学变得“活”起来。如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理解詹天佑根据不同地形设计的两种凿井法和“人字形”线路,是这篇课文必须突破的难点。只有将难点解决了,学生才会认识到詹天佑“杰出的才能”,也才能从实质上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教师可以从课文内容的实际出发,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这将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将“人字形”线路用微课展示,先出现整个地形图像,伴随着一阵汽笛长鸣,一列火车下山时前拉后推,上山时后拉前推驶向远方。通过微课的展示,学生非常直观地认识了“人字形”线路,并体会到“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巧妙。微课的运用,视听结合,声像并茂,新颖有趣,使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轻松气氛中兴趣盎然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
  四、通过微课来落实语言训练点。
  在教学《灯光》一文,可以用微课提炼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多好啊!”这一句分别出现的位置,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去分析“多好啊”所表达的不同含义,进而把握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当“多好啊”所表达的不同含义通过学生动口、动脑解决出来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学生在思索的过程中发挥出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真正当起学习的主人。可以这样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了微课的加入,学生的多种感官被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许多学生在阅读课文时,经常感觉费了很长时间从头读到尾,最后竟不知文中所言为何事,不知如何读懂文章,把握文章主旨。这些课文的教学,就可以运用微课,将与课文主题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景、物或事件,利用他们内在的逻辑关系,直观真实地呈现于学生面前,既可以轻松地引导学生把握全文,又从中总结提炼出文章的主旨。
  诚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微课的辅助作用不仅仅局限于上述途径和方法中。在阅读教学的伊始,可以通过欣赏导学微课进入阅读教学的各阶段的学习;可以通过微课分析文本的语言特点,研读文本的表现手法;通过微课对文本词句进行解析,体会文本语句的表达效果;可以通过微课为学生范读文本,指导学生通过“读”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甚至在文言文和诗歌阅读教学中,同样可以运用微课辅助教学,相信会呈现出别有韵味的教学效果。要让微课辅助下的语文课变得丰富多彩,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那就让我们发挥“微课程”的作用,精心设计微视频,造就有效的教与学,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邵兴国, 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
  [2]王子康,论开放性语文教学[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
  [3]楚希杰,浅谈语文教学中增加设计性实验的实践[J].广西轻工业,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