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同学纠纷及时解》教学设计
【作者】 王少华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东风精铸学校
【正文】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但我们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或者是流动人口家孩子。有的被家长围着转惯了,多少有些自我为中心;而还有一些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遇事少有倾诉,憋在心中。
教材分析:
前一单元我们学了《悦纳自我 敬畏生命》会联系自身实际去思考,发现自己的生命竟然如此独特而美丽,进而更加自信。这一单元我们就来学习《安全生活 呵护生命》知道生命是美好的、顽强而坚韧的,然而生命有时又是那样的脆弱,所以我们要加强学习,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让孩子通过思考、辨析、讨论和实践体验,学习和掌握预防伤害的原则、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认识同学之间发生的纠纷,学会及时解决的方法;在生活中要懂得如何与人相处,避免纠纷的产生,既保护自己又不伤害他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思考、辨析、讨论和实践体验,学以致用,用更好的方法解决自己与同学或与他人发生的纠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道同学之间应该理解、尊重,珍视同学之间的友谊,彼此做好朋友和好同学;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平等交往,感受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正确认识同学之间发生的纠纷,及时化解自己与同学或他人发生的纠纷。
教学难点: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平等交往,感受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引导,多元评价:主要采用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和自我评价方式。
学习策略:分小组活动,让学生辨析、讨论和实践体验。
教学策略:开放式教学策略、兴趣激发策略、任务型活动策略。
课前准备:分组搜集“他人完美化解纠纷”的故事,调查前段时间身边发生纠纷的事情及 解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3分钟
1、请一名学生主持,讲《六尺巷》的故事。
2、播放赵薇演唱《六尺巷》的视频,在小主持的指挥下学生一起唱。
【设计意图】课前3分钟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使孩子感到我能行,为后面的展示做榜样。
二、情境导入
1、故事中的尚书张英是怎样做的?邻居吴家后来又是怎样做的?这样就有了什么?
2、《六尺巷》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也免不了磕磕碰碰发生纠纷,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同学纠纷及时解(板书课题)
三、小组活动,感悟“情感园”
1、请同学们观看:几位同学表演“课本19页的情境园。”
2、请根据提示分小组讨论。
①如果你是小宇被同学讥笑了,你会怎么做?后果会怎么样?
②如果你是小华讥笑了同学后,发现同学恼怒了,你会怎么做?后果会怎么样?
③如果你是旁观者,你会怎么做?后果会怎么样?
④讨论正确处理这个纠纷地方法。
3、小组展示汇报。(第一个小组汇报完后,后面的小组先质疑、评价后再汇报自己组的。)
四、身临其境、实践体验
1、设计情景角色扮演。
小芳和小华既是班干部又是好朋友。中午小芳匆匆走进教室坐到座位上只听“哗”的一声,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同位小华就对她大声吼起来:“快起来!快起来!你瞎眼了,把我精心制作的贺卡坐坏了,今晚小慧的生日party我怎么参加?你赔我!你赔我!”小芳委屈地哭了,小华也伤心地哭了,从此互不理睬。
2小组讨论:后来会怎么发展呢?给她们俩的身心会带来什么影响?有没有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
3、你来当个“小小调解员”帮帮她俩。
4、小组汇报得出:有了矛盾及时和解,大家心里都轻松愉快,会更快乐地去学习、生活。
五、分小组结合实际交流,走进“智慧屋”
1、展示课前同学们搜集的他人完美化解矛盾的案例。从中学习化解矛盾的方法。
2、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纠纷有哪些?是怎么解决的?(拿出课前调查表“前段时间身边发生纠纷的事情及解决的方法。”)辨析、讨论:那样解决好吗?现在你会怎样解决?
3、小组展示汇报。(小组自评)
从具体的事件中得出解决纠纷的方法:礼让三分、保持理智、大事化小、学会感恩、担当责任。
六、到“训练场”上去锻炼
1、现场调查。
(1)你与班上同学发生过纠纷吗?
(2)一般采取什么方式解决?
(3)你现在认为解决纠纷的最好方式是什么?
2、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方法写在“心”形便签上,贴到教室墙上教师准备好的卡纸上。当自己与他人产生纠纷时,提醒自己正确化解。
3、观看同学写在“心”形便签上的方法,说一说你自己在以后的同学相处中如何做到更好,避免产生矛盾。
4、全班汇报。师根据汇报板书:热情交往、理解尊重、以诚相待、宽容谅解、保持距离。
【设计意图】现场调查使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把自己的方法写在‘心’形便签上,贴到教室墙上教师准备好的卡纸上。”经历了解决纠纷的过程,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七、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得出“理解万岁”“和为贵”(板书)
八、作业 :给曾经发生过矛盾的同学制作一张精美的友情卡,写上一句你最想说的暖心的话。
九、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讨论、辨析,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经历了解决纠纷的过程。基本掌握了同学纠纷及时解的方法:发生纠纷时,心里有打不开的心结,可与老师、父母、好朋友、好同学沟通、交流;及时化解矛盾,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而避免悲剧发生。也知道了避免纠纷产生的方法:对不拘小节的同学,要给以善意的提醒;不能过分地开玩笑,不给别人起外号;不以自我为中心,要团结同学;不打人、骂人或出言不逊;不嫉妒他人,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对待老师和同学,要有礼貌,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在深思:一堂课是不是要承载很多?是不是学生的所有问题都能在课堂上得到解决?如何把课堂教育延伸到课外?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但我们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或者是流动人口家孩子。有的被家长围着转惯了,多少有些自我为中心;而还有一些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遇事少有倾诉,憋在心中。
教材分析:
前一单元我们学了《悦纳自我 敬畏生命》会联系自身实际去思考,发现自己的生命竟然如此独特而美丽,进而更加自信。这一单元我们就来学习《安全生活 呵护生命》知道生命是美好的、顽强而坚韧的,然而生命有时又是那样的脆弱,所以我们要加强学习,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让孩子通过思考、辨析、讨论和实践体验,学习和掌握预防伤害的原则、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认识同学之间发生的纠纷,学会及时解决的方法;在生活中要懂得如何与人相处,避免纠纷的产生,既保护自己又不伤害他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思考、辨析、讨论和实践体验,学以致用,用更好的方法解决自己与同学或与他人发生的纠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道同学之间应该理解、尊重,珍视同学之间的友谊,彼此做好朋友和好同学;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平等交往,感受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正确认识同学之间发生的纠纷,及时化解自己与同学或他人发生的纠纷。
教学难点: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平等交往,感受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引导,多元评价:主要采用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和自我评价方式。
学习策略:分小组活动,让学生辨析、讨论和实践体验。
教学策略:开放式教学策略、兴趣激发策略、任务型活动策略。
课前准备:分组搜集“他人完美化解纠纷”的故事,调查前段时间身边发生纠纷的事情及 解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3分钟
1、请一名学生主持,讲《六尺巷》的故事。
2、播放赵薇演唱《六尺巷》的视频,在小主持的指挥下学生一起唱。
【设计意图】课前3分钟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使孩子感到我能行,为后面的展示做榜样。
二、情境导入
1、故事中的尚书张英是怎样做的?邻居吴家后来又是怎样做的?这样就有了什么?
2、《六尺巷》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也免不了磕磕碰碰发生纠纷,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同学纠纷及时解(板书课题)
三、小组活动,感悟“情感园”
1、请同学们观看:几位同学表演“课本19页的情境园。”
2、请根据提示分小组讨论。
①如果你是小宇被同学讥笑了,你会怎么做?后果会怎么样?
②如果你是小华讥笑了同学后,发现同学恼怒了,你会怎么做?后果会怎么样?
③如果你是旁观者,你会怎么做?后果会怎么样?
④讨论正确处理这个纠纷地方法。
3、小组展示汇报。(第一个小组汇报完后,后面的小组先质疑、评价后再汇报自己组的。)
四、身临其境、实践体验
1、设计情景角色扮演。
小芳和小华既是班干部又是好朋友。中午小芳匆匆走进教室坐到座位上只听“哗”的一声,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同位小华就对她大声吼起来:“快起来!快起来!你瞎眼了,把我精心制作的贺卡坐坏了,今晚小慧的生日party我怎么参加?你赔我!你赔我!”小芳委屈地哭了,小华也伤心地哭了,从此互不理睬。
2小组讨论:后来会怎么发展呢?给她们俩的身心会带来什么影响?有没有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
3、你来当个“小小调解员”帮帮她俩。
4、小组汇报得出:有了矛盾及时和解,大家心里都轻松愉快,会更快乐地去学习、生活。
五、分小组结合实际交流,走进“智慧屋”
1、展示课前同学们搜集的他人完美化解矛盾的案例。从中学习化解矛盾的方法。
2、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纠纷有哪些?是怎么解决的?(拿出课前调查表“前段时间身边发生纠纷的事情及解决的方法。”)辨析、讨论:那样解决好吗?现在你会怎样解决?
3、小组展示汇报。(小组自评)
从具体的事件中得出解决纠纷的方法:礼让三分、保持理智、大事化小、学会感恩、担当责任。
六、到“训练场”上去锻炼
1、现场调查。
(1)你与班上同学发生过纠纷吗?
(2)一般采取什么方式解决?
(3)你现在认为解决纠纷的最好方式是什么?
2、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方法写在“心”形便签上,贴到教室墙上教师准备好的卡纸上。当自己与他人产生纠纷时,提醒自己正确化解。
3、观看同学写在“心”形便签上的方法,说一说你自己在以后的同学相处中如何做到更好,避免产生矛盾。
4、全班汇报。师根据汇报板书:热情交往、理解尊重、以诚相待、宽容谅解、保持距离。
【设计意图】现场调查使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把自己的方法写在‘心’形便签上,贴到教室墙上教师准备好的卡纸上。”经历了解决纠纷的过程,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七、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得出“理解万岁”“和为贵”(板书)
八、作业 :给曾经发生过矛盾的同学制作一张精美的友情卡,写上一句你最想说的暖心的话。
九、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讨论、辨析,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经历了解决纠纷的过程。基本掌握了同学纠纷及时解的方法:发生纠纷时,心里有打不开的心结,可与老师、父母、好朋友、好同学沟通、交流;及时化解矛盾,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而避免悲剧发生。也知道了避免纠纷产生的方法:对不拘小节的同学,要给以善意的提醒;不能过分地开玩笑,不给别人起外号;不以自我为中心,要团结同学;不打人、骂人或出言不逊;不嫉妒他人,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对待老师和同学,要有礼貌,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在深思:一堂课是不是要承载很多?是不是学生的所有问题都能在课堂上得到解决?如何把课堂教育延伸到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