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论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作者】 文启湘
【机构】 四川省德昌县德州镇中心校
【正文】 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语接收对方信息、同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给对方的过程。是人们使用最多、最广、最基本的信息交流手段。正如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百分之八十五则要靠他的人际关系和做人处事的能力。”古人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语文课程标准》把原大纲中“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就把培养听说能力置于双方互动的交际活动中,这既符合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性。从低年级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变的能力,具备与人沟通,与人协作的合作精神,是时代的要求。
一、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
随着信息化发展,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很多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明显提高,而说的能力却未见明显提高,越到高年级越是不开口,学生不善于说,就会妨碍信息的交流、思想的沟通,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而造成这些原因我认为是目前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对口语交际教学地位的认识存在片面性。
对于小学语文交际教学,更多的老师认为口语交际就是平常的口头作文课,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普遍做法就是,先给学生安排训练的题目,然后再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浏览性的检查,这样错误的认识不仅没有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还造成了教学时间的浪费。许多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地位的认识存在片面性,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应附属于认字、阅读、写作教学,因此在实践教学中他们认为无需设计专门系列,安排专门的课时进行训练,口语交际课形同虚设。
2、学生缺乏主动性。
我国的教育模式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这不仅使老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只单纯的重视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能力,而且也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并没有主动的参与意识,这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交际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口语交际实践。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让学生多看、多想、多说。
人教版小学低年级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配有大量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这些图画能唤起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如教学《春雨的色彩》这一课时,指导学生看春雨像什么?听春雨的声音呢?观察春雨是什么颜色?春雨落下来样子等问题,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张开想象的翅膀,怎么想就怎么说,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思维,有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
2、利用课文,让学生“演”。
表演是学生特别低年级学生非常喜爱的语文活动,虽然费时较多,但收效是多方面的,学生对内容有趣、情节生动的语文犹为感兴趣,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利用课堂让学生充当不同角色的人物,置身其中演一演,学生会其乐无穷。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做好准备,四人一组表演。把小蝌蚪找妈妈的情景表演出来,通过表演不但复现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演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交际、合作的能力。
3、续编课文
学生是编歌谣的天才,教师千万不要限制他们的创造力。如学了动物的叫声,让学生自由练习,各人想办法记住它。有同学就编了这样一首儿歌:鸽子鸽子咕咕叫,小鸟小鸟喳喳喳,小猫小猫喵喵喵,青蛙青蛙呱呱呱。再如学了《秋姑娘的信》,可让学生想象说话,秋姑娘还会给谁写信,写什么……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位诗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才,对精彩的语句给予鼓励,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二)、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1、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立激发口语交际的热情和兴趣,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培养自己思维的广阔性以及发散性。因为思维的广阔性不仅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条件,还是促进学生养成认真思考习惯的关键因素。老师要经常性的给与学生表扬和肯定,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表述。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乌鸦的角色,从教学内容出发,给学生设定一个交际情境,如果第二天狐狸和乌鸦又一次相遇,那它们又会发生故事呢?老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故事补充完整。通过这样的情境对话,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能促进学生的创造(下转第15页)(上接第13页)性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
2、实物创设情境
小学生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在大多数情况下,小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已经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老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在教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如“说说你最喜欢吃的水果的样子”时,把日常水果呈现在大家面前,学生个人眼前一亮,随着老师的相机点拨,纷纷举手发言,气氛非常热烈。再如“夸夸你喜爱的玩具是怎样的”学生兴趣盎然,争着在同学面前举着玩具,起劲地介绍。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3、媒体创设情境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实践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例如教学《自我介绍》,我们是否可以分小组设置不同的交际情境,有的小组可安排为新生联欢会上的相互自我介绍,而有的小组则可安排在家中的相互随意介绍……场景不同,讲话的语气语调就不同,学生不仅会产生新鲜感,小组之间还可以展开竞赛。再如教《纸船和风筝》时,我们不妨给学生化个妆,戴上动物头饰,进行实地表演。低年级的孩子最乐于扮演角色,也最容易沉浸于角色,教师要充分发展角色意识,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4、提供足够交流空间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充分的互动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如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是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来达到思想意识交换的目的;也如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个主要体现在老师和学生之间角色的互换来进行一种思想上的平等交流,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口述的教学过程。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挥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口语交际的活动中。再如集体式互动,集体式互动包括小组学习模式的交流、全班学生的共同交流以及面向社会的广泛交流等。这种集体式的交流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交际面,还能有效地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三)、引导学生掌握交际方法。
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通过传授口语交际相关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的进行口语交际。在学生的训练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不断地尝试中,体会口语交际的实际价值。如在学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对伽利略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初步了解到他是一个敢于挑战权威的人,然后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表述出来,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能在提高课堂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不仅是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锻炼,更是对老师教学方法的一种全新考验、挑战。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地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作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存在的问题出发,改进不足并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学习和实际训练,这不仅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创造性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
随着信息化发展,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很多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明显提高,而说的能力却未见明显提高,越到高年级越是不开口,学生不善于说,就会妨碍信息的交流、思想的沟通,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而造成这些原因我认为是目前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对口语交际教学地位的认识存在片面性。
对于小学语文交际教学,更多的老师认为口语交际就是平常的口头作文课,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普遍做法就是,先给学生安排训练的题目,然后再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浏览性的检查,这样错误的认识不仅没有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还造成了教学时间的浪费。许多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地位的认识存在片面性,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应附属于认字、阅读、写作教学,因此在实践教学中他们认为无需设计专门系列,安排专门的课时进行训练,口语交际课形同虚设。
2、学生缺乏主动性。
我国的教育模式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这不仅使老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只单纯的重视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能力,而且也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并没有主动的参与意识,这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交际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口语交际实践。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让学生多看、多想、多说。
人教版小学低年级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配有大量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这些图画能唤起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如教学《春雨的色彩》这一课时,指导学生看春雨像什么?听春雨的声音呢?观察春雨是什么颜色?春雨落下来样子等问题,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张开想象的翅膀,怎么想就怎么说,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思维,有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
2、利用课文,让学生“演”。
表演是学生特别低年级学生非常喜爱的语文活动,虽然费时较多,但收效是多方面的,学生对内容有趣、情节生动的语文犹为感兴趣,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利用课堂让学生充当不同角色的人物,置身其中演一演,学生会其乐无穷。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做好准备,四人一组表演。把小蝌蚪找妈妈的情景表演出来,通过表演不但复现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演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交际、合作的能力。
3、续编课文
学生是编歌谣的天才,教师千万不要限制他们的创造力。如学了动物的叫声,让学生自由练习,各人想办法记住它。有同学就编了这样一首儿歌:鸽子鸽子咕咕叫,小鸟小鸟喳喳喳,小猫小猫喵喵喵,青蛙青蛙呱呱呱。再如学了《秋姑娘的信》,可让学生想象说话,秋姑娘还会给谁写信,写什么……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位诗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才,对精彩的语句给予鼓励,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二)、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1、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立激发口语交际的热情和兴趣,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培养自己思维的广阔性以及发散性。因为思维的广阔性不仅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条件,还是促进学生养成认真思考习惯的关键因素。老师要经常性的给与学生表扬和肯定,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表述。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乌鸦的角色,从教学内容出发,给学生设定一个交际情境,如果第二天狐狸和乌鸦又一次相遇,那它们又会发生故事呢?老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故事补充完整。通过这样的情境对话,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能促进学生的创造(下转第15页)(上接第13页)性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
2、实物创设情境
小学生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在大多数情况下,小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已经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老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在教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如“说说你最喜欢吃的水果的样子”时,把日常水果呈现在大家面前,学生个人眼前一亮,随着老师的相机点拨,纷纷举手发言,气氛非常热烈。再如“夸夸你喜爱的玩具是怎样的”学生兴趣盎然,争着在同学面前举着玩具,起劲地介绍。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3、媒体创设情境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实践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例如教学《自我介绍》,我们是否可以分小组设置不同的交际情境,有的小组可安排为新生联欢会上的相互自我介绍,而有的小组则可安排在家中的相互随意介绍……场景不同,讲话的语气语调就不同,学生不仅会产生新鲜感,小组之间还可以展开竞赛。再如教《纸船和风筝》时,我们不妨给学生化个妆,戴上动物头饰,进行实地表演。低年级的孩子最乐于扮演角色,也最容易沉浸于角色,教师要充分发展角色意识,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4、提供足够交流空间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充分的互动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如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是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来达到思想意识交换的目的;也如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个主要体现在老师和学生之间角色的互换来进行一种思想上的平等交流,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口述的教学过程。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挥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口语交际的活动中。再如集体式互动,集体式互动包括小组学习模式的交流、全班学生的共同交流以及面向社会的广泛交流等。这种集体式的交流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交际面,还能有效地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三)、引导学生掌握交际方法。
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通过传授口语交际相关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的进行口语交际。在学生的训练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不断地尝试中,体会口语交际的实际价值。如在学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对伽利略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初步了解到他是一个敢于挑战权威的人,然后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表述出来,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能在提高课堂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不仅是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锻炼,更是对老师教学方法的一种全新考验、挑战。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地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作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存在的问题出发,改进不足并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学习和实际训练,这不仅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创造性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