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作者】 王景辉

【机构】 陕西省韩城市象山中学



【正文】      高中化学新课程指出“进一步提供学生参与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和认识以重要规律和理论为研究对象、以假设——验证为基础的科学研究过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已经开始注重实验教学的质量并改进以往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但就目前来说,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如何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仍然是一个较长时期内需要探究的问题。建构有效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简便的途径。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目前存在几个问题:首先,化学实验目的不够明确。我们在化学教学中一直都是将实验当作高考的一部分,更多的是从高考的实际出发,而忽略了实验教学的意义。正是由于高考升学的压制,很多教师也对实验教学缺乏责任心,缺乏对实验的必要引导,导致学生化学实验的目的很不明确。其次,不能以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教学任务出发,而片面的以基础理论和高考要求为目标。化学实验教学应当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等。对实验过程不认真观察分析,实验后不认真思考。这些都严重影响到学生实验相关能力的提高。再次,学校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必要的实验设施投入不够。由于学校领导和相关负责人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对实验投入的资金少、设备落后,难以保证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序顺利的进行。
  针对目前的现状,有效的提高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学生认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引导学生学会有目的地观察实验可以提高教学有效性。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一些现象明显、效果显著的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稍加引导,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会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实验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感性的化学材料,更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科学态度。所以在这过程中,教师积极为学生创造化学实验条件显得尤为重要,尤其要抛弃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理念。作为学生进行化学规律探索的一种实践方式,化学实验应当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借助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在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提高,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多种实验的教学模式要有机的组合,能分别呈现出各种实验教学模式的益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可以从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师生合作探究性实验三个方面进行。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实验。演示实验能紧扣课堂教学环节,以其灵活多变的实验方式,生动直观的实验现象,有效地配合化学概念、原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启迪学生的思维;同时,演示实验能充分发挥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强化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和规范化的认识。学生分组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材料亲自动手,独立操作的实验。这类实验着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同时又是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一种途径。有效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学应当具有的主要特征是: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实验,并在知识、技能、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所谓探究性实验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以假设为指引、以实验为载体获取支持或推翻假设的科学实证,从而形成科学结论的过程。在探究性实验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把自己当做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通过实验亲自发现问题、获得结论。这种实验教学,强调学生探究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及科学素养。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把各种实验的教学模式相互结合,把不同的实验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呈现出来,最大可能的找到每个实验的最好呈现形式,使学生能更深刻的体会到实验的意义。
  三、要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明确实验的目的,提高教师理论和实验水平。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目标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以理论为基础的实验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知识,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一些化学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有一定的观念偏差,将实验能力归结到实验操作。这些错误观念的存在,一定影响到高中化学能力的提高。要想提高高中生的实验能力,教师应在改变教学观念的同时,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多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尤其要纠正一些学生不愿动手的实验习惯,要从学生的独立性和思考性出发,将实验教学变成他们质疑学习和探究实践的有效活动。化学知识与实验教学的互相渗透,才是保证学生更好的提高实验能力。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看似一个老话题,但这恰恰是高中化学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深刻研究的。作为化学教师,需要潜心钻研,拓展课程内容,开展富有特色的校本教研,从而有效、高效地完成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