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生物复习课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作者】 谈云超

【机构】 四川成都七中(高新校区)

【摘要】本文将情境教学法融入高三生物复习课教学中,从语言、生活、模型三个角度解读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它能充分调动高三复习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情境;语言;生活;模型
【正文】
  情境教学的理念,首由Brown,Collins,及Duguid于1989年在一篇名为《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的论文中提出。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有利于高三学生将系统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之中,既提高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提高了课堂复习的效率。在高三的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可将语言、生活、模型融入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语言描述情境
  语言描绘提高了感知的效应,情境会更加鲜明,并且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因感官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如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可以选用桃形象说明其结构分布,果皮是最外层的细胞膜,果肉代表细胞质,果核与细胞核比较类似,包括了核膜和核仁。在有丝分裂复习教学时,教师可用“复制”、“三体”、“排版”、“分移”、“返前”关键词总结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重要特点,学生将文字结合图像很容易就记住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重要特点。
  2.生活展现情境
  教师通过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如在《免疫调节》的复习课中,可以创造两条复习的线索,一条线以免疫调节核心考点作为明线,另一条线就以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甲流病毒侵入机体作为暗线










  3.模型再现情境
  模型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模型构建复习核心知识点,实际上就是把教材知识形象化、系统化。高中阶段研究的模型有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三种,这三种模型在高三的复习教学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3.1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是指以模拟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教师在复习课中,可用立体的三维物理模型用于教学,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学生自己制作的细胞模型等。另外平面上的简化模型在复习课中应用也极为广泛,平面模型形象直观地体现各类具体对象的总体特征以及运动历程。如动植物细胞模式图、细菌结构模式图、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示意图等。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绘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等重要的行为变化,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理解。




有丝分裂模型图

  3.2 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通常用数学方程式、关系式、曲线图和表格等来表达。如J型曲线的数学公式Nt=N0×λt,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曲线图等都是数学模型。
  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具体情境在学生构建物理模型。如甲和乙分别是丙的同桌,有一天丙同学患了甲型H1N1流感,两天后甲也患了甲型H1N1流感,而乙没有;乙说一星期前患过甲型H1N1流感了,现在已经痊愈,请解释乙为什么没有像甲那样患甲型H1N1流感?请在下图中分别画出甲和乙体内抗体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变化曲线。







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曲线图

  3.3 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是通过把各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下转第74页)(上接第75页)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概念模型有助于高三学生理清各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章节以及全书的知识网络。如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示意图,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各要素的之间相互关系图,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概念图等。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概念图
  教师在高三复习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打通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通道,增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性、交融性,就要将语言、生活、模型多种情境融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沉闷、枯燥的复习课鲜活起来,这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经。
  参考文献:
  [1]李京雄.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教育探索2005(5)
  [2]曾锡俊.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践行研究.中学教学参考2014(14)
  [3]王锦明. 优化高三生物学一轮复习的策略.生物学教学2012, 37(12)
  [4]王玉. 抓住教学根本 提高复习效率——高考生物复习浅探. 中学教学参考2012(29)
  [5]蒋忠民. “稳态和免疫调节”专题复习的个案设计. 生物学教学201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