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数学教师应有的素养探究

【作者】 王居花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河西寄宿制学校



【正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教育的深入研究,对教师、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要求教师不只是学生面前具有丰富知识的权威者,不能是只对学生严格要求的独裁者,也不只是能把知识成功灌进学生大脑的“卖油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的老师能更好地理解课标和新教材,挖掘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主要素养呢?
  一、基本素养
  (一)要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以育人为己任。
  作为老师,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其他任何人无法达到的,因此必须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要充满热情,对生活要充满激情。要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为成为真正的名师,要把教育工作当成一项事业,而不仅是一个找饭吃的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真正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就要求老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不要成天与人攀比,不要整天牢骚满腹,还要摒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活到老混到老的思相。
  (二)要具有爱生之心,以爱增强育人效果。
  师爱,是教书育人的基础,是思想教育的催化剂,是学生进步的动力,是教育学生的巨大能量。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中会引起共鸣,会激起学生对老师的爱慕、尊敬之情。学生会把他们对老师的爱迁移到老师所教的学科,喜欢听他们的课,积极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努力完成他布置的作业,积极参加他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这样,老师就容易在教育上取得较高的成效。但如果师生之间的关系冷淡,甚至感情相互对立,即使老师是好意的要求,学生也往往无动于衷,教育就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要研究学生思理特点,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威力。
  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也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使之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激发学生无穷无尽的创新思维,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成功。学生在一次次的被赏识下,就会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就会自然而然地向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教育与被教育的目的。
  (四)要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使教育效果实现事半功倍。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小学数学教师是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取决于教师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而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来源于教师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一个优秀的老师要能说相对标准的普通话,要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要能写一手比较漂亮的粉笔字,要能够熟练地寻找教育资源、能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操作多媒教学设施,教态自然得体具有亲和力,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高水平的班级管理与课堂调控、组织能力。
  二、专业素养
  (一)数学专业知识。“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千百年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识,时至今日,超越“一桶水”并努力成为“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正成为对新时期教师的要求,虽然现在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远远不止课堂教学和教师,但只有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才能在知识方面使必定程度上的权威得到维护,也才能正确地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与结构,熟知各年级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内在联系,较好地掌握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及数量关系的确切含义,准确地把握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为数学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相关学科知识。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应具备数学专业知识、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外,还应该具有与数学学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对于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与信息,都要有所涉略。
  (三)钻研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能力。课程标准规定了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要依据。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好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内容、重点与难点,熟悉各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及其在全册教科书乃至全套教科书中所处的位置。教师要有独立处理教科书的能力,为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补充和调整部分教学内容。
  (四)数学意识。教师的数学意识,表现在不仅使学生理解和学习现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使学生逐步学会主动地认识数学,初步形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具有从现实世界中寻找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型的态度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处理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作为一个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做到数学教学生活化。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教学素材,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的趣味和用处,使学生不仅能够从实际问题上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加深理解所学的概念、原理,而且还要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创新的品质。“百年大计,系于教育”,“国家发展之希望,在于教育”。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教育怎样发展与改革,小学教师在学生面前所起到的“主导作用”终究无法被完全取代。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个人所处的独特地位和自己的素养的高低在学生一生成长中所造成的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素养,形成自己所独有的教育智慧,在课堂内外以优秀的师德为基础,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引导者的坚强后盾,启迪学生性灵,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智慧,不只是把受教育者塑造成教师所希望成为的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更要把受教育者塑造成自身希望成为的那一个人,同时实现从一个普通的教书匠到新时期的魏书生老师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