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作者】 李 饶

【机构】 四川省宣汉县大成镇中心校

【摘要】小组学习是新时代下的一种富有时代特色的、新的、更好的、更适合广大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更加自由的学习氛围,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具有能动性和目的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能够让学生每天都以积极的精神状态学习数学,还可以让课堂充满活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正文】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新课标倡导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转变以往老师“一言堂”的课堂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恰恰契合了“以生为本”的思想。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让学生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本文将结合小组合作教学的实践谈一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的运用。
  一、合作小组的划分要力求科学
  在小学数学自主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小组的划分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合作小组的划分过程中,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开展小组划分活动,要综合考虑本班的人数、班级学生的男女比例情况、学生间的个性差异与年龄特点,以及不同学生的智力差异与学习基础的不同,进行科学的小组划分,小组划分要遵循组间同质与组内异质相结合的原则。例如:以五年级的某班为例,在该班中一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一共是25人,女生是20人,教师根据这一情况在开展具体的合作小组划分时,要注意小组内成员的划分男女比例要搭配合理,一般在同一组内,男女生的人数原则上不能相差两人,教师在分组中还要注意,要考虑小组成员的能力、性格、智力因素,要让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以及智力水平存在差距的同学都能够在小组中有一个人数的合理搭配,让每一个小组成员在自主合作学习中都既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也能够与其他同学有一个互补,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协调开展。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学习中学生总是以“问题中心”的心理参与探究的过程。没有问题就不能为学生探究知识提供自主参与的目标,难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中应营造合适的问题情境,这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认知对象的不同,创设适宜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从而使问题蕴含在情境中,让学生感到新颖、困惑,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愤悱”的境界,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从而使学生产生出期盼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为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注入活力。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的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明确,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能围绕实质性的内容有一定的探索性。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且在探求知识的过程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保持的强度,使他们的思维得到相互启发和训练,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三、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
  就目前各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很多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并不是单独完成的,经常是跟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教授、归纳与概括等方式进行有效的统一结合来完成的。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学习的内容、教师的教学风格等有效地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巨大优势。教师必须恰当地选择合作学习,结合教学的要求适当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价值,并在有效、有序的组织中完成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数学知识都是要求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和实验的。因此,这就要求借助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充分挖掘集体的潜能。例如:教师在讲解“角度度量”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掌握量角器的应用方法,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探究发现该如何应用量角器,使学生能够自主的探究。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在测量的过程中相互讨论,并记录自己发现的知识,最后向全班进行汇报,如果有的问题存在争议,小组之间也会进行相互探讨,从而解决问题。
  四、培养良好的合作技能
  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技能是合作学习成功的保证。但学生的合作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却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需要有意识地培养与训练。在交往中,要训练学生的耐心、倾听别人的发言,乐与陈述自己的意见,敢于修正自己的观点,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修改和补充自己原来的想法。别人提出疑问时,要针对问题,认真解释,要尽可能的做出令人满意的答复。要虚心考虑别人的意见。修正和补充原来看法中的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敢于公开自己的错误认识,肯定与自己不同甚至相反地正确看法。教师要加强交往中具体技能的训练,比如,别人说话时,自己应如何注视对方;再恰当的地方,如何让别人有插话的机会;有不同的见解不能统一时,如何学会保留自己的意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只有具有良好的合作技能,才能保证合作的效率。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有时要举行辨论赛,有的同学很喜欢,也显得很激动,往往没等其他同学回答完,就迫不及待地私下叽叽咕咕,害得课堂纪律不好,只知道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清楚别人的观点,更不知道自己存在的缺陷。
  五、实现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结合
  在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留给小学生独立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另一方面,还要为小学生打造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让小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以及与同伴之间的激烈讨论,最终切实让他们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并吸收,进而使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真正的实现了以学生为主的先进的教育观念,是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而不是顺从这,尊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以教育方式有利于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小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学生获得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养成了学习的兴趣,能力得到提高和健全了人格。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仍需不断研究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新的方式与思路,让学生能够做数学课堂的主人,让所有的小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学习和成功所带来的喜悦。
  在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上,我们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如何为学生真正设计出符合他们学习需要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等,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我们要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意识以及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的过程之中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参考文献:
  [1]万林丽.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0).
  [2]李爱君.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学苑教育,2012(10).
  [3]郭淑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