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

【作者】 阿依先木·吾斯曼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铁克其中心学校

【摘要】在我国初中教学中,体育课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由于新课改的推行,使国内的大部分学校的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体育教学也随之重视。重视体育学习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魄,这也是符合素质化教育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教育
【正文】
  体育课程是一门与其他课程不同的学科,它主要以锻炼学生的身体为主,是整个初中课程中体现“体”的学科。将德育教育与体育学科结合起来教学,是当前初中教学的重要教育手段,两者结合能够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同时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利用体育与德育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受到德育熏陶的同时锻炼身体。
  一、德育教育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在体育教学中德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德、智等全面性的人才,这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指导方针。对初中生进行体育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了能让学生接受严格的德育教育,从而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思维观点,能动性的开展学习活动;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持久、长远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起来。体育教学能够直接的体现出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德育思想素质,这为开展德育教育提供了极为有用的条件。现在的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体育教育时往往会展现出多种缺点,体育教师通过这些问题,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能够及时的纠正学生思想上的错误以及改善身体健康情况。
  二、提高教师修养
  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与道德品质地形成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言行举止等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体育教师要为人师表,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要成为学生的表率。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外在形象。教师要言行一致、举止大方、仪表端庄,要有良好的外在形象;其次,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生活,诚信待人等;再次,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体育教育的动作要做到位,要熟悉各项运动,教学要体现时代性。总之,教师要在方方面面提升自己的修养,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效仿的楷模,以自身良好的形象与内在的品质去感染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深入挖掘教材
  体育学科与其他文化课不同,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因此体育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深入钻研教材,结合教材特点找准德育教育的结合点,巧妙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教师要有一个全局观,对教材整体把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以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中心随机进行德育教育。如通过课前场地布置、器材整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通过中长跑的训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坚强的意志;通过体操队列的练习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结意识等等。
  四、利用课堂规则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体育的课堂中,其教学内容的练习内容十分广泛。任意一项练习都具有严格的要求,通过这些要求规范让体育课堂的更加顺利的进行,同时也让学生的自觉性与纪律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体育的课堂规则约束了学生的不规范行为,让学生在能主动的接受德育教育,将一些课堂之外的习惯放在课外,积极的配合教师进行体育锻炼。比如学生在练习集体队形时,根据课堂规则准时到达操场,在集合后按照教师的指示完成所有练习。学生在这一系列的课堂活动中,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五、利用体育课本中的德教因素
  在初中的体育教材中,涉及了大量的德育方面的知识。比如教材中关于跑步的例子,这就培养了学生需要具备坚持不放弃的精神;关于各种球类的例子,就提醒学生一定要有自信与勇气;关于集体类的例子,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等。所以,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各种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将思想层次上的物质与实际练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具备各种优秀的体育精神。在各项体育练习过程中,学生接受技能必然有一个过渡阶段,此时学生可能会因为无法达到标准而丧失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开导,只有在不断的战胜自己之后,才能完全的突破,让学生直面困难,具有挑战的精神。
  六、在各种体育比赛中渗透德教
  在初中的运动会上,具有形式多样的体育竞技比赛,通过这些比赛,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促使其更多的交流。在落实了德育教育后,具有高品质的学生与教师之间也能够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比如在比赛后,学生没有拿到奖,心情低落时,教师应当及时的安慰、劝解学生,让学生重新燃烧斗志,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前进;一些在享受到成功果实却有些骄傲自满的学生,教师也要正确的指导学生,让学生了解胜负含义,明白骄傲会让人落后的道理。再如,在进行一些集体比赛时,部分学生为了彰显自己的实习,不配合团队的整体性,这时教师要开导学生,让学生知道在自身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如何取舍。
  七、在实际集体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
  一般来说,初中学校都会开展集体活动,类似于跑早操、做广播体操、运动会等活动,在其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集体性的活动能够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时候感受校园文化的美好、陶冶自己的情操、丰富自身的校园生活。通过这一系列的优势,就能让学生养成自觉性的维护学校的校风、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在学习上积极上进的良好习惯。初中学校需要根据学习进度情况合理的开展校园集体活动,让德育教育全面的渗透到其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比如,学校开展了运动会后,校方对表现出色的班级要进行奖励,颁发“最佳班级奖”,增强学生的班级荣誉感。通过奖励的方式,将体育与德育教育结合在了一起。
  总之,将体育课堂与德育教育两者结合起来教学,必须发挥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与引导者的积极作用,并且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让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把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一一解决,再引入德育教育的理念,在提高学生思想品质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