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指导中学生修改作文
【作者】 刘志娥
【机构】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店子镇昌里中学
【摘要】写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投入,低产出”,作文评改更是让老师们苦不堪言的事。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把老师们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呢?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关键词】范改引领;自读自改;互改;小组评改;集体修改
【正文】
近年来关于写作教学的理论众说纷纭,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仍不能改变写作教学“高投入,低收成”的现状。作文评改更是让老师们苦不堪言的事。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从修改中领悟到写作的真谛,把老师们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呢?2012年开始我们学校进行了以下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范改引路,授之以渔
1、范改引路即把一些名师修改过的文章原样印发下去,让学生仔细读,认真体会,通过对修改名篇的研读,领悟作文修改的真谛!
2、授之以渔就是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因此,老师要下水示范,带学生走一程。我们在作文评改教学中做过这样的尝试:把学生的某个习作片段或者选取一两篇典型性的学生作文制成课件,投放在大屏幕上,课堂上用红笔圈点修改演示给学生看,并且简单地说明批改的方法和修改的理由,使学生掌握批阅作文的一些方法,得到一定的启示。
二、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1、自读自改
鲁迅先生曾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把可有可无的字、词、段删去,毫不可惜。”古人云:好书不厌百遍读。可有问题的文章就怕读,一读毛病就凸现出来。所以每当学生习作后,我们都要求他们用朗读的方式,大声地、认真地一句一句朗读,读不通听不顺的地方,仔细推敲,找出不妥之处,做好删增补漏工作,更换调整语句,修改不恰当的用词,使语言简洁流畅,值得推敲,耐人寻味。
2、同桌互改
同桌交换作文,轻声读对方作文,我帮你改、你帮我改。读的过程中不仅能互相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自改作文时往往发现不了问题,但对别人习作中的问题却能明察秋毫,这样更能发现问题之所在。
3、小组评改
将学生习作按平时水平高低搭配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四—五人,教师指定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评议批改小组成员的写作。每次之前评改之前,教师要在黑板上写明本次评改的侧重点及一些具体要求,小组内的每个学生先朗读自己的习作,接着大家传阅习作,要求每个学生都对习作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向作者发问,可以直接评论作品本身,也可以由一篇或若干篇作文引出一个共同的问题来探讨。然后组长根据大家的意见用红笔在作文簿上将错别字、病句等划出来,再将小组成员的意见综合起来写上旁批及评语,最后写上经过讨论评定的分数。
4、集体修改
把不同层次的习作典型打印发成材料分发给每人一份,提出明确的修改要求,然后人人动手修改。再对修改的情况进行评讲,对改得好的,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随机指导如何修改。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三、肯定鼓励,培养自信
教师在浏览学生修改情况、进行评分、归纳总评的基础上,要充分肯定学生成绩,鼓励生积极参与评改,结合自己的作文,谈感受、看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激励,使其获得自信和成绩感。修改初期,可在每节课前找出班上一名自改能力较强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充分发挥模范带头的作用。对不足的地方,也不要泼冷水,多从正面鼓励,学生就会对修改作文方法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修改能力。对学生修改训练中所存在的倾向和易犯的毛病,及时反馈给学生,解决存在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并要求学生对问题重新审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托尔斯泰曾云:“必须永远抛弃那种认为写作可以不必修改的想法,改三遍、四遍,这还不够。”修改文章是个是细工活儿,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脑力劳动。因此,我们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知难而上、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精神。惟愿学生真正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准确地表情达意,自由地抒写性灵,殷殷期盼写作教学步入新的天地!
近年来关于写作教学的理论众说纷纭,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仍不能改变写作教学“高投入,低收成”的现状。作文评改更是让老师们苦不堪言的事。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从修改中领悟到写作的真谛,把老师们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呢?2012年开始我们学校进行了以下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范改引路,授之以渔
1、范改引路即把一些名师修改过的文章原样印发下去,让学生仔细读,认真体会,通过对修改名篇的研读,领悟作文修改的真谛!
2、授之以渔就是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因此,老师要下水示范,带学生走一程。我们在作文评改教学中做过这样的尝试:把学生的某个习作片段或者选取一两篇典型性的学生作文制成课件,投放在大屏幕上,课堂上用红笔圈点修改演示给学生看,并且简单地说明批改的方法和修改的理由,使学生掌握批阅作文的一些方法,得到一定的启示。
二、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1、自读自改
鲁迅先生曾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把可有可无的字、词、段删去,毫不可惜。”古人云:好书不厌百遍读。可有问题的文章就怕读,一读毛病就凸现出来。所以每当学生习作后,我们都要求他们用朗读的方式,大声地、认真地一句一句朗读,读不通听不顺的地方,仔细推敲,找出不妥之处,做好删增补漏工作,更换调整语句,修改不恰当的用词,使语言简洁流畅,值得推敲,耐人寻味。
2、同桌互改
同桌交换作文,轻声读对方作文,我帮你改、你帮我改。读的过程中不仅能互相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自改作文时往往发现不了问题,但对别人习作中的问题却能明察秋毫,这样更能发现问题之所在。
3、小组评改
将学生习作按平时水平高低搭配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四—五人,教师指定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评议批改小组成员的写作。每次之前评改之前,教师要在黑板上写明本次评改的侧重点及一些具体要求,小组内的每个学生先朗读自己的习作,接着大家传阅习作,要求每个学生都对习作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向作者发问,可以直接评论作品本身,也可以由一篇或若干篇作文引出一个共同的问题来探讨。然后组长根据大家的意见用红笔在作文簿上将错别字、病句等划出来,再将小组成员的意见综合起来写上旁批及评语,最后写上经过讨论评定的分数。
4、集体修改
把不同层次的习作典型打印发成材料分发给每人一份,提出明确的修改要求,然后人人动手修改。再对修改的情况进行评讲,对改得好的,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随机指导如何修改。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三、肯定鼓励,培养自信
教师在浏览学生修改情况、进行评分、归纳总评的基础上,要充分肯定学生成绩,鼓励生积极参与评改,结合自己的作文,谈感受、看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激励,使其获得自信和成绩感。修改初期,可在每节课前找出班上一名自改能力较强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充分发挥模范带头的作用。对不足的地方,也不要泼冷水,多从正面鼓励,学生就会对修改作文方法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修改能力。对学生修改训练中所存在的倾向和易犯的毛病,及时反馈给学生,解决存在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并要求学生对问题重新审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托尔斯泰曾云:“必须永远抛弃那种认为写作可以不必修改的想法,改三遍、四遍,这还不够。”修改文章是个是细工活儿,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脑力劳动。因此,我们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知难而上、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精神。惟愿学生真正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准确地表情达意,自由地抒写性灵,殷殷期盼写作教学步入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