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合作学习

【作者】 赵尚奎

【机构】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中学



【正文】  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新课程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已成为广大教师研究的课题。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交换彼此的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面。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通过合作学习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怎样在数学课堂实施合作学习。
  一、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小组4~6人。这样既能保证优势互补,又便于开展公平竞争。教师还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合理分工,也可以由合作小组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实施。在进行合理分工的同时,还要选好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老师的小助手,选好组成直接关系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我们可以采取个人自荐、组内表决的方法选组长,并对小组长宣布职责及相关要求。在参与全班交流中,小组成员轮流发言,消除优等生的权威,体现地位平等与机会平等,培养学生的平等参与意识。另外,考虑到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同一形式使用时间过长,次数过多后,就会失去新鲜感,降低学习兴趣,所以合作小组应该至少每学期调整一次,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二、营造课堂上良好的合作气氛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和提供交流和合作的空间和机会,并在交流和合作前创设一种能激发起他们主动和积极参与活动的情景。在合作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看法,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大胆提出问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逐步形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  
  三、善于把握合作时机,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合作
  合作学习的开展,往往跟上课的内容、上课的形式、上课所提出的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等是息息相关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正确把握合作时机,教师要合理选择契机,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把那些具有探究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地采用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产生的价值,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开展合作学习.1、在重点、难点处。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2、验探究规律时。数学教材中有很多规律需要学生通过操作才能发现其奥妙,仅凭个人的才智是不够的,须挖掘集体智慧,实现真正的把握和理解。3、辨析易混概念时。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思维处于混沌、迷惑状态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辩论,有助于澄清概念,加深理解。4、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合作学习,以便能拓宽学生的思路通过合作学习所获得的方法比教师单一说教要丰富并且生动得多。5、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放性”问题的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地去思考,这时可以先通过独立解答,再将作业在小组内互阅、互改、互评,从而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弥补了自主探索的不足。
  四、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
  小组评价要体现公平性、持续性,要有评价标准。没有评价,学生就会对小组合作失去积极性,又恢复到原来自己学习的状态,而只不过是在座位上变化了一下而已,对小组作评价,小组之间会竞争,对组员有评价,可以调动组员之间的竞争,对组长有评价,可以调动组长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我设置了最佳组长,最佳组员,最佳小组等奖励来激励学生,通过上课的回答问题,课前小监测以及作业等内容进行评价,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百倍的积极性,关键是又把这百倍的积极性发挥到学习中去。
  五、教师要处理好角色意识,及时对合作过程实施调控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是通过教师的角色变化来实现的。合作交往中教师的主要行为表现在倾听、交流、协作、分享,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因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同时扮演了权威、顾问、同伴三种角色。教师应针对班级、小组的具体情况,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作出交往策略的指导与评价,充分展示各种问题的形成过程与解决过程。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及时作出指导和调节,促成高效的互动过程。
  六、把合作学习与学科德育联系起来
  合作学习的本意在于建设一种课堂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育公平,保护弱势群体,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弘扬团队精神,养成彼此尊重,相互友爱的风气,形成礼貌谦让、助人为乐的美德,归根结底,合作学习显了培养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是一种道德教育。
  总之,合作方式有多种,合作手段也有许多,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合作方式和手段,最终建构数学课堂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