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探索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作者】 林志辉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百省初中

【摘要】本文阐述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技巧和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与物理有关的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物理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效课堂;知识技能;情感交流;探究性实验
【正文】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学校的生命,要切实落实减轻学生负担,一定要致力于构建高效的课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们越来越认识到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效,而且应该高效。所谓“高效”主要是指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之间相吻合,使全体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够打造出初中物理的高效课堂呢? 
  一、抓住学生特点,创设物理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要联系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来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新授课是学生学习某一知识点、物理现象的第一印象,这入门的第一印象是否清晰明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新授课过程中能够把有关物理现象通过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再应用到生活当中去,然后再用结论解释生活现象,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掌握得就比较好。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把探究问题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当学生对这样的探究活动产生兴趣以后,必然想探究、爱探究。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现象时,介绍一个实验情境:实验装置是一个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让几个学生各用一根钢丝猛刺水中的鱼。由于学生总认为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与其真实位置一样,在这样错误的前科学概念的影响下,自然会出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对一些自然现象凭自己的经验或直觉形成错误的判断。教师把泡沫片从水中提起来,发现几根钢丝都落在鱼的上方,接着说:要知道这个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一定要对学生有普遍的关注度
  在课堂上“生不动,我动”是一厢情愿,“生动,我也动”才能和谐高效发展,师生才能取得共赢。因此,在课堂上通常要关注学生的动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用欣赏、夸奖的手段来体现你的关注;经常用目光或微笑扫描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去与学生交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体会到老师的关注、温暖和支持。用提问或允许回答问题来关注每一个学生,点点的关注对学生表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要把他们每一点的积极性、每一点的学习热情保护起来,让他们生长起来,壮大起来。
  三、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巧妙诱导启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探究性教学法的前提是“自主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是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提出的学习方法,是物理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是探索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常常受挫,因而有一些学生不能或不愿意进行探究学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厌学心理,还有一些学生因屡屡不能获得探究学习的成功,影响了学业。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和研究,初步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是举行活动,鼓励参与;二是树立自信,补习功课;三是相机诱导,授之以渔。教师在小组探究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兼顾到个体学习发展过程,仅以部分“优生”的行为作为学习节奏的标尺而演绎学习进程,导致部分学生没有收获而沮丧,不再愿意主动参与小组探究学习,就会导致探究教学法效果不佳,就不能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四、在课堂教学当中加强情感交流,增加师生间的亲和力
  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好,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可见,课堂上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往往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能增加师生间的亲和力,形成特殊的教育功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来表现情感,从而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例如讲到《摩擦力》时,可问学生在走路时假设不小心踩到香蕉皮会怎样?学生哄然大笑,紧接着问学生既然人受到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这样,在谈笑中学习了判断摩擦力的方法。然后再让学生推理,学生热情高涨,求知欲望强烈;其次,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目光亲切深沉,表现自然丰富,语言层次清析,使学生在一种亲切,愉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对学生的任何参与都应有合理且激励性评价,绝不能有任何讽刺和挖苦;再次,不管课内课外,要乐于为学生辅导和解答疑难,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积极的期待。课堂上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会使学生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学生会由于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
  五、设计探究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快乐 
  物理探究性实验的实质是学生自主地进行实验,在实验前对于将要得到的实验结果并无真正了解,通常由学生自主地进行各种探究活动,包括形成问题、提出假设、提出模型,进行实验、观察、测量、制作,对观测结果或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解释、评价和交流等,教师只做组织引导。
  创设有利于科学探究的教学情境,是每个物理教师应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的一项重要工作。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投入学习,能使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探究学习。教师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好奇、感悟、反思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到物理学科是那样生动、有趣;要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想象、质疑、理性思维的学习环境,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平等、自由的学习空间。这就要求教者周密思考,做好必要的准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巧妙设置探究问题,科学安排探究作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不断提高。如在学习《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一节内容时,从实验过渡到实际应用,我们设计了以下问题:将托盘天平做成不等臂的可以吗?——引导学生想到托盘天平的制作原理;为什么要调节天平?引导学生想到在设计制作托盘天平时,要考虑到杠杆等臂和平衡螺母。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就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就能形成乐于学习、勤于动手、努力求知、发奋进取的积极状态,从而避免产生学习受挫的诱因。
  随着课改的纵深发展,高效课堂已经成为理想物理课堂的孜孜追求。让我们抛开形式化和功利化,真正为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物理上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而努力,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让物理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柳斌著.中学教学全书之物理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刘振雄. 浅谈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物理教[J].2004
  [3]王琦. 浅论探究性实验模式.探究性学习[J]
  [4]张为民. 浅谈物理实验的双重教学功能.物理实验[J].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