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析如何提高初中学生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 覃振海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初级中学

【摘要】通过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看、听、想、练来完成教学的目标,从课的教学过程,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教师的教学方式等就体育课堂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方面,谈谈在参与式教学中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
【关键词】教学质量;体育课堂;外部环境;内部环境
【正文】  

  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职业道德综合表现。体育课堂的具体目标提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学校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进行系统的学习,促进学习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特长,发展运动能力,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一、 有趣的体育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整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以及健康成长的过程,体育课堂教学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与同伴之间交往、合作、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创设性地学习,科学地锻炼自己的身体,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科学的健身方法,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在锻炼中初步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二、体育课堂教学的外部环境因素 
  (一) 教学场地的布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育课堂宽敞,学生视野开阔,这些外界信息通过传导神经的兴奋性,达到大脑中枢这种条件反射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为保证课的顺利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跑道的布置,整齐标准的道宽、起点、终点的设置,都能给学生良好的心理反应,跳远沙坑的翻扒、助跑边上的标志,投掷区的夹角线,一米的间隔弧线,这些场地的布置都是不可缺少的。学生通过视觉反应产生良好的心理反应,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为下一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做好准备,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使学生兴趣倍增,起到良好作用。  
  (二)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器材与设备,是体育课堂运动量与运动密度的基本保证,也是上好课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没有相应数量的器材设备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能上好体育课。因此,应课前准备好该堂课的体育器材,例如:篮球的气匝如何,球的数量要多少,技巧前滚翻的垫子是否干净,跳高架横杆的长度是否标准,踏跳板反弹性是否安全等等,器材应检查清楚,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提高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没有后顾之忧。 
  (三)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周边的情况是指课堂周围的现象,周围的现象对学生注意力起一定作用,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这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学生学习注意力是否集中,对体育实践课教学影响很大。因而选用教学场地的时候,应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注意周边情况的影响,要尽量避免周边环境的干扰,例如:前滚翻教学时要选择较为安静的场地,不应与球类项目在同一场地进行,广播操教学则应与有同样教材的班级一起进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三、 体育课堂教学的内部环境因素  
  (一)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教师的心境直接影与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心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师心境,其表情、语言、仪表及每个示范动作,对学生的学习心境都能产生影响,要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学习的心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这样就要求教师仪表要整洁大方,着装整齐,乐观向上,表情喜悦,讲解要扼要形象、易懂、简练、生动、妙趣横生,示范要动作优美,正确到位,产生强烈艺术感,课堂教学组织要严密规范,有开始,有终,教师精神饱满,学生就信心百倍。教师要和蔼可亲,多加鼓励,及时肯定,耐心辅导,能激励学生的学习情绪,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二)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情绪,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情绪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本条件之一,现代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活泼好动,自我意识强,接受新知识快,但大都任性,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的各异特征,通过各种方式的心理教育,帮助引导学生克服与消除各种心理弱点及障碍,促使其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自觉主动地发展体育能力及个性,达到创新目的。首先,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些学生胆子小,遇事爱靠后流过,还有些学生体育水平与其它学生有所差异,这些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怕难为情,容易紧张,甚至不敢练习,敷衍了事。因此,在教学中降低动作难度,加强个别辅导,促使他们锻炼胆量、先做、敢做,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其勇敢、果断的心理品质。其次,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喜爱体育活动,更喜欢体育比赛。让学生在体育课的教学中体验失败与胜利的情感。     
  总之,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是诸多方面的,只要每一位体育教师刻苦钻研,认真思考,加强学习,不断积累,就能寻找出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校的措施,共同营造一个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课堂环境。体育课的特点就是让学生在愉悦的性情中动起来,学到体育运动技能知识。学生在课中进行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所学的技能颇为重要。现在许多课中都有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内容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学生在课中对班集体、对他人、对小组同伴、对自己,甚至对老师做出一些评价,使运动技能在学习中更加理性化,课堂更充满活力,教学便得有效。  
  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探索》 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广东教学研究
  [3]「树立体育教学发展观》  科学实施体育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