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低年级识字教学探讨
【作者】 杨爱芳
【机构】 贵州省都匀经济开发区匀东二小
【正文】 小学阶段,识字与写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却是最为重要,因为只有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才能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而学习方法的选择又关系到识字的学习与积累,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这些低年级的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我们周围有许多人对祖国的汉字已渐显陌生。在网络时代,传统手写文字的习惯已被悄悄颠覆。“我们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提笔忘字、写不好字、不会写字的‘汉字危机’现象,已成为普遍现象,与成年人的“提笔忘字”相比,未成年人书写能力的下降更令人担忧。”(——摘自2010年8月“人民日报”)化解“汉字危机”,必须从小学的教育抓起,而小学教育阶段的汉字学习,低年级的识字与写字则显得非常重要。正如学者所言:“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又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工具。汉字书法不仅是人类所创造的最为抽象的艺术,而且是人类文明最为发达、最富有想象力,能够全面揭示自然本质的一门艺术,一种文化现象。”数千年来,汉字被视作艺术品,更被看做人格的标记,“横平竖直写汉字”与“堂堂正正做真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儿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灭”字时,我让学生这样记忆:火上加个盖,一盖火就灭;在教学“品”时,我教学生这样记:一家共有三口人,爸妈抬着孩子走。而在教学“思”时,让学生记忆:口有十张,心一只颗;田下有心在,思考在于勤。在教学“告”字时,我给学生分析了字的组成后,有学生就说:上面是一条没有尾巴的“牛”,下面是一个“口”,因此,大家一起编记忆“告”字的儿歌:牛儿没尾巴,下面一张口。在经过老师的启发后,得到了一句利于记忆的顺口溜:一口咬掉牛尾巴。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只要交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学生就会以极大的热情但遇到其中来。在识字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自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将会终生受益。识字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识记生字可以让学生自己创造识记方法,编字谜,编口诀,以加深汉字印象。
另外在一些形近字的教学中,许多字的字形就代表着它的意思,像“泡”和“炮”,虽然读音相同,但“泡”的部首是“氵”,显然与“水”有关,“炮”的部首是“火”,当然与“火”有关。于是在识字教学中,我就让学生自己去认真分析,仔细去比较,引导他们注意区分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学生由此类推,很快便发现了许多识字的小窍门,如“恨”的部首是“忄”,它的字义应当与心情有关,“论”的部首是“讠”,它的字义肯定与语言有关,再诱导学生自己查字典,进行核实,结果一查字典,与自己判断的一个样。他们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高兴的心情自然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就更加激发了他们自主识字的兴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提出“学习母语是一种权利”,法国规定“法产商品的商标必须使用法文”,韩国主张“立志于国语发展和国语文化创造”,俄罗斯甚至把保护母语纳入了国家安全战略。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光大,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的精华,而是决定于这个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否得到很好的传承。在邻国日本,从小学到初中都有习字和书法课,文科大学里书法也是必修课。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滋养我们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没有理由不去好好的学习与掌握。因此,学生不但要能识字,还要能够对所学的字进行巩固。每次识字结束时,我都安排了写字练习,每个字只写三个,这样既避免了学生机械的书写,也节约了时间。我在写字的过程中,强调了写字的要求:身坐直、脚放平、笔拿稳、写端正,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尺,手指到笔尖的距离要有一寸,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今年,学校每天下午都安排了一节写字课,让我们的下一代在书法课的学习中理解汉字、欣赏汉字、尊重汉字,恢复并强化中小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汉字书写传统。只有识字与写字相结合,使学生不断地加深印象,学到的字才能够成为自己的必备技能,才能做到对想写的字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总之,识字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只要我们勤思考,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识字方法。而只有我们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时,才能让学生摆脱枯燥无味的课堂,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又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工具”,掌握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个骄傲的中国人!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我们周围有许多人对祖国的汉字已渐显陌生。在网络时代,传统手写文字的习惯已被悄悄颠覆。“我们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提笔忘字、写不好字、不会写字的‘汉字危机’现象,已成为普遍现象,与成年人的“提笔忘字”相比,未成年人书写能力的下降更令人担忧。”(——摘自2010年8月“人民日报”)化解“汉字危机”,必须从小学的教育抓起,而小学教育阶段的汉字学习,低年级的识字与写字则显得非常重要。正如学者所言:“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又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工具。汉字书法不仅是人类所创造的最为抽象的艺术,而且是人类文明最为发达、最富有想象力,能够全面揭示自然本质的一门艺术,一种文化现象。”数千年来,汉字被视作艺术品,更被看做人格的标记,“横平竖直写汉字”与“堂堂正正做真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儿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灭”字时,我让学生这样记忆:火上加个盖,一盖火就灭;在教学“品”时,我教学生这样记:一家共有三口人,爸妈抬着孩子走。而在教学“思”时,让学生记忆:口有十张,心一只颗;田下有心在,思考在于勤。在教学“告”字时,我给学生分析了字的组成后,有学生就说:上面是一条没有尾巴的“牛”,下面是一个“口”,因此,大家一起编记忆“告”字的儿歌:牛儿没尾巴,下面一张口。在经过老师的启发后,得到了一句利于记忆的顺口溜:一口咬掉牛尾巴。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只要交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学生就会以极大的热情但遇到其中来。在识字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自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将会终生受益。识字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识记生字可以让学生自己创造识记方法,编字谜,编口诀,以加深汉字印象。
另外在一些形近字的教学中,许多字的字形就代表着它的意思,像“泡”和“炮”,虽然读音相同,但“泡”的部首是“氵”,显然与“水”有关,“炮”的部首是“火”,当然与“火”有关。于是在识字教学中,我就让学生自己去认真分析,仔细去比较,引导他们注意区分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学生由此类推,很快便发现了许多识字的小窍门,如“恨”的部首是“忄”,它的字义应当与心情有关,“论”的部首是“讠”,它的字义肯定与语言有关,再诱导学生自己查字典,进行核实,结果一查字典,与自己判断的一个样。他们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高兴的心情自然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就更加激发了他们自主识字的兴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提出“学习母语是一种权利”,法国规定“法产商品的商标必须使用法文”,韩国主张“立志于国语发展和国语文化创造”,俄罗斯甚至把保护母语纳入了国家安全战略。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光大,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的精华,而是决定于这个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否得到很好的传承。在邻国日本,从小学到初中都有习字和书法课,文科大学里书法也是必修课。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滋养我们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没有理由不去好好的学习与掌握。因此,学生不但要能识字,还要能够对所学的字进行巩固。每次识字结束时,我都安排了写字练习,每个字只写三个,这样既避免了学生机械的书写,也节约了时间。我在写字的过程中,强调了写字的要求:身坐直、脚放平、笔拿稳、写端正,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尺,手指到笔尖的距离要有一寸,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今年,学校每天下午都安排了一节写字课,让我们的下一代在书法课的学习中理解汉字、欣赏汉字、尊重汉字,恢复并强化中小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汉字书写传统。只有识字与写字相结合,使学生不断地加深印象,学到的字才能够成为自己的必备技能,才能做到对想写的字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总之,识字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只要我们勤思考,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识字方法。而只有我们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时,才能让学生摆脱枯燥无味的课堂,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又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工具”,掌握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个骄傲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