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论述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才让东主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民族寄宿制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一直是我国的教育教学重点,它在整个教学阶段中占领着重要位置。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启蒙阶段,而语文又是基础的启蒙学科,学生学习所有的科目都需要以语文学科为基础,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重要的教学任务。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经常性地依赖教师,这与其生活习惯有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小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足,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而其在学习过程中是渴望被肯定的,这是小学生的一个特点,因此激励教育在小学教学中就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探析。
【关键词】激励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小学生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虽然当前我国已经大范围地实施新课程改革教育,但是很多小学教师还是偏向于高龄化方向发展,其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过重,难以转变教学理念,使得激励教育难以开展。由于小学生不具备学习基础,其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觉得比较困难,一旦教师的教学方式违背小学生的期望,小学生就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不利状况,而激励教学是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力推广和应用开来。
  一、激励教育的内涵
  激励教育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以鼓励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为主的一种教学方式,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其极大地满足了小学生学习的内在期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激励教育方式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能够使得小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所增强,从而使其具备积极向上的学习行为和思想。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就是用激励性质的教学手段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想,在其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鼓励和肯定,以达到激励教育的效用和目标,这是实现小学语文激励教育的基础目的。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影响,激励教育就是通过语言激励使其具备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受到感染,从而增强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备较强的目的性和情感性质,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二、激励教育实施的目标和前提
  1、激励教育实施的目标
  开展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有所成,激励教育实施的目标当然也是如此,激励教育作为一种具体化的教学方式,还能够将其实施目标进行细化,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取有用的知识,通过教师的激励法养成积极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具备较强的好奇心和童心,其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将不同的学习内容看作不同的故事或者图画,这是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也是其纯真可爱之处。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激励教育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需要以实现教育目标为主要目的,但是这种教学任务的实现是需要建立在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优势之上。教师要耐心教导学生,用相同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我发光,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激励教育实施的前提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而小学语文教师要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先满足学生的合理的期望。激励教育的实施并不是对学生进行一味的鼓励,这种言语上的激励虽然能够带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动力,但是小学生还是更加注重情感上的鼓励和肯定。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激励教育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明确这种教育方式开展的前提,就是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小学生的内心是非常敏感的,其在学习过程中会比较注重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教师就需要用心关爱学生,感受不同的学生具备的学习特质,然后根据其中的差异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其进行鼓励,合理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从而使得激励教育能够顺利开展,为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供保障。
  三、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树立激励教育理念
  开展激励教育需要以正确的与教育方式相符合的教育理念为基础,这样才能让教师和学生更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教学是以批评教育为主的,与“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理念类似,但是这种教育理念并不符合当代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激励教育理念,明确这种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从而使其能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激励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思想,对学生良好的课堂表现进行鼓励,不能吝啬其赞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回应,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营造和谐气氛
  和谐的氛围是开展激励教育的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让小学生觉得语文课堂是轻松、愉快的,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束缚,使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比如在进行《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图片等,再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所在,了解更加广阔的知识。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针对学生的学习和语言特点从不同的方向对其进行激励,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提升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效果。
  3、重视教育内容和结构的时代性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丰富,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引领学生学习丰富的语文知识,提升小学生的文学涵养。教师在应用激励教育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需要注重语文教学内容结构的时代性,让小学生站在现代视角上观察不同时代的学习内容,增强小学生的学习新鲜感,这也是激励教育时代性的良好体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激励教育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明确教育方式的前提和目标,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使得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实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树秀.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J].2014(25):6-7
  [2]喻越.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6(08):82-83
  [3]刘晓梅.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学周刊,2015(36):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