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考生物“三点式”复习模式的构建策略

【作者】 蒲 彭

【机构】 新疆伊犁州实验中学

【摘要】高考生物复习模式的构建是提高高考生物复习课有效性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高考生物复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高考生物“三点式”复习模式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三点式”复习模式;构建策略
【正文】
  一、“三点式”复习模式概念辨析
  所谓“三点式”复习模式,即在高三生物复习中通过以题习点,以题析点,以题固点三个环节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思维模板的形成和解题模板的建构的一种高效性教学模式。
  以题习考点:教师要根据高三学生的学情,根据考纲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精选有思维价值和探究价值的高考题或母题,通过让学生研做高考真题以及教师简要介绍在近三年高考中出现的频次、分值、命题形式,让学生明确“考什么”,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及教师引导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以题析考点:教师精选近三年高考真题,呈现给学生。学生不宜急于解题或答题,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明白:这个题考的是什么知识点,难住你的是什么(是知识的问题,还是技巧的问题,还是能力的问题,还是习惯的问题),弄清楚这些问题后,再由小组合作交流以及师生互动一起探究解题方法,必要时教师要示范标准的解题过程。通过师生对高考真题的分析让学生明确“怎么考”、“解题的思维模板如何建立”、“答题的模版是什么”。
  以题固考点:即进行考点的当堂强化练习,教师事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分析,精选、优选变式训练的试题,最好把试题分为三类:A类是容易题,B类是中等题,C类是提高题,供学生进行自我选择。通过变式训练将知识点,解题技巧、解题方法融为一体进行强化使之纲要化。
  二、高三生物复习课堂现状
  学生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的方法和技巧。很多教师认为复习课不需要设置情景,也无须提出问题来让学生回答,只是需要教师对教材知识进行整合、归纳、总结,然后讲给学生听,学生做好笔记,再将资料的练习题从头到尾做过,这样就达到了复习的目的了,然而根据新课改理念,这样的传统复习课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上演“独角戏,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复习课上,由于时间紧、内容多,经常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学生准备了不需学生咀嚼消化、只需学生张嘴吞咽的详细资料,包办代替了学生的学习、思考、总结、归纳、整理的过程,使学生丧失了能力提高过程的历练,使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困”。
  (二)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气氛呆板。
  谈到复习课,学生都能说出大致程序,无非就是:从目标确立到知识梳理,从重点难点解析到典型例题剖析。课堂无非就是“一言堂”、“满堂灌”。学生置身于这种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气氛呆板的课堂中,只是被动接受,自然而然参与课堂教学的欲望就会大大削弱,学习激情就会匮乏、思维呆滞,谈何复习效率?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总想尽量讲得细点、挖得深点、拓得广点、练得多点,希望对知识的讲解能够面面俱到。教师未能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习惯,未能培养学生对学习和生命科学的兴趣以及良好思维能力的习惯,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导致学生缺乏科学创新的能力,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更没有激发学生对生命深层次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忽视了学生的全面而个性发展。
  三、探索高考生物“三点式”复习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教师素能提升是关键。
  因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掌控者。只有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真正转变教学理念,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以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为依据,以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才能使“三点式”复习不流于形式得以实施。此外,“考什么”、“知识网络如何构建”、“怎么考”、“解题的思维模板如何建立”、“答题的模版是什么”、变式训练的设计等一系列问题都有赖于教师在对生物高考考纲、高考试题的深刻理解和深入研究基础上的正确引导、科学设计,高考生物“三点式”复习模式才得以真正构建。
  (二)“小组合作学习”是条件。
  小组合作学习是高考生物“三点式”复习模式构建的“支撑点”。在高三“三点式”复习课中, 我们以小组合作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沿着“问题、自思自悟!、小组交流、互悟! 全班交流、共悟! 总结与反馈“的程序进行, 通过讨论, 学生与学生之间反复地进行着思维过程的相互碰撞, 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到突破与解决,知识网络得以构建,思维模板得以建立。
  (三)精选考题和思维建模是“三点式”复习的重要途径。
  任何一节课的教学都应该是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高考生物“三点式”复习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途径在于精选高考真题和思维建模。教师要根据高三学生的学情,根据考纲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选择有思维价值和探究价值的高考题或母题,通过研做高考真题让学生明确“考什么”、“知识网络如何构建”;通过师生对高考真题的分析让学生明确“怎么考”、“解题的思维模板如何建立”、“答题的模版是什么”;再通过变式训练将知识点、解题技巧、解题方法点融为一体进行强化,使之纲要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做到这点,要求高三教师要认真解读高考考纲并研做近三年的高考题,同时制作两表一本:即双向细目表、考点分布表和生物阅读本,为精选考题帮助学生思维建模创造条件。
  (四)、“动态性评价”是保障。
  评价是高考生物“三点式”复习模式构建的的“航向标”和“指挥棒”。只有建立起一套既重过程又重结果的评价体系,才能确保模式构建工作落在实处。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能积极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进一步确保各种活动有效落实并取得成效,让“做与不做、做得多与做得少、做得好与做得不好”的教师在各种待遇上有所区别,做到能者多酬、优者多酬,不断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比、学、赶、帮、超”氛围,传递学习课改、实践课改、感悟课改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IM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宗树兴.小组合作学习是落实新课改的必要条件[J].基础教育课程,2013年10月(第10期):36—44.
  [3]赵素格.怎样构建髙中生物高效课堂[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