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策略研究
【作者】 格日措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宗日寄宿制小学
【摘要】所谓数学交流能力就是学生将自己在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过程中“想到的”“说”给别人“听”,对数学问题发表看法,讲清道理,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能力。【关键词】数学;交流能力;重要性;策略
【正文】
交流,通俗地讲就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与情感的传达和沟通。数学课堂交流是指在数学课堂学习与教学过程中,用文字、符号、动作、模型、图象等作为载体,对数学的概念、关系、规律、应用等的认识和感受进行表达、接受和转换的活动。
一、加强数学交流的重要性
1、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
数学的活力源于课堂交流,没有交流的课堂,如同一潭死水。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能舍得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能创设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先自己想一想,有了一定的见解,再与小组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学生面前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对自身有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过程,学生个体对自身的学习经历有一个回顾与反思的过程,在交流中思维的冲突与认同,正是对自我认知系统的一种整理和修正,从而进行对问题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和提高。
2、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教材。
苏教版教材在新知传授和习题的编排上,层次清楚,形式多样,图文并茂,融教法、学法于一体。教材特别注意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每一新知识呈现时,都按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识——巩固训练——拓展创新四个层次安排。教材这样编写打破了传统教材中“例题+习题”的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也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教材,掌握知识结构,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接受。
3、有效的数学交流,能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面向每一个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因此,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最大限度的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实际活动中,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使大多数学生成为陪客。因此,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
4、能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数学语言是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作为学生应该掌握这一重要的工具。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感觉到,在数学学习中,教师通过数学交流,引导学生使用“清晰、严谨、通俗、简洁、规范”的数学语言,来理解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又能使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策略研究
1、让学生学会倾听,培养良好的交流习惯。
(1)、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尊重儿童的权利,让孩子充分地参与。许多事例表明,孩子积极参与,那项活动成功率就高,否则就低。
(2)、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倾听环境。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带着微笑走进课堂”,同时注重常规的课堂纪律训练,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消除困扰影响倾听的噪音等一切干扰音素,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自觉的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
(3)、给学生创造有趣而又生动活泼的倾听内容。如:组织学生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故事比赛,让学生通过倾听感兴趣的故事内容。从而学会倾听的技巧等。变“教师要我听”为“自己想要听”。
(4)、掌握倾听技巧。
①听要关注重点,分清主次。切勿关注了细节,错过了要点。
②常进行倾听练习,从简单的一个字到一个词再到一个句、段、篇。由易到难,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倾听技巧。
③学会记笔记,根据说话内容摘录主要字、词、句,利于学生掌握倾听技巧。
2、坚持完整、规范地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数学学科中充满着符号、图形和图像,它们按照一定规则表达数学意义、交流数学思想。这些符号、图形和图像就是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和生活语言是不同的,学生正确理解数学语言,准确使用数学语言,对于学生有效地讲解和交流是有促进作用的,同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3、抓住数学本质进行交流,提高交流的质量。
数学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学生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活动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应帮助学生构建和发展认识结构。我们要设计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而且能体现数学内涵的活动。通过丰富的情景信息和数学关系,引导和组织学生经历观察、实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推理等活动,在活动中,在真实情境中,在互相交流中,使学生去认识理解,获得数学概念和结果,构建他们的数学知识。
4、引进课堂争论,形成交流的高潮。
数学中某些模棱两可,易于混淆的问题。就要利用辩论的武器加以解决。学生之间的辩论能让学生共同参与、交流信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群体的活动功能,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讨论分析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学习方法上相互借鉴,集智取长,协作创新。
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交流的价值,并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就可以发挥数学交流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提高学生交往合作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交流,通俗地讲就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与情感的传达和沟通。数学课堂交流是指在数学课堂学习与教学过程中,用文字、符号、动作、模型、图象等作为载体,对数学的概念、关系、规律、应用等的认识和感受进行表达、接受和转换的活动。
一、加强数学交流的重要性
1、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
数学的活力源于课堂交流,没有交流的课堂,如同一潭死水。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能舍得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能创设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先自己想一想,有了一定的见解,再与小组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学生面前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对自身有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过程,学生个体对自身的学习经历有一个回顾与反思的过程,在交流中思维的冲突与认同,正是对自我认知系统的一种整理和修正,从而进行对问题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和提高。
2、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教材。
苏教版教材在新知传授和习题的编排上,层次清楚,形式多样,图文并茂,融教法、学法于一体。教材特别注意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每一新知识呈现时,都按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识——巩固训练——拓展创新四个层次安排。教材这样编写打破了传统教材中“例题+习题”的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也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教材,掌握知识结构,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接受。
3、有效的数学交流,能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面向每一个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因此,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最大限度的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实际活动中,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使大多数学生成为陪客。因此,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
4、能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数学语言是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作为学生应该掌握这一重要的工具。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感觉到,在数学学习中,教师通过数学交流,引导学生使用“清晰、严谨、通俗、简洁、规范”的数学语言,来理解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又能使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策略研究
1、让学生学会倾听,培养良好的交流习惯。
(1)、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尊重儿童的权利,让孩子充分地参与。许多事例表明,孩子积极参与,那项活动成功率就高,否则就低。
(2)、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倾听环境。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带着微笑走进课堂”,同时注重常规的课堂纪律训练,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消除困扰影响倾听的噪音等一切干扰音素,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自觉的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
(3)、给学生创造有趣而又生动活泼的倾听内容。如:组织学生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故事比赛,让学生通过倾听感兴趣的故事内容。从而学会倾听的技巧等。变“教师要我听”为“自己想要听”。
(4)、掌握倾听技巧。
①听要关注重点,分清主次。切勿关注了细节,错过了要点。
②常进行倾听练习,从简单的一个字到一个词再到一个句、段、篇。由易到难,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倾听技巧。
③学会记笔记,根据说话内容摘录主要字、词、句,利于学生掌握倾听技巧。
2、坚持完整、规范地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数学学科中充满着符号、图形和图像,它们按照一定规则表达数学意义、交流数学思想。这些符号、图形和图像就是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和生活语言是不同的,学生正确理解数学语言,准确使用数学语言,对于学生有效地讲解和交流是有促进作用的,同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3、抓住数学本质进行交流,提高交流的质量。
数学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学生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活动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应帮助学生构建和发展认识结构。我们要设计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而且能体现数学内涵的活动。通过丰富的情景信息和数学关系,引导和组织学生经历观察、实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推理等活动,在活动中,在真实情境中,在互相交流中,使学生去认识理解,获得数学概念和结果,构建他们的数学知识。
4、引进课堂争论,形成交流的高潮。
数学中某些模棱两可,易于混淆的问题。就要利用辩论的武器加以解决。学生之间的辩论能让学生共同参与、交流信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群体的活动功能,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讨论分析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学习方法上相互借鉴,集智取长,协作创新。
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交流的价值,并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就可以发挥数学交流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提高学生交往合作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