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调动感官识字,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 向艺春
【机构】 四川省宣汉县东乡镇西北中心校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识字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体现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到识字的乐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识字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课堂。【关键词】识字;教学;学生;学会
【正文】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值得探究的问题。伟大文学家郭沫若前辈曾说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如何利用教材与教学资源的优势,让学生轻松快乐的识字,达到寓教于乐?下面是我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所尝试的调动感官识字几种方法,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用“眼”观察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要打开孩子们的心门,首先让孩子们的眼睛看到能让他们记在心里的事物,学会观察事物,从而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我在识字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观察字型的特点,结合形、音、义来识字。如在教学古诗《春晓》的“晓”字时,我让孩子们观察这个字的部首是什么,“日”字与什么有关,学生很快想到“日”与太阳有关,接着引导观察“日”字在这个字当中作为部首,只占一小部分,象征着太阳刚露出半边脸,太阳刚出来是早晨,显而易见,“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晓”在这首诗当中是”天刚亮”的意思。中国汉字的特点是依形、音、义三者的关联而形成的一套兼表音和表形的文字系统,形体优美,一字就是一幅画,比如口、耳、火、目、马、羊等独体字,通过认识象形字的特点就很容易记住字型。再如教学生认识“鸟“字时,不要一笔一划地范写,而让学生先观察“鸟”字,在学生观察的同时,用简笔画勾勒出一只停栖在树枝上的小鸟。学生恍然大悟:那一撇就是鸟头上的羽毛,竖折折钩是鸟的身体,那一钩就是爪子,横折钩和一点自然是鸟的脑袋和眼睛了,而最后一横就是树枝。学生掌握许多汉字都是由事物本身形态演变而来的,通过自己观察,很快就记住了“羊”、“明”、“雨”等字。可见,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是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只有让学生历历在目,才能让他们难以忘怀。
二、用“耳”倾听
汉字的特点之一是读音最动听,汉字一字一音,每个音又分为四个音调,读起来响亮清晰,婉转动听,抑扬顿挫,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小学生学会认真听,要求小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读准教师所教的生字的字音。比如我们可以采用听写、绕口令、形近字和形声字比较等方法来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边音和鼻音等等。有许多汉字通过听来辨别字音的,如边音和鼻音为声母的字,“老师”的“老”,学生容易读成“nǎo shī”,“老虎”读成“lǎo fǔ”。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受本民族语音和网络上不规范的语言影响,发音不准,应让学生学会多听,仔细听辨汉字的读音。如果小学生不会听课,听不懂,学不会,就会增加课后复习的困难和压力,造成不良循环。同时,由于长期积累,可能导致厌学心理,既不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心理健康。因此,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学会倾听,象一首歌那样,听多了,自然就会了。
三、动“口”说话
由于汉字具有抑扬顿挫,节奏鲜明的特点,许多汉字都通过编成儿歌来记住它的字音和字型的,而儿歌、口诀是儿童喜爱的文体,易念易记。在教学生字时,我常常自编一些儿歌帮助学生记住生字的字型和字音,如“木、林、森”三个字,我是这样引导孩子们区分的:“一个木字不成林,两个木字就是林,三个木字变森林”。其次,在识字教学中,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我还常常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如在认识生字“兔”时,有的学生说:“我看见这个字的那一点时,我就想到兔子的尾巴,短短的”。也可以根据孩子们自编的儿歌区分“乌”和“鸟”字的字形:“乌鸦头上没有点,小鸟眼睛看得见。”在课堂上,我常常激励孩子们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告诉大家好吗?”如认识“黑”字时,有的孩子说:“这个字的脸上有两黑点没洗干净,脚底下有四点也没有洗干净,脸和脚都脏了,就是“黑”字。认识“棵”字时有的孩子说“一棵树旁边有一个果子”;再如认识“哇”字时,有的学生还兴奋的读出语气词:“哇!这字有口字旁,读的时候要张大嘴巴,很高兴、又奇怪的样子。”在孩子们自由、大胆的想象中,抽象的文字符号被赋予了新的动力,当学生智慧的火花被点燃,就会出现一系列让我们惊叹的记字方法。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表达,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肯定,感到十分自豪。更让我们高兴的是孩子们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实现了“以教本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动“手”操作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边动手操作边识记生字,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汉字中,有大量的形近字、形声字。在形声字归类时,我制作了活动卡片,如教学“清、请、情、晴”时,我用活动卡片“氵、讠、忄、日”和“青”自由组合,让学生在小组中演示、变化,比一比,看谁记得快又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快区分几个形近字的字型和读音。再如,在给学生复习巩固生字时,我让学生自找一个伙伴,在伙伴的背上用手写出一个字,然后让伙伴猜猜自己写的是什么字。这样做,一方面得到练习写字,熟悉生字笔画,另一方面还能让猜的同学用心去记这个字,通过写写猜猜的游戏,不仅让学生得到复习巩固,还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增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力。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去挖掘汉字所固有的趣味因素,允许学生对一个字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区别记忆,让学生在对汉字美的感受中学习汉字,避免机械地抄写和老师灌输带来的乏味。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手等感官,让学生做到眼动、口动、手动,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用铭记,让各种感官都能得到锻炼,只有这样,才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小学生学习方法的辅导》
[3]《汉字系统的结构特点与识字教学》罗来栋.江西教育.1991(10)27.
[4]《一年级写字教学“三步曲”》 周 黎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值得探究的问题。伟大文学家郭沫若前辈曾说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如何利用教材与教学资源的优势,让学生轻松快乐的识字,达到寓教于乐?下面是我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所尝试的调动感官识字几种方法,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用“眼”观察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要打开孩子们的心门,首先让孩子们的眼睛看到能让他们记在心里的事物,学会观察事物,从而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我在识字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观察字型的特点,结合形、音、义来识字。如在教学古诗《春晓》的“晓”字时,我让孩子们观察这个字的部首是什么,“日”字与什么有关,学生很快想到“日”与太阳有关,接着引导观察“日”字在这个字当中作为部首,只占一小部分,象征着太阳刚露出半边脸,太阳刚出来是早晨,显而易见,“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晓”在这首诗当中是”天刚亮”的意思。中国汉字的特点是依形、音、义三者的关联而形成的一套兼表音和表形的文字系统,形体优美,一字就是一幅画,比如口、耳、火、目、马、羊等独体字,通过认识象形字的特点就很容易记住字型。再如教学生认识“鸟“字时,不要一笔一划地范写,而让学生先观察“鸟”字,在学生观察的同时,用简笔画勾勒出一只停栖在树枝上的小鸟。学生恍然大悟:那一撇就是鸟头上的羽毛,竖折折钩是鸟的身体,那一钩就是爪子,横折钩和一点自然是鸟的脑袋和眼睛了,而最后一横就是树枝。学生掌握许多汉字都是由事物本身形态演变而来的,通过自己观察,很快就记住了“羊”、“明”、“雨”等字。可见,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是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只有让学生历历在目,才能让他们难以忘怀。
二、用“耳”倾听
汉字的特点之一是读音最动听,汉字一字一音,每个音又分为四个音调,读起来响亮清晰,婉转动听,抑扬顿挫,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小学生学会认真听,要求小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读准教师所教的生字的字音。比如我们可以采用听写、绕口令、形近字和形声字比较等方法来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边音和鼻音等等。有许多汉字通过听来辨别字音的,如边音和鼻音为声母的字,“老师”的“老”,学生容易读成“nǎo shī”,“老虎”读成“lǎo fǔ”。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受本民族语音和网络上不规范的语言影响,发音不准,应让学生学会多听,仔细听辨汉字的读音。如果小学生不会听课,听不懂,学不会,就会增加课后复习的困难和压力,造成不良循环。同时,由于长期积累,可能导致厌学心理,既不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心理健康。因此,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学会倾听,象一首歌那样,听多了,自然就会了。
三、动“口”说话
由于汉字具有抑扬顿挫,节奏鲜明的特点,许多汉字都通过编成儿歌来记住它的字音和字型的,而儿歌、口诀是儿童喜爱的文体,易念易记。在教学生字时,我常常自编一些儿歌帮助学生记住生字的字型和字音,如“木、林、森”三个字,我是这样引导孩子们区分的:“一个木字不成林,两个木字就是林,三个木字变森林”。其次,在识字教学中,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我还常常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如在认识生字“兔”时,有的学生说:“我看见这个字的那一点时,我就想到兔子的尾巴,短短的”。也可以根据孩子们自编的儿歌区分“乌”和“鸟”字的字形:“乌鸦头上没有点,小鸟眼睛看得见。”在课堂上,我常常激励孩子们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告诉大家好吗?”如认识“黑”字时,有的孩子说:“这个字的脸上有两黑点没洗干净,脚底下有四点也没有洗干净,脸和脚都脏了,就是“黑”字。认识“棵”字时有的孩子说“一棵树旁边有一个果子”;再如认识“哇”字时,有的学生还兴奋的读出语气词:“哇!这字有口字旁,读的时候要张大嘴巴,很高兴、又奇怪的样子。”在孩子们自由、大胆的想象中,抽象的文字符号被赋予了新的动力,当学生智慧的火花被点燃,就会出现一系列让我们惊叹的记字方法。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表达,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肯定,感到十分自豪。更让我们高兴的是孩子们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实现了“以教本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动“手”操作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边动手操作边识记生字,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汉字中,有大量的形近字、形声字。在形声字归类时,我制作了活动卡片,如教学“清、请、情、晴”时,我用活动卡片“氵、讠、忄、日”和“青”自由组合,让学生在小组中演示、变化,比一比,看谁记得快又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快区分几个形近字的字型和读音。再如,在给学生复习巩固生字时,我让学生自找一个伙伴,在伙伴的背上用手写出一个字,然后让伙伴猜猜自己写的是什么字。这样做,一方面得到练习写字,熟悉生字笔画,另一方面还能让猜的同学用心去记这个字,通过写写猜猜的游戏,不仅让学生得到复习巩固,还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增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力。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去挖掘汉字所固有的趣味因素,允许学生对一个字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区别记忆,让学生在对汉字美的感受中学习汉字,避免机械地抄写和老师灌输带来的乏味。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手等感官,让学生做到眼动、口动、手动,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用铭记,让各种感官都能得到锻炼,只有这样,才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小学生学习方法的辅导》
[3]《汉字系统的结构特点与识字教学》罗来栋.江西教育.1991(10)27.
[4]《一年级写字教学“三步曲”》 周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