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反思

【作者】 王增梅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中学



【正文】  我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从2012年秋天开始的,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示在大家眼前。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与以往以知识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班级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赋予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与权利。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以下问题:
  1.小组成员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不高。  
  由于小组是按男女安排组员的,以致部分小组成员水平有限,成员之间没什么可交流,都发呆坐在哪里;部分小组则是由于成员性格内向,成员之间很难开口交流;而一些小组有时成员对交流探讨的问题不感兴趣,导致成员之间不交流。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课堂秩序混乱。  
  一些学生在小组成员探讨问题时大声讲话,似乎有一种有理声高的气势,甚至有时变成争吵;而一些学生则是以交流探讨课堂问题为名进行闲聊;少部分同学则是在别人探讨问题时以杂声为掩护相互打闹在座位上。
  3.小组中一部分学困生不积极参与,抄答案。 
  针对上述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小组活动前对各小组成员进行合理搭配。  
  为了确保各小组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在各小组活动前对各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安排。比如小组成员的性格、性别、成绩等。  
  (2)小组活动前必须指导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  
  各小组分好组后,应指导各小组进行明确分工,一般由小组长承担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的任务,调节好小组各成员的分工,由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小组学习活动;由记录员承担小组各成员发表意见时做好记录的任务;由形象代言人在小组学习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时,代表本组发言,阐明本组最新颖、最突出的见解。  
  4.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什么场合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参与的热情较高,这要依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及所涉及问题的性质等诸多因素而定,一般来说以下三种情况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①当学生思维受阻时;②当学生意见不统一时;③当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 
  5.开展小组合作评比。  
  每次课堂小组合作活动结束后,对各小组的长处要及时给予表扬,并评出最佳的合作小组,以激发组员继续合作的热情。  
  6.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  
  每次课堂教学中,小组活动时,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影响课堂秩序的行为,必要时在课后对影响课堂秩序者给予一定的处罚。让各组组员在小组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要想有序、有效地开展,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同时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