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新探

【作者】 李琳琳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仇册小学

【摘要】 针对当今小学生阅读兴趣普遍不浓,本文就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结合教学实际发表了自己的浅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1、创设阅读环境2、推荐适合学生的读本3、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4、利用榜样的作用5、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6、倡导亲子阅读。
【关键词】阅读环境;阅读方法;榜样作用;读书活动
【正文】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只有找到并正确运用了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的方法,小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小学生有了阅读兴趣,自然就如花香引来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阅读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那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创设阅读环境
  阅读环境,即一种气氛。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儿童带来阅读的激情,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教师要在学生常规的校园生活中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在我们班教室的后边,有一个充满童趣的三角橱。书橱里摆着几百册学生爱读的课外书籍,有《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恐龙世界》、《迪士尼经典童话》、《皮皮鲁系列丛书》、《小故事大道理》等。走进我们的教室,学生就会感受到浓浓的阅读氛围,学生课余可以随时在图书角上翻阅自己喜欢的图书,享受阅读的愉悦。
  教室两侧墙壁有专为读书开辟的栏目,如“我喜爱的名人名言”“本周推荐书目” “我喜欢的词句”等内容。这些内容不定期地更换,源源不断地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参考和引领,学生置身于这样一种散发着浓郁的书香的环境之中,幼小的心灵饱受书香的浸透,浩瀚的书海自然就成为了他们留恋往返的乐园。
  二、推荐适合学生的读本
  教师必须向学生推荐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书,并注意可读性,尽量使读物的难度跟学生的能力相适应,这样学生看书才会有兴趣。选择接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理成长特点的学生感兴趣的书籍是培养小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的前提。
  我认为除了经典的童话、寓言、故事、诗歌、名著外,当代许多著名的儿童文学家的著作大都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如汤素兰的“笨狼”系列、张之路系列、杨红樱《流浪猫和流浪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等。这些书籍因为贴近现代学校生活、学生心理和教学内容,保管学生一读就爱不释手。学校有条件更好,如没条件,老师可以先对各文本进行阅读和大致了解后开具书目让班级学生人手购买一册不同的图书,然后相互借阅,这也不失为一大良策。既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内容,又节约了金钱,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决不可能对所有篇目详加研究。因此,我注意培养学生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能力,指导学生读书先读前言、目录,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对于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详加研究,其它内容可采用略读形式。
  2、读思相结合。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靠积极思维得来而不靠记忆得来时,才是真正知识。”因此,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边看书边质疑,并能通过自己查询资料分析解答,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3、读记结合。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而教师在知道学生记笔记时,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来记笔记。读书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读累了,在本子上描描画画,或一朵小花,或一课小草,或高山流水,或鸟兽虫鱼,这样,给阅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四、利用榜样的作用
  我们教师的阅读情感对于学生也是一种良好的阅读榜样。我们要以入神入情的阅读为学生们作出榜样。在每个星期的两节读报课上,教师也要手捧一卷,沉浸其中,读到得意处,有时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教师的这种阅读情感对于学生有着一种极为重要的熏陶作用,教师的阅读对学生起着一种巨大的感染力,学生从中体会到读书之乐、之趣,之令人陶醉,点燃起阅读的情感之火。体现了主导作用对于主体的唤醒,也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的人文意义,这也是科技发展所无法替代的教师的价值意义。陶行知 先生说: “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
  老师爱阅读是对学生的最好的垂范。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做一个爱读书的老师,能让学生“爱乌及乌”。我喜欢读书,而且喜欢读儿童书籍,当然阅读的速度是很快的,有时一天能读一两本,然后可以很快的和学生交流或向他们推荐。从新学期伊始,只要有空闲,我就让学生围坐在我旁边,听我给他们讲《安徒生童话》、《笨狼的学校生活》等,有时我会整章节的讲完,有时我讲到关键处就嘎然而止,抛给学生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老师,借给我行吗?” 接着就是蜂拥而上。在我娓娓的话语中,他们进入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激起他们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阅读兴趣。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让阅读充满花香,引来一群群天真可爱的小学生,让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