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厌学学生个案分析

【作者】 余 琴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实验学校



【正文】  元旦过后,本是初三紧张复习中的小艺,拒绝补课、拒绝到校上课。家长提起学校,她的回应多是沉默,在家这几天每天就是睡觉、吃饭、玩手机、家长屡次劝导未果,情急之下大发脾气,扔掉手机,张一鸣开始拒绝吃饭,日夜昏睡不起。这个年级名次第一的孩子,父母老师寄予了厚望的女生反常的行为,令人大跌眼镜。家长和咨询室取得联系,带她同往。
  小艺来到咨询室坐下的第一句话是:“我觉得自己没有办法了”整个人充斥着沮丧、失落、无力。在我的鼓励下,她谈到我的学习一直往后退,他们都认为我不在乎学习,各科老师都是这样认为,觉得我简直是不可思议,这样下去很可惜。他们认为我不在乎学习,不应该这样一直下去。了解到,她从初二下学期开始,成绩落后到了年纪60名,自己和以前一贯以来优秀的成绩相比,觉得自己太丢人。自己也尝试了将易错的题汇总,考前认真复习,但是到了考试的时候又会很害怕,成绩出来,仍然很差。渐渐的,自己觉得很压抑。复习也考不好,认真了也没有太好的结果。
  在家中,父亲把小艺的成绩是放在第一位的,给孩子设定了轨道,将来希望她能考成博士,就算不考上也要差不多,他们认为家庭经济状况不理想,小艺能够成绩脱颖而出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好的生活。母亲认为父亲智商很高,孩子应该像爸爸一样是非常优秀的。父母的态度很强硬,在孩子成绩退步以后,一直认为孩子不努力,懒惰,不思进取。轮番的劝说孩子要好好学习,当看到成绩落后,甚至扬言:如果不赶回全年级前列的成绩,就去法院和孩子断绝父女关系。母亲回忆孩子成绩退到30名左右的时候,父亲得到消息后非常伤心,孩子中午回家以后,父亲没有做饭,躺在床上没有理睬孩子,妈妈看到成绩退步那么大,也很生气,批评了小艺。小艺认为父母眼中只有成绩,考差了自己心情也难受,回家了也没有支持,只有批评,久而久之,她开始厌倦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不再和父母多沟通,只是觉得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压抑、冰冷,成绩也越来越难以把控。
  初中生厌学情绪是比较普遍的问题。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学校、教师的原因,也有家长的原因,还有社会的影响,学生本人也有责任。因此,要解决初中生厌学情绪问题需要多方面做工作。
  在本案例中,小艺即使知道学习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他的未来,但是他仍然对学习表现得非常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宁愿承受老师、家长以及其他亲朋好友的责骂,也要逃课,在家睡觉,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这些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学习成绩的急速下降,从小艺的表现中可以判断他存在着极度的厌学心理,而且在这种厌学思想的指导下,她无心向学,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据分析此类学生现象分析,初中生厌学原因分如下:
  1、不良性格的影响。小艺的不良性格导致了其在面对老师与家长的批评时不能很好地调整来促进学业的进步,而是轻易地怠慢了学习。小艺从小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是很多家长老师眼中的好料子,上了初中以后与与其他对比,显示出了明显的劣势,家庭的父母严格要求也让他在与其他学生的生活中觉得比不上别人,因而自暴自弃。不愿意承受过于沉重的学业压力,追求享乐,不够坚强,遇到困难就主动放弃的性格。而且和父母沟通较少,情绪的波动比较大,按情绪的指引来行事。
  2、学校学习环境的影响。沉重的学习负担,努力无果的现状造成她厌学心理,学习内容繁琐,自己退步越来越多。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低,而忽略了学生的其它方面的素质,这种对学生能力的错误评价也使小艺颇为不满。这便直接导致学业不好的她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及结果进行消极的归因,这便直接推动了小艺厌学情绪的出现。
  3、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是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给学生的学习情绪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当孩子的学业成绩上的表现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时,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仅仅停留在不停地批评,不断地否定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时候,会导致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不正确的归因,再加上对父母的不理解的不满,那么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学生会更为消极对待自己的学习,从而导致厌学情绪的不断增长,最后便不愿意主动地接受学习,得过且过,同时心理上有巨大的痛苦。
  小艺的案例分析可以知道,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对厌学心理的矫正也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而对逃学这种问题行为的干预也需要学校的老师、家长以及被干预者的共同配合来保证干预过程的顺利进行,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针对此类厌学学生,我们提出以下?咨询建议:
  首先,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真正做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不仅仅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问题,也是许多学校都应该解决的问题。班主任应该建议学校进行教育思想的大讨论,使整个学校沿着正确的办学方向前进。
  第二,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帮助家长克服期望值过高,过于片面的心理,改变过于严厉,过于苛刻的管教方法,代之以民主、平等的教育、引导。采用家庭疗法,争取家庭的配合来进行积极的治疗,整个家庭共同努力来矫正孩子的厌学行为。
  第三,要加强对有厌学情绪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具体帮助。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常常学习目的不明确,责任感不强,缺乏动力。?同时,要给他们以具体帮助,他们的学习基础差,成绩低,挨批评多,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班级骨干一起帮助他门克服具体的困难,一步一步跟上集体的水平。
  第四,要加强尊师爱生教育,使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与任课教师建立互爱、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一方面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气氛,另一方面也为教师“爱教”、学生“爱学”,提供了条件。
  第五、在班上设立“进步奖”、“单项进步奖”等表扬项目,而且评奖的间隔时间要短。让每个有厌学情绪的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这会有力地促使他们“厌”变“喜”。持之以恒,对消除厌学情绪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