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水平
【作者】 何红霞
【机构】 新疆新源县第二中学
【摘要】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通用技术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必修课程之一,要求广大教师对其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由于它是一门知识与技术整合的新课程,对广大教师来说,既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挑战。如何在教学中进行知识的有效整合,如何突破陈规并创新教学手段,如何引领学生认真投入学习,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都亟待解决。就如何提高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水平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大家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水平;知识整合;创新
【正文】
高中通用技术这门课程,不仅应注重学生对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要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感悟与情感态度,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以便为学生应对挑战、终身发展夯实基础。但是,如何有效提高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水平,以提高学生的通用技术水平,这是目前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师面临的重点和难点,笔者拟就此进行探讨,并提出如下几个建议:
一、努力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课程有了兴趣,他们才会愿意为之付出精力学习。
二、创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相长的重要性,要认识到教与学是一个整体,需要两者互相补充、促进。传统课堂上,教学多是由教师主宰着,学生只是课堂的配角。许多教师在面对学生不同意见时,往往会用自己的想法来束缚学生的思想,告诉学生的想法是错误的,甚至一文不值,因而大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自尊心,造成了学生不愿想、不敢问、不愿说的弊病。新时代的我们,应该知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可以通过很多渠道来获取知识,很多方面的知识未必不及老师。
因此,我们教师要突破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尊重学生,师生互相学习,推崇师生人格的平等,以便尽快消除课堂紧张气氛,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轻松愉快地投入课程学习中。此外,教师在课堂中,应把自己的角色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应把自己当做核心、主导者;应注重并擅长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应为了讲授课本内容而教学;应注重师生共同学习和互相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不是单向传授的“填鸭式”教学;应树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新观念,而不是时刻维护课堂上“我说了算”的权威。
三、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特点都趋于成熟,通用技术课程这门课只有保持紧凑的课堂节奏、丰富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教学形式,带给他们思维、能力的挑战,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想学、好学、乐学。
如何丰富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达到这个目标,因为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等的局限,能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地把内容直接展示给学生,使抽象的概念、定理、原理以及变化过程等都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通过具体感知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分散。比如,运用网络学习论坛,把相关的学习资源放在论坛上供学生浏览、参考、交流学习心得以及提交疑难问题。
对于改进教学方法而言,教师在通用技术教学中,首先要创设一个开放、民主、积极、活跃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断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以期使全体学生的技术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次,应充分了解学生已具备的技术水平,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习特点等方面的差异,灵活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即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再次,可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提供多元化的自主探索空间,让所有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期待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进发,多样化地解决问题。
四、及时纠正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偏差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刚开始接触通用技术这门课程时普遍都表现出兴奋、感兴趣的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听课效率会逐渐降低,导致教学低效或无效。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抽样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课程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①学生觉得课程内容容易学,认为随便听听或者自学就可以了,久而久之产生了课堂不认真听讲的现象;②社会环境的影响。例如,有的班主任或授课教师自身对通用技术课程的认识发生了偏差,而这种偏差极易传播给学生;③目前通用技术这门课程还不是高考科目,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并不加重视。以上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解决学生的认识偏差,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
五、教师有效的教学
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这样才能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达到高效性。而如何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呢?教师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
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指南。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应该深入体会书本内容的教学理念,这样才有助于教师合理地整理教学资源,精心地设计教学计划。
(2)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可能会在课堂上遇到某些障碍。这时就要求教师能及时地针对突发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合理地解决课堂中的突发事件,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上就是笔者的一些心得体会,笔者相信,在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不断提高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水平,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伟强,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中的若干关键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
[2]顾建军,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06).
[3]杨荣良,谈通用技术课程目标在课堂通用技术中的落实[J],浙江教育技术,2013(04).
高中通用技术这门课程,不仅应注重学生对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要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感悟与情感态度,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以便为学生应对挑战、终身发展夯实基础。但是,如何有效提高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水平,以提高学生的通用技术水平,这是目前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师面临的重点和难点,笔者拟就此进行探讨,并提出如下几个建议:
一、努力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课程有了兴趣,他们才会愿意为之付出精力学习。
二、创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相长的重要性,要认识到教与学是一个整体,需要两者互相补充、促进。传统课堂上,教学多是由教师主宰着,学生只是课堂的配角。许多教师在面对学生不同意见时,往往会用自己的想法来束缚学生的思想,告诉学生的想法是错误的,甚至一文不值,因而大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自尊心,造成了学生不愿想、不敢问、不愿说的弊病。新时代的我们,应该知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可以通过很多渠道来获取知识,很多方面的知识未必不及老师。
因此,我们教师要突破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尊重学生,师生互相学习,推崇师生人格的平等,以便尽快消除课堂紧张气氛,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轻松愉快地投入课程学习中。此外,教师在课堂中,应把自己的角色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应把自己当做核心、主导者;应注重并擅长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应为了讲授课本内容而教学;应注重师生共同学习和互相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不是单向传授的“填鸭式”教学;应树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新观念,而不是时刻维护课堂上“我说了算”的权威。
三、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特点都趋于成熟,通用技术课程这门课只有保持紧凑的课堂节奏、丰富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教学形式,带给他们思维、能力的挑战,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想学、好学、乐学。
如何丰富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达到这个目标,因为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等的局限,能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地把内容直接展示给学生,使抽象的概念、定理、原理以及变化过程等都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通过具体感知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分散。比如,运用网络学习论坛,把相关的学习资源放在论坛上供学生浏览、参考、交流学习心得以及提交疑难问题。
对于改进教学方法而言,教师在通用技术教学中,首先要创设一个开放、民主、积极、活跃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断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以期使全体学生的技术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次,应充分了解学生已具备的技术水平,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习特点等方面的差异,灵活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即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再次,可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提供多元化的自主探索空间,让所有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期待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进发,多样化地解决问题。
四、及时纠正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偏差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刚开始接触通用技术这门课程时普遍都表现出兴奋、感兴趣的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听课效率会逐渐降低,导致教学低效或无效。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抽样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课程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①学生觉得课程内容容易学,认为随便听听或者自学就可以了,久而久之产生了课堂不认真听讲的现象;②社会环境的影响。例如,有的班主任或授课教师自身对通用技术课程的认识发生了偏差,而这种偏差极易传播给学生;③目前通用技术这门课程还不是高考科目,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并不加重视。以上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解决学生的认识偏差,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
五、教师有效的教学
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这样才能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达到高效性。而如何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呢?教师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
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指南。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应该深入体会书本内容的教学理念,这样才有助于教师合理地整理教学资源,精心地设计教学计划。
(2)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可能会在课堂上遇到某些障碍。这时就要求教师能及时地针对突发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合理地解决课堂中的突发事件,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上就是笔者的一些心得体会,笔者相信,在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不断提高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水平,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伟强,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中的若干关键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
[2]顾建军,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06).
[3]杨荣良,谈通用技术课程目标在课堂通用技术中的落实[J],浙江教育技术,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