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后进班的语文学习成绩
【作者】 农作华
【机构】 广西那坡县百南乡中心小学
【摘要】如何使农村小学后进班的成绩,作为语文老师不仅要端正教育思想,更要认识到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优势,勇敢肩负起转化的重任.我就结合近十年带毕业班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毕业班数学学困生的成绩。我就结合二十年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近十年带毕业班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后进班语文的成绩.【关键词】后进班;农村小学;语文;学习成绩
【正文】
由于诸多原因,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普遍较差。那么农村学校里面的后进班更不用说,以我曾经接的两个后进班为例,每学期的期末水平测试,及格率不到30%,优秀率不足10%,平均分60分都不到,考不到10分的同学都有几个。这就严重影响了毕业班的教学质量,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一学年内无法达标。为了探究出在短时间内,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变后进为先进,2007年开始,我开始踏上了农村小学语文后进班转化对策的研究,下面就本人的转化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全面了解,具体分析。
在农村小学,一个后进班里面,后进生非常的多,尖子生几乎没有。导致这样的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孤儿和留守儿童、父母不配合教学的情况最为严重。孩子不在自己父母的身边,留守在爷爷奶奶甚至其他亲属的身边,虽然在生活上亲人们可以很好的照顾孩子,甚至比普通的孩子还要好一些,但在学习方面,情感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欠缺的。这些问题的出现都造成转化后进生有很大的难度。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与家长的不配合有很大的原因,很多的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并没有很大的要求,对于老师提出的一些建议并没有引起重视,或者只想让学生在学校跟着学。最突出的就是家庭作业问题,几次甚至更多次的不做作业,再与家长沟通后,没有效果。为此,因此,我利用课余时间,给学困生先辅导家庭作业,让他们理清作业题目要求以及作答的一些方法,然后自己带回家做。第二天,我只能再重复辅导一次,师边讲,生边做,让学困生会做作业,对学习产生兴趣。
因此接一个后进班,首先要进行具体的了解,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包括他们的学习目的和态度等。知道了他们的情况以后对他们要有一种尊重、宽容、善待的态度来进行教育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是在帮助他们。这样一来他们就非常乐意接受你给他们辅导,不会采取排斥态度。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能个体分析、群体分析,确立发展目标和措施,找出每个学生潜在的优点、缺点,新的生长点。用发展的眼光看他们,积极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励性评价,使得每一位学生能安心于课堂的学习,把学困生的厌学,逃学情绪抑制在一个最低点上。
二、学困生与优秀生一对一结对子。
把一位学困生与一位优秀生编成同桌,每天抽背课文、词语、句子,如果优秀生背诵课文时,我让学困生用手指头点字听读,然后学困生自己认读一遍,这时优秀生做小老师检查学困生认读情况,如果读错字音,让优秀生纠正字音,从而让学困生能正确、通顺地读书。如果哪组中学困生有明显的进步,就要进行表扬和奖励,这样做效果很好,很适合农村小学教学。
三、适当降低学困生学习要求。
不切实际要求,只会导致学困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我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提问,布置作业,学习目标等适当降低要求,减轻他们学习负担。如:上一节新课时,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应该多让机会给学困生回答,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会回答问题的习惯,增强学习的信心;课堂作业,好多学困生作的答案不是很完整,此时我就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他们身上,具体指导他们完成作业,让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作业,养成做作业的习惯;上新课会标好自然段,会圈生字,读准字音;看具体情况进一步要求,如提的问题,学困生当中,只要举手就优先给机会回答,引导他把问题回答完整,让学困生觉得自己会回答问题了,真了不起,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四、教给正确的学习方法。
1.正确的记忆方法。语文教学离不开抄写、默读、背诵,我就让他们分开背,一天背一部分的词语、一个自然段,且背前先读熟、理解、再记忆,然后练习背诵。默写时遇到容易写错的字,先分析一下此字结构、偏旁部首,再利用自己熟悉的识记方法记住字形,从而提高记忆的质量,有效地记住。
2.及时巩固知识。后进班与先进班学生的差距,就是不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所以每学完一篇课文,我都要明确告诉学生哪些知识要默写,那些要理解,让与学困生结对子的优生多读给他听,当优生会背诵时,差生也基本会读了,再多读几遍,也能背了。
3.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后进班里很多学生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坏习惯书写马虎,做事不细致,造成记忆模糊。根据这一心理现象,我严格要求学生在书写每一课会识记的生字之前,首先读准音,理清字义分析字形,按笔顺一笔一笔书写在田字格里,并注上拼音,在心里默念音。第二天早上再认读数遍后,就进行听写。
五、给后进班每一位学生母爱般的爱
要想把一个后进班的每一个学生教育好,我认为爱是很重要,教师应该把真爱献给学生。比如学生有时作业本没了,此时身上又没有钱购买,老师就主动买给他,让他感觉到师爱如母爱般温暖,让他们愿意接近你,拉近师生距离,自然喜欢你上的科目,听课也认真,所学到的知识自然就多一点。有一天上午上课的时候,我们班的一位学生在学校发高烧,我打电话联系家长,可是家长都到山上干活了,离家较远不能及时赶到。于是我赶紧把他送(下转第112页)(上接第113页)到医院,一路陪他检查、打针。打到中午家长还不来,我就去买粉来给他吃,一直陪到下午家长才来到。事后他非常感激我,在以后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得很认真,我上的课听得很认真,课堂上我提问的问题只要他会回答他都举手,我正好给他回答的机会,作业时不懂的习题就主动问,这样一来他进步了很多。
六、率先垂范,身教感染
转化后进班要在“勤”字上下功夫。作为后进班的班主任,一天要比好的班级多跑好几趟。要勤了解、勤观察、勤发现、勤解决,我体会要做好班主任就要腿勤、眼勤、嘴勤。勤与学生沟通,勤向课任老师了解情况。做到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不使问题与矛盾扩大和激化,不给管理工作留下隐患。我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我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当我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首先做到了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当我叮嘱学生按时进教室时,我首先做到提前几分钟进到教室……一个教师只有处处以身作则,时时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做好教学工作。
经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努力,确实能够提高后进班的语文学习成绩,2007年接的第一个后进班,接手时的及格率才是23.2%,经过三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在2010年的小学毕业水平测试中,语文及格率达到92.3%,优秀率高达56.4%。2013年9月,学校又安排我来接一个五年级的后进班,当时及格率31.6%,优秀率不足7.9%,经过两年的努力,到2015年毕业水平测试,及格率提高到82.8%,优秀率提高到58.6%。
总之,切切实实的转变一个后进班,我们唯有在感情上、方法上、教育上多给予学生帮助,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重拾信心,取得进步。
由于诸多原因,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普遍较差。那么农村学校里面的后进班更不用说,以我曾经接的两个后进班为例,每学期的期末水平测试,及格率不到30%,优秀率不足10%,平均分60分都不到,考不到10分的同学都有几个。这就严重影响了毕业班的教学质量,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一学年内无法达标。为了探究出在短时间内,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变后进为先进,2007年开始,我开始踏上了农村小学语文后进班转化对策的研究,下面就本人的转化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全面了解,具体分析。
在农村小学,一个后进班里面,后进生非常的多,尖子生几乎没有。导致这样的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孤儿和留守儿童、父母不配合教学的情况最为严重。孩子不在自己父母的身边,留守在爷爷奶奶甚至其他亲属的身边,虽然在生活上亲人们可以很好的照顾孩子,甚至比普通的孩子还要好一些,但在学习方面,情感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欠缺的。这些问题的出现都造成转化后进生有很大的难度。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与家长的不配合有很大的原因,很多的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并没有很大的要求,对于老师提出的一些建议并没有引起重视,或者只想让学生在学校跟着学。最突出的就是家庭作业问题,几次甚至更多次的不做作业,再与家长沟通后,没有效果。为此,因此,我利用课余时间,给学困生先辅导家庭作业,让他们理清作业题目要求以及作答的一些方法,然后自己带回家做。第二天,我只能再重复辅导一次,师边讲,生边做,让学困生会做作业,对学习产生兴趣。
因此接一个后进班,首先要进行具体的了解,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包括他们的学习目的和态度等。知道了他们的情况以后对他们要有一种尊重、宽容、善待的态度来进行教育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是在帮助他们。这样一来他们就非常乐意接受你给他们辅导,不会采取排斥态度。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能个体分析、群体分析,确立发展目标和措施,找出每个学生潜在的优点、缺点,新的生长点。用发展的眼光看他们,积极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励性评价,使得每一位学生能安心于课堂的学习,把学困生的厌学,逃学情绪抑制在一个最低点上。
二、学困生与优秀生一对一结对子。
把一位学困生与一位优秀生编成同桌,每天抽背课文、词语、句子,如果优秀生背诵课文时,我让学困生用手指头点字听读,然后学困生自己认读一遍,这时优秀生做小老师检查学困生认读情况,如果读错字音,让优秀生纠正字音,从而让学困生能正确、通顺地读书。如果哪组中学困生有明显的进步,就要进行表扬和奖励,这样做效果很好,很适合农村小学教学。
三、适当降低学困生学习要求。
不切实际要求,只会导致学困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我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提问,布置作业,学习目标等适当降低要求,减轻他们学习负担。如:上一节新课时,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应该多让机会给学困生回答,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会回答问题的习惯,增强学习的信心;课堂作业,好多学困生作的答案不是很完整,此时我就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他们身上,具体指导他们完成作业,让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作业,养成做作业的习惯;上新课会标好自然段,会圈生字,读准字音;看具体情况进一步要求,如提的问题,学困生当中,只要举手就优先给机会回答,引导他把问题回答完整,让学困生觉得自己会回答问题了,真了不起,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四、教给正确的学习方法。
1.正确的记忆方法。语文教学离不开抄写、默读、背诵,我就让他们分开背,一天背一部分的词语、一个自然段,且背前先读熟、理解、再记忆,然后练习背诵。默写时遇到容易写错的字,先分析一下此字结构、偏旁部首,再利用自己熟悉的识记方法记住字形,从而提高记忆的质量,有效地记住。
2.及时巩固知识。后进班与先进班学生的差距,就是不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所以每学完一篇课文,我都要明确告诉学生哪些知识要默写,那些要理解,让与学困生结对子的优生多读给他听,当优生会背诵时,差生也基本会读了,再多读几遍,也能背了。
3.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后进班里很多学生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坏习惯书写马虎,做事不细致,造成记忆模糊。根据这一心理现象,我严格要求学生在书写每一课会识记的生字之前,首先读准音,理清字义分析字形,按笔顺一笔一笔书写在田字格里,并注上拼音,在心里默念音。第二天早上再认读数遍后,就进行听写。
五、给后进班每一位学生母爱般的爱
要想把一个后进班的每一个学生教育好,我认为爱是很重要,教师应该把真爱献给学生。比如学生有时作业本没了,此时身上又没有钱购买,老师就主动买给他,让他感觉到师爱如母爱般温暖,让他们愿意接近你,拉近师生距离,自然喜欢你上的科目,听课也认真,所学到的知识自然就多一点。有一天上午上课的时候,我们班的一位学生在学校发高烧,我打电话联系家长,可是家长都到山上干活了,离家较远不能及时赶到。于是我赶紧把他送(下转第112页)(上接第113页)到医院,一路陪他检查、打针。打到中午家长还不来,我就去买粉来给他吃,一直陪到下午家长才来到。事后他非常感激我,在以后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得很认真,我上的课听得很认真,课堂上我提问的问题只要他会回答他都举手,我正好给他回答的机会,作业时不懂的习题就主动问,这样一来他进步了很多。
六、率先垂范,身教感染
转化后进班要在“勤”字上下功夫。作为后进班的班主任,一天要比好的班级多跑好几趟。要勤了解、勤观察、勤发现、勤解决,我体会要做好班主任就要腿勤、眼勤、嘴勤。勤与学生沟通,勤向课任老师了解情况。做到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不使问题与矛盾扩大和激化,不给管理工作留下隐患。我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我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当我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首先做到了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当我叮嘱学生按时进教室时,我首先做到提前几分钟进到教室……一个教师只有处处以身作则,时时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做好教学工作。
经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努力,确实能够提高后进班的语文学习成绩,2007年接的第一个后进班,接手时的及格率才是23.2%,经过三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在2010年的小学毕业水平测试中,语文及格率达到92.3%,优秀率高达56.4%。2013年9月,学校又安排我来接一个五年级的后进班,当时及格率31.6%,优秀率不足7.9%,经过两年的努力,到2015年毕业水平测试,及格率提高到82.8%,优秀率提高到58.6%。
总之,切切实实的转变一个后进班,我们唯有在感情上、方法上、教育上多给予学生帮助,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重拾信心,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