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合作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初探
【作者】 徐向勤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高峰头镇曹村小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成了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教学方向。对于小学生而言,正处在学习的基础阶段,扎实的知识积累和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培养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的简单传授,而忽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思维的养成,没有完全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化。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于素质教育的彻底贯彻实施,是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有效实施
【正文】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师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方式或者工具,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使用和实施。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归纳,探索教学方式的利用最大化的途径,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而小学语文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安排和设计,保证每一次教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一、不同教学课型的有效性实践
(一)精读课文中的实践?
精读课文的讲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积累语文素养陶冶思想情操的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中的精读课文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讲读课文占有首要的位置,所选课文都具有典型的文学价值、知识价值和思想价值。因此,教师在进行精读课文的讲解时,应该灵活的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在基础知识的积累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在情感的陶冶中引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例如,笔者在对《鸟的天堂》这一篇文章进行讲读时,遵循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原则,进行了符合这一教学方式的教学流程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摘取。笔者将教学设计成四个步骤:第一步,整体感悟。教师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简单的通读,理清课文线索,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情感,初步勾起学生对于这篇课文的兴趣和热情。第二步,自主学习。《鸟与天堂》这篇文章语言质朴,情感动人,意境耐人寻味,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教师如何更为深层次的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赏析与体会,是这篇文章教学的关键所在。对于学生而言,文章的精华所在不是教师的一言一语的解读就可以心领神会的,而是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理解引起情感的共鸣才能最终实现语文素养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因此,教师应该留出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地说出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充分彰显自主学习的优越性。第三步,合作探究。每个人的思想都是独立而存在的,因此,对于同样的一篇文章,不同的学生的理解和感悟也存在着差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谈论和交流之后,应该组织学生们进一步的分组合作总结归纳。不同思想的交流碰撞能够产生出更为激烈的火花,学生们在自主思考中成长,在合作探究中寻得真理。
(二)略读课文中的操作、
精读课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性部分,发挥着积累阅读知识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而略读课文则是知识积累过后的进一步综合运用,是对精读课文的进一步深入巩固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精读课文的讲解时是一个逐渐的积累过程,而略读课文的存在则是小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时间运用的宽阔舞台,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关键性的巩固提高作用。教师在进行略读课文的教学时,应注重知识的实践运用,帮助小学生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课外阅读中的应用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内容之外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课外阅读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对于小学生而言,大量繁杂的课外书目以及活泼好动的心态是小学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阻碍。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小学生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对课外阅读书目进行筛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甚至可以举办一些小型的诗歌朗诵比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了巩固和强化。
二、不同教学内容的可行性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学方式是通过课文讲读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但其教学内容不仅仅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涉及字词、写作、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教学内容。
(一)字词教学中的实践
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构成部分,是学习语文的先决条件,决定了学生的基础性语文素养。对于小学生而言,需掌握的汉字就多达3000个,其中要求能读写出2500个,并能有良好的读写能力和一定程度的使用能力。作为一项基础而又繁杂的记忆学习过程,更需要教师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现代化。比如说,尽量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参与到字词的记忆活动中。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着语文教学的始终,是学生了解这个社会的媒介和桥梁。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更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阅读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自主合作探究方式的教学设计,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三)写作与口语表达的应用、
写作与口语表达是语文教学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运用形式和表现,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表现。这两种能力本身就属于灵活性较强的能力,更需要教师运用自主合作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方法的广泛应用是顺应了时代教育改革的内在需求。这一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中也能够得到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作为一门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方法,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玉翠,王雪梅,林小南.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普童话,2014
[2]李俊.语文讨论式教学中讨论结果呈现方式浅探[J].语文教学之友,2012
[3]王崧舟.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师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方式或者工具,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使用和实施。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归纳,探索教学方式的利用最大化的途径,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而小学语文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安排和设计,保证每一次教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一、不同教学课型的有效性实践
(一)精读课文中的实践?
精读课文的讲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积累语文素养陶冶思想情操的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中的精读课文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讲读课文占有首要的位置,所选课文都具有典型的文学价值、知识价值和思想价值。因此,教师在进行精读课文的讲解时,应该灵活的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在基础知识的积累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在情感的陶冶中引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例如,笔者在对《鸟的天堂》这一篇文章进行讲读时,遵循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原则,进行了符合这一教学方式的教学流程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摘取。笔者将教学设计成四个步骤:第一步,整体感悟。教师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简单的通读,理清课文线索,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情感,初步勾起学生对于这篇课文的兴趣和热情。第二步,自主学习。《鸟与天堂》这篇文章语言质朴,情感动人,意境耐人寻味,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教师如何更为深层次的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赏析与体会,是这篇文章教学的关键所在。对于学生而言,文章的精华所在不是教师的一言一语的解读就可以心领神会的,而是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理解引起情感的共鸣才能最终实现语文素养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因此,教师应该留出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地说出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充分彰显自主学习的优越性。第三步,合作探究。每个人的思想都是独立而存在的,因此,对于同样的一篇文章,不同的学生的理解和感悟也存在着差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谈论和交流之后,应该组织学生们进一步的分组合作总结归纳。不同思想的交流碰撞能够产生出更为激烈的火花,学生们在自主思考中成长,在合作探究中寻得真理。
(二)略读课文中的操作、
精读课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性部分,发挥着积累阅读知识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而略读课文则是知识积累过后的进一步综合运用,是对精读课文的进一步深入巩固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精读课文的讲解时是一个逐渐的积累过程,而略读课文的存在则是小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时间运用的宽阔舞台,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关键性的巩固提高作用。教师在进行略读课文的教学时,应注重知识的实践运用,帮助小学生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课外阅读中的应用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内容之外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课外阅读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对于小学生而言,大量繁杂的课外书目以及活泼好动的心态是小学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阻碍。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小学生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对课外阅读书目进行筛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甚至可以举办一些小型的诗歌朗诵比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了巩固和强化。
二、不同教学内容的可行性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学方式是通过课文讲读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但其教学内容不仅仅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涉及字词、写作、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教学内容。
(一)字词教学中的实践
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构成部分,是学习语文的先决条件,决定了学生的基础性语文素养。对于小学生而言,需掌握的汉字就多达3000个,其中要求能读写出2500个,并能有良好的读写能力和一定程度的使用能力。作为一项基础而又繁杂的记忆学习过程,更需要教师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现代化。比如说,尽量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参与到字词的记忆活动中。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着语文教学的始终,是学生了解这个社会的媒介和桥梁。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更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阅读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自主合作探究方式的教学设计,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三)写作与口语表达的应用、
写作与口语表达是语文教学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运用形式和表现,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表现。这两种能力本身就属于灵活性较强的能力,更需要教师运用自主合作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方法的广泛应用是顺应了时代教育改革的内在需求。这一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中也能够得到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作为一门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方法,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玉翠,王雪梅,林小南.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普童话,2014
[2]李俊.语文讨论式教学中讨论结果呈现方式浅探[J].语文教学之友,2012
[3]王崧舟.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